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正月十三夜

杭正月十三夜朗读

《杭正月十三夜》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繁华喧嚣之外追求宁静和思考的心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杭州正月十三夜,
歌鼓声依然回荡在治世。
逃离喧嚣,我钟爱寂静自沉思。
九条繁华大街如翠玉,
而我只守一间静谧的房室。
夜深人静,房中只有一盏青灯。
岂料冻结的云散开,明月露出笑靥,
恍如老眼突然拥有童心。
回忆中的故事变幻不定,
仿佛置身于遥远凉州的梦境,
顿觉过去的繁华胜过如今的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正月十三夜的描绘,呈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中,歌声和鼓点仍然在回荡,但作者选择逃离这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沉思。他对于喧闹的世界有所远离,享受独自在静谧房间中的时光。

诗中描绘了杭州繁华的街道,用形容词"翠玉"将其描绘得青葱欲滴。然而,作者只选择守在静谧的小屋中,夜深人静,只有一盏青灯作伴。这种对寂静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在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愿望。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冻结的云散开"、"明月露出笑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转变仿佛老眼突然拥有童心一般,使得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产生了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凉州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过去的繁华显得胜过如今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繁华喧嚣的追求与内心宁静的对比,以及对时光流转和梦境般过去的怀念。这种对自我内心的思考和对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诗意和意蕴,让读者在寂静中感受到时光的变幻和人生的沉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水净风疏,照碧天倒影,花间无暑。清露洗红妆,爱金蕊交错。

同心并头两朵,洛浦凌波笑相与。结成伴侣,惜双双、占断风流娇妩。

()

正月烧灯暖气融。天涯何处不春风。请看八九沿河柳,尽在生机浩荡中。

()

玉兰堂下新阴薄,轻暖复轻寒。绣床开也,燕泥晨落,移近栏干。

日迟人懒,青梅豆涩。紫蔗浆寒。别来生受,些儿供养,也当加餐。

()

瘦日摇晶光,险风吹沆瀣。舟行黯淡滩,顿觉宇宙隘。

轩然大波来,巍峨拥山砦。横从互舂撞,白浪喧百派。

()

江湖听雨归来客。手剪吴淞碧。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少年多少熏兰麝。金凤钗梁挂。年来我但写莲经。要伴荒庵一粟夜灯青。

()

一身云影堕人间。休认彩鸾看。花叶寄应难。又何况、春痕袖斑。

似他身世,似他心性,无恨到眉弯。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