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受益喜晴二首。元代。方回。谁扶一轮日,与扫万重云。水已落数尺,田犹收几分。大钧回叶气,疏网削深文。尔饭堪餬口,忍为梁上君。
《次韵受益喜晴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扶一轮日,与扫万重云。
水已落数尺,田犹收几分。
大钧回叶气,疏网削深文。
尔饭堪餬口,忍为梁上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他描绘了太阳升起的景象,太阳的光芒把重重云层驱散。水已经退去了几尺,田地也收获了一些庄稼。在这样的天气下,大地回春,生机盎然。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晴朗的景象。诗中的"谁扶一轮日,与扫万重云"形象地表达了太阳冉冉升起,驱散了厚重的云层。"水已落数尺,田犹收几分"则展示了水位回落,农田收获的情景,暗示着丰收的喜悦。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大地恢复生机的景象。"大钧回叶气,疏网削深文"揭示了植物重新生长,枝叶繁茂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这样的好天气下疏忽了烦琐的事务,专心享受自然的美好。最后两句"尔饭堪餬口,忍为梁上君"则表达了作者愿意为了君主的安宁而忍受艰苦,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君主的忠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九日登西高山最高顶。清代。秦涌。茱萸斜插友人同,挥酒仙床兴不穷。棋散千村飞鸟外,星罗万象夕阳中。闲寻古寺霜前菊,戏说山斋秋末菘。百岁英雄今在否,离离衰草霸图空。
无题三首。宋代。钱惟演。香歇环沉无限猜,春阴浓淡画帘开。有时盘马看犹懒,尽日投壶笑未回。蝶怨岂能重传粉,雉娇疑待更求媒。啼粧不治金翘闇,肠断温郎玉照台。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十九。宋代。周端臣。金风几日老庭莎,经下窗棂换碧纱。天气已凉人尚远,晚妆羞戴丽秋花。
哭伯兄鹊山处士蒿里曲。宋代。林光朝。桐棺三寸更何疑,却取江枫短作碑。惟有一般蒿里曲,长箫欲断更教吹。
句。唐代。李范。清猿啼远木,白鸟下前滩。鹤归秋汉远,人去草堂空。虽当南北路,不碍往来人。钓叟无机沙鸟睡,禅师入定白牛闲。天涯故友无来信,窗外拒霜空落花。
满庭芳。唐代。无名氏。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大成至圣,岂辩高低。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渔家傲。元代。欧阳玄。五月都城犹衣夹。端阳蒲酒新开腊。月傍西山青一掐。荷花夹。西湖近岁过苕*。血色金罗轻汗浃。宫中画扇传油法。雪腕彩丝红玉甲。添香鸭。凉糕时候秋生榻。
次韵和知郡朝奉登禅月台书事二首。宋代。孔武仲。物有贱而贵,劝公收桦皮。自能全烈火。何用爇香脂。山径狂风夜,茅檐密雪时。金连猝难买,唯此颇相宜。
武夷十咏 其四 换骨岩。明代。徐熥。可怜人世似蜉蝣,谁识真还借假脩。不学换心求换骨,青山依旧葬骷髅。
湘中杂咏十绝 其十。宋代。王炎。舴艋轻轻载短蓑,蘋花风急起沧波。凭谁唤取玄真子,更作湘中渔父歌。
宝林八咏为别峰同禅师赋 其八 盘翠轩。元代。乃贤。石磴藤花落,山窗岚气浮。晚来高树暝,一榻似新秋。
次友人邱仲深韵 其二。明代。邢宥。屈指明年六十三,人情世态饱经谙。几多黑发不曾白,无限青衿出自蓝。大半交游登鬼录,一生功业付空谈。不堪老去休归亟,犹冀酬恩有友班。
银青清白颂语赞。宋代。岳珂。呜呼死生,如一旦暮。达观其大,等视来去。如古之圣贤,所谓曳杖山木之歌,启手渊冰之语,其皆超然知所处矣。手泽之存,慨其孺慕。赞诗不文,以配陟岵。
端午节饮客与赵伯高。宋代。虞集。龙沙冰井夏初融,簪笔长随避暑宫。蜡烛烟轻留贾谊,铜盘露冷赐扬雄。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忽听满船歌《白苧》,翻疑昔梦倚春鸿。
晨炊旱塘。宋代。杨万里。一岁官拘守一州,天将行役赐清游。青山绿水留连客,碧树丹枫点缀秋。夜梦昼思都是景,左来右去不胜酬。我无韦偃丹青手,只向囊中句里收。
杂咏 其四。明代。王夫之。问病人稀樾径閒,朝飞孤鸟暮飞还。麇䴥避虎昨宵过,乱蹴泥黏碧藓斑。
