全真教随喜。元代。方回。全真遗教契清宁,萧散无为养性灵。百岁萍蓬无定迹,一身土木已忘形。陈言不用参同契,祠法何须急律令。中有异人殊未测,倏然轻举上青冥。
《全真教随喜》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全真教的修行境界,表达了宁静、无为、超脱尘世的境界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全真教的遗教契合清宁,
修行者摒弃世俗之事,专注养性灵。
百岁之身如漂浮的萍蓬,没有固定的踪迹,
一个人已经忘却了尘世的形态,变得如土木般无欲无求。
言辞陈述不需要与他人达成共识,
神明的崇拜也不需要遵循严格的法令。
其中有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神秘莫测,
突然间轻轻举步来到了青天之上。
这首诗词展示了全真教的修行理念和境界。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支,追求宁静、无为的境界,强调个体修身养性,超越尘世的束缚。诗中通过萍蓬和土木的形象,表达了修行者超脱世俗,不受困扰的状态,忘却尘世的形态和欲望。诗中提到陈言不用参同契,祠法何须急律令,强调修行者不需要追求外在的认同和宗教仪式的约束,重在自我体悟。而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修行者突破尘世的界限,超越凡人的境界,进入了神秘的青天之上。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具象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全真教修行者的境界和追求。它表达了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同时也传递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同皇甫兵曹天官寺浴室新成招友人赏会。唐代。寇坦。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清代。纳兰性德。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卜居 其二。明代。张嗣垣。历历仙原隔翠岚,幽人杖屦总相谙。花间流水通泉穴,云外攒峰秘石岩。得意流连呼鹤舞,閒情来往约僧谈。生涯剩有长镵在,耕遍烟霞不戒贪。
入峡次巴东。唐代。白居易。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诚台雪望怀子都五首 其一。宋代。薛季宣。不见子都子,诚台一壮观。烂开梅骨峭,高耸玉峰寒。谁共云霄目,诗亡锦绣肝。梦魂千里道,应更酒肠宽。
万倾太湖上,朝暮浸寒光。吴王去後,台榭千古锁悲凉。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
水调歌头·万倾太湖上。宋代。尹洙。万倾太湖上,朝暮浸寒光。吴王去後,台榭千古锁悲凉。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
清平乐。宋代。苏轼。清淮蜀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唐代。孟郊。暮天寒风悲屑屑,啼鸟绕树泉水噎。行路解鞍投古陵,苍苍隔山见微月。鸮鸣犬吠霜烟昏,开囊拂巾对盘飧。人生穷达感知己,明日投君申片言。
海上竹枝词七首 其一。明代。顾彧。太湖东来沧海西,四十二湾江渐低。源头受得浙间水,不放浑潮淤作泥。
送张太仆熙伯视马畿内。明代。谢榛。司驭巡畿甸,飞旌指戍楼。共传天马异,宁复大宛求。月照昆吾冷,风生苜蓿秋。张衡有词赋,独系汉家忧。
列子御风像。明代。袁华。四十馀年郑圃居,居人不识独耽书。九天寥廓泠然去,安用回风毕道车。
板桥垂钓。清代。刘文嘉。红桥几曲照湖明,十顷琉璃镜样平。香饵不施竿在手,悠然物我两忘情。
寄题汪端明坟庵真如轩。宋代。楼钥。万个筼簹一草庐,伤心埋璧十年余。革声谁听尚书履,金榜空悬少保书。无复遗音追正始,尚传新作过黄初。真成一代风流尽,欢息浮生信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