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

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朗读

《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
两朝参预庆源长,
愧我蒹葭玉树傍。
先世幸联龙虎榜,
难兄复接鹭鵷行。
江东连帅迎前纛,
浙左侯藩饯去艎。
每愧淡交无以报,
愿闻所至有甘棠。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送别王宣慰,将其送上温州的情景。王宣慰是作者的朋友,他受命前往温州担任官职。诗人在送别时感到自愧不如,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差甚远,就像蒹葭与玉树相邻,相形之下自己显得十分平凡。王宣慰的先辈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他们的名字榜上有名,而作者自己却只能默默无闻。虽然这次分别是难兄难弟的离别,但王宣慰的前程仍然充满希望,就像鹭鸟和白鹤一样行远自迩。

王宣慰前往温州时,江东的帅旗迎风招展,浙左的侯藩也派人来送行。这显示了他的重要性和受到的礼遇。诗人对于自己与王宣慰的交情淡薄,深感愧疚,无法以实际行动报答对方的款待。但他表示希望听到王宣慰所到之处的美好消息,就像甘美的棠树一样,给他带来喜悦和慰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王宣慰的别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身份的自愧,对王宣慰前程的祝福和期望,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惋惜之情。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诗中的蒹葭与玉树、龙虎榜与鹭鸟行远自迩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自己与王宣慰身份差距的感受,以及对王宣慰前程的祝福。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平凡命运的思考和自省。

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友谊的真挚关怀,以及对现实境遇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与王宣慰的差距,诗人在表达自愧之情的同时,也传递了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昔骑官马来管城,关夫走报将军迎。牛车今夜民家宿,落莫何曾问姓名。

姓名碌碌何足问,要知蛮貊行忠信。橐底宁须陆贾金,腰间不必苏秦印。

()

清风楼上客,独忆谪仙人。海岳元无恙,文章自有神。

倾樽一吊古,搔首几迷津。忽动乘槎兴,飘然遍八垠。

()

旅馆仍寒节,家家冷食来。河桥沙柳合,山院野桃开。

马埒游方出,鸡场乐未回。何须重禁火,已作不燃灰。

()
放翁拄杖具神通,蜀栈吴山兴未穷。
昨夜梦中行万里,莲华峰上听松风。
()

潇湘秋水涨山阿,小驻归舟绿玉波。翰苑主人青眼在,湘南使者荐书多。

庭中紫诏迎纶綍,道上黄花醉叵罗。贱客十年京国梦,恨无羽翼从鸣珂。

()

先生此幽隐,便可谢人群。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

山居心已惯,俗事耳憎闻。念我要多疾,开炉药许分。

()

万里寒风一布袍,特将诗句谒英豪。
正当武曲临凡世,恰值骊龙出海涛。
五马尽投千岁鹤,六军急献万年桃。

()
去岁巢乾燕子归,生涯辛苦问何时。
门前似觉酒徒散,坐上何尝笔力衰。
郡印故人能若若,田庐晚友亦差差。
莫嫌相望函关外,且是不为陶令嗤。
()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
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
双杏坛前花自春,登坛宛见仲尼心。
千年此树几寒暑,一线生机无古今。
西狩事非成反袂,缁林曲在尚鸣琴。
閒花满地乾坤老,三叹遗风感慨深。
()
岭南十月春渐回,妍暖先到前村梅。
问君何处识此妙,一枝冷艳随霜开。
长江凛凛欲崩岸,乃见好事多墙隈。
初疑渗漉入瘴雾,更恐寂寞埋烟煤。
()
春色挟曙来,恼人似官酒。
酬春无好语,怀我文章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