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正月十三夜

杭正月十三夜朗读

《杭正月十三夜》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繁华喧嚣之外追求宁静和思考的心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杭州正月十三夜,
歌鼓声依然回荡在治世。
逃离喧嚣,我钟爱寂静自沉思。
九条繁华大街如翠玉,
而我只守一间静谧的房室。
夜深人静,房中只有一盏青灯。
岂料冻结的云散开,明月露出笑靥,
恍如老眼突然拥有童心。
回忆中的故事变幻不定,
仿佛置身于遥远凉州的梦境,
顿觉过去的繁华胜过如今的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正月十三夜的描绘,呈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中,歌声和鼓点仍然在回荡,但作者选择逃离这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沉思。他对于喧闹的世界有所远离,享受独自在静谧房间中的时光。

诗中描绘了杭州繁华的街道,用形容词"翠玉"将其描绘得青葱欲滴。然而,作者只选择守在静谧的小屋中,夜深人静,只有一盏青灯作伴。这种对寂静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在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愿望。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冻结的云散开"、"明月露出笑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转变仿佛老眼突然拥有童心一般,使得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产生了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凉州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过去的繁华显得胜过如今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繁华喧嚣的追求与内心宁静的对比,以及对时光流转和梦境般过去的怀念。这种对自我内心的思考和对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诗意和意蕴,让读者在寂静中感受到时光的变幻和人生的沉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一龛聊避世,绝顶见高秋。舸舰维青雀,轩窗借白鸥。

江风传磬远,山月照幢幽。瓢笠吾将去,相携问十洲。

()

七十四岁已见境,九千百步尚寻山。
暗从今日逆数转,能得平生几日閒。

()

丁年也办刺天蜚,几梦西垣与北扉。
未簉时英书汗简,已烦溪友寄当归。
桑榆境界宁辞冷,芹藻杯盘可得肥。

()

浪说浮生六十三,休将泡影恋虚潭。颠毛秃尽那堪祝,卧胆尝来亦自甘。

果腹半飘黄麦饭,盖头一把白茆庵。身前身后茫茫事,共剔寒灯五夜谈。

()

争场看斗鸡,白鼻紫騧嘶。漳水春归晚,丛台日向低。

歇鞍珠作汗,试剑玉如泥。为谢红梁燕,年年妾独栖。

()

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漫试著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

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

只有短辕车锡导,更无灵寿杖扶光。
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
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

()

晓骑传中旨,春曹陟上卿。乐推吴季札,经许郑康成。

车马秋江出,乡邦昼锦行。论交袜始结,惜别盖初倾。

()

昏明易远。
离会难揆。
云辙泉分。

()

中流失舟楫,一瓠千黄金。风雨江村暮,野人怀顾深。

沾濡免僮仆,欢会洽朋簪。惜哉漂母意,当者非淮阴。

()

苍郊四无人,轻桡荡空碧。春江不断流,满柁蘼芜色。

()

暝色春朝雨,滋荣喜及时。
云昏遥莫辨,地渴久方知。
柳岸游画歇,涛江钓舸移。

()
良工鼠须笔,戢戢囊颍露。
抄诗节经史,汗牛车载路。
信知文中虎,一代人不数。
细声笑蚯蝇,妙趣忘鱼兔。
()

千官何处扈宸游,回首风尘遍九州。
黄竹雪深迷玉辇,苍梧云断见珠丘。
令威不尽去家怨,精卫岂胜填海愁。

()

试出江东路,葛溪还玉溪。滩声喧水石,人语混凫鹥。

田卧栽禾鼓,桑闲采叶梯。春城红酒味,犹忆在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