招范子仪登升山次范韵。宋代。苏籀。束带殊憎市声沸,幅巾联复隐居寻。凌虚马鞍林峦表,滴翠驼裘涧谷深。个里膏肓空自许,何期烟雨挠重临。长瓶大白开狂喙,绝海驱山叹未禁。
阿坝东山晚眺。清代。李念慈。骑马到松岑,万绿渺无数。况有一片月,挂在西陵树。遥遥陟寒坂,披榛入广雾。乱山何累累,陵谷相回互。黄河自天来,巨波东南注。极目俯大荒,风沙千里暮。海内多战伐,边功竞驰骛。良马千队连,士卒百金募。联营卧冰霜,转输披寒露。杀伤不足论,策名良已误。我来经战地,鬼火照寒素。黄羊走沙碛,饥鹰啄狡兔。连峰接渺茫,落日边风怒。长林振响籁,空阿生深惧。持觞吊往昔,慷慨各相顾。寄语岭上儿,莫唱《丁都护》。
至感堂。明代。徐庸。人心上方寸,万事属所司。乃于百年间,至感谁能思。多君紫阳后,有堂扁其辞。扁之匪空言,晨夕惟孜孜。天地存覆载,大哉允无私。雨露有深恩,寒暑不异时。圣君握水土,生物随所宜。种植苟得理,礼稔诚可期。父母生劬劳,罔极恩在斯。罔极恩未报,徒悲蓼莪诗。况复有难弟,历官际雍熙。龙章下里门,光彩相参差。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知感乃为德,污简声名垂。
垂杨左肘莫生悲,老树新荑也未迟。塞外只知摧万骑,身中可晓杀三尸。
五千文是君家祖,八百名元李氏儿。会得黄庭一句意,不须天际觅钟期。
故将李弃官学道垂九十矣而参方不休赋此赠之。明代。王世贞。垂杨左肘莫生悲,老树新荑也未迟。塞外只知摧万骑,身中可晓杀三尸。五千文是君家祖,八百名元李氏儿。会得黄庭一句意,不须天际觅钟期。
挽孙谦伯二首。宋代。洪咨夔。文妙生花笔,名成唤雪书。处家贫似富,应物密如疏。荐墨交黄绶,荣光照板舆。出门车折轴,天理竟何如。
极相思 赋得有约不来过夜半。清代。邹祗谟。小楼独对云屏。凤胫自青青。待伊来也,温存锦瑟,排待银笙。暗笑薄情真个懵,全不听、城上三更。偏教看尽,绣窗月上,花影分明。
艳曲为卢一清作。明代。李云龙。君家闾门下,妾家越城南。特底结同心,凤凰玳瑁簪。为欢日渐深,与郎相尔女。不解学吴侬,教郎作乡语。雕阑行采花,唤郎为正钗。风吹石榴裙,露侬金缕鞋。漫整绣罗襦,满袖氤氲香。不识鸳鸯鸟,含娇笑问郎。
南乡子。唐代。无名氏。栏槛对幽堂,翠叶枝头万朵霜。檀口乍开龙麝喷,非常。体胜佳人异骨香。花与月争光。偏引蜂儿戏绕墙。不与群英争艳丽,芬芳。溪落东君只淡妆。
元宵雪感怀次韵 其一。元代。叶颙。游戏人间百亿仙,细裁春胜散瑶天。九重银汉翻琪树,万顷瑶池浸玉莲。贪玩目前春富贵,忘观天上月团圆。霓裳莫惜频频舞,辉映花灯夜不眠。
流觞亭并次韵二首。宋代。秦观。卧龙西畔北池头,水擘华堂瑟瑟流。几曲漪涟盘翠带,一峰孤秀浴苍虯。香囊近午清无汗,素扇生凉爽入秋。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游。
试俞珣长头笔。宋代。楼钥。倦游俞老又中州,霜兔抽豪饱盛秋。平日相亲管城子,结交今得贾长头。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二首。宋代。王珪。晓望青嵩道,仙云满画轮。黄龙盘吉仗,翠凤绕哀珉。千古徽音在,三川王气新。寂寥余故垅,瑶草又逢春。
燕。元代。石岩。满院晴光好,穿帘小燕纷。数声惊午梦,双剪碎春云。戏水香泥湿,冲烟夕照曛。参差频上下,红嘴掠青芹。
秋思。宋代。陆游。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碪。鴈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客舍。金朝。冯文叔。秃襟纳褐破书囊,十五年来客异乡。生事阱中摇虎尾,穷途天上转羊肠。三朝不遇冯唐老,半夜悲歌宁戚狂。独倚牛车望辽海,西风尘土鬓苍苍。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其一 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宋代。苏辙。南国家家漾綵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宋代。陆游。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梁溪黄心甫秦以巽二子访予虎丘留诗失值。明代。黎遂球。出入亦以度,病起山且寒。偶然曝背去,二仲来云干。留诗得半面,肝肠如镜看。言在竹亭上,看竹兼未难。盘盘尽空林,望望过石坛。晨兴信藜杖,不见随所安。
和陈伯孺西湖十咏二首。明代。柳应芳。偶向武林游,曾于天竺住。明日欲离山,晴霞故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