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元代。方回。两朝参预庆源长,愧我蒹葭玉树傍。先世幸联龙虎榜,难兄复接鹭鵷行。江东连帅迎前纛,浙左侯藩饯去艎。每愧淡交无以报,愿闻所至有甘棠。
《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
两朝参预庆源长,
愧我蒹葭玉树傍。
先世幸联龙虎榜,
难兄复接鹭鵷行。
江东连帅迎前纛,
浙左侯藩饯去艎。
每愧淡交无以报,
愿闻所至有甘棠。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送别王宣慰,将其送上温州的情景。王宣慰是作者的朋友,他受命前往温州担任官职。诗人在送别时感到自愧不如,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差甚远,就像蒹葭与玉树相邻,相形之下自己显得十分平凡。王宣慰的先辈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他们的名字榜上有名,而作者自己却只能默默无闻。虽然这次分别是难兄难弟的离别,但王宣慰的前程仍然充满希望,就像鹭鸟和白鹤一样行远自迩。
王宣慰前往温州时,江东的帅旗迎风招展,浙左的侯藩也派人来送行。这显示了他的重要性和受到的礼遇。诗人对于自己与王宣慰的交情淡薄,深感愧疚,无法以实际行动报答对方的款待。但他表示希望听到王宣慰所到之处的美好消息,就像甘美的棠树一样,给他带来喜悦和慰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王宣慰的别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身份的自愧,对王宣慰前程的祝福和期望,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惋惜之情。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诗中的蒹葭与玉树、龙虎榜与鹭鸟行远自迩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自己与王宣慰身份差距的感受,以及对王宣慰前程的祝福。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平凡命运的思考和自省。
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友谊的真挚关怀,以及对现实境遇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与王宣慰的差距,诗人在表达自愧之情的同时,也传递了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夜宿郑州。明代。程本立。昔骑官马来管城,关夫走报将军迎。牛车今夜民家宿,落莫何曾问姓名。姓名碌碌何足问,要知蛮貊行忠信。橐底宁须陆贾金,腰间不必苏秦印。我惭二子人所荣,谁于宠辱能不惊。万里得归贫亦足,只消妻子事蚕耕。
过济宁怀李白。明代。谢廷柱。清风楼上客,独忆谪仙人。海岳元无恙,文章自有神。倾樽一吊古,搔首几迷津。忽动乘槎兴,飘然遍八垠。
寒食再作。明代。区大相。旅馆仍寒节,家家冷食来。河桥沙柳合,山院野桃开。马埒游方出,鸡场乐未回。何须重禁火,已作不燃灰。
代诸生送黄镇判官。宋代。沈辽。潇湘秋水涨山阿,小驻归舟绿玉波。翰苑主人青眼在,湘南使者荐书多。庭中紫诏迎纶綍,道上黄花醉叵罗。贱客十年京国梦,恨无羽翼从鸣珂。
题吴先生山居。唐代。刘得仁。先生此幽隐,便可谢人群。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山居心已惯,俗事耳憎闻。念我要多疾,开炉药许分。
寿建康太尉。宋代。刘过。万里寒风一布袍,特将诗句谒英豪。正当武曲临凡世,恰值骊龙出海涛。五马尽投千岁鹤,六军急献万年桃。不因此日沧溟近,一钓那能得巨鳌。
圆机和邵大及予二诗可谓压倒五更枕上诵叹不。宋代。晁说之。去岁巢乾燕子归,生涯辛苦问何时。门前似觉酒徒散,坐上何尝笔力衰。郡印故人能若若,田庐晚友亦差差。莫嫌相望函关外,且是不为陶令嗤。
题惠山寺。宋代。汤仲友。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邑痒杏坛初成诸老倡和见寄因次韵。宋代。何梦桂。双杏坛前花自春,登坛宛见仲尼心。千年此树几寒暑,一线生机无古今。西狩事非成反袂,缁林曲在尚鸣琴。閒花满地乾坤老,三叹遗风感慨深。
咏梅。宋代。吴居仁。岭南十月春渐回,妍暖先到前村梅。问君何处识此妙,一枝冷艳随霜开。长江凛凛欲崩岸,乃见好事多墙隈。初疑渗漉入瘴雾,更恐寂寞埋烟煤。微风不动暗香远,淡月入户空徘徊。坐看粉黛化膻恶,岂但桃李成舆台。我行万里厌穷独,疾病未已心先灰。对此不觉三叹息,恐是转侧同南来。异乡久处少意绪,破壁相对无根荄。古来寒士每如此,一世埋没随蒿莱。遁光藏德老不耀,肯与世俗相追陪。轮囷离奇多见用,牺尊青黄木为灾。含毫吮墨去颜色,况自不必须穿裁。岁穷路远莫惆怅,此去保无蜂蝶猜。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宋代。黄庭坚。春色挟曙来,恼人似官酒。酬春无好语,怀我文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