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子明投赠二首。元代。方回。中原从昔信多艰,尚有文才与古班。诗律规随元好问,乐章雋永蔡萧閒。要知精会神全处,须到声销色泯间。此话无人胶凤觜,一蓑烟雨紫阳山。
《次韵高子明投赠二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原从古以来就信奉着困难多,但仍有人才和古代的才子。诗律规范随着元代的问学风气,音乐章节中融入了雋永的蔡文姓和萧姓的音乐。要想真正领悟精神的完整,必须沉浸于声音消失和色彩淡薄的空间。这样的话语无人能够理解,就像一位穿着蓑衣的人在紫阳山中的烟雨中喋喋不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代中原地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才艺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中原地区的困难和艰辛并没有消磨掉人们的文化才情,仍然有人才出现,有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古代文人的风采。
诗中提到了诗律规范随着元代的问学风气,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文学发展的看法。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创作逐渐规范化,讲究诗律和韵律的运用,诗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诗中还提到了乐章中融入了蔡姓和萧姓的音乐,这是对音乐艺术的赞美。蔡姓和萧姓分别指的是古代音乐家蔡邕和萧何,他们在音乐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他们的音乐作品被诗人称为雋永,表达了音乐的高雅和永恒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涉及到精神和感官的体验。诗人认为要真正领悟精神的完整,必须超越声音和色彩的束缚,进入一种超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们才能够真正领悟到精神的深层意义。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或者饱学之士的形象,他独自一人在紫阳山中,穿着蓑衣,与烟雨交融,发表着自己的言论。这种形象象征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他将自己比作这位隐士,身处世俗之外,思考着人生和文化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才艺发展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包含了对于音乐和精神体验的赞美和探索。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困难与才情并存的情景,以及隐士形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化和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冬夜冯作鹏周未轩家无放过宿大通送作鹏西行。清代。成鹫。霜风拂拂拂征衣,话尽寒灯兴不违。篱菊留将梅并赏,岫云行与雁俱飞。僧房暂住宾犹主,客路频经去亦归。密约高悬君莫负,众芳消歇蕨芽肥。
满江红九首 其七。清代。李慈铭。些子双鸳,刚堕地、猩红初染。偏略透,人前消息。牡丹芽浅。半黍细沾檀点烟,一丝轻熨莎痕软。但凤头、依约画裙边,时遮掩。看小立,闲庭院,才半吐,情何限。似端相鹦舌,被伊偷剪。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
登秀山咏云(宜可在谴谪时,故托寓如此)。明代。韩宜可。突兀峰峦入翠微,白云如练久相依。只堪仙子裁春服,曾与君王补衮衣。风里卷舒还有态,眼前聚散本无机。一从醉抱山头石,未得从龙万里飞。
论诗绝句三十首 其七。清代。赵清瑞。近春贵能乐,近秋贵能哀。所感自不同,执一真庸才。
和答黎君华。明代。陈履。挟策言从帝里游,风尘回首任扁舟。天涯可奈王孙草,驿路空怜季子裘。望里浮云春漠漠,吟边芳草晚悠悠。相过不尽论文意,漫对青尊一破愁。
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唐代。裴度。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游藩荣已久,捧袂惜将分。讵厌杯行疾,唯愁日向曛。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上谟尊右掖,全略静东军。万顷徒称量,沧溟讵有垠。
安亭朱良贞母节义。明代。姚绶。节于夫尽义于姑,节义方能保二雏。人隔古今名独在,月分圆缺影同孤。未忘一日心先死,相见重泉泪始无。环燕纷纷争入画,等閒曾有柏舟图。
清明日 其二。元代。贝琼。出门今日向何处,花恼山翁走欲狂。此身忽已过半百,直须烂醉荅春光。
代人上魏左史。宋代。释居简。榜下尽横飞,龙头尚立螭。穹崇方善下,谨厚孰逾卑。制作虽师古,经纶盍制宜。迥超千丈俗,密契九重知。北海客常满,西湖雨亦奇。文传仁者寿,用适圣之时。数道甘棠咏,丛霄湛露诗。未移骐骥步,已在凤凰池。紫橐荷芬馥,巍冠佩陆离。橐中云锦段,拈出解人颐。
流花亭。宋代。高述。翬檐临古岸,玉砌近重闉。指点寻仙路,留连劝酒人。水流还似旧,花落又逢春。客到此亭下,眷言休问津。
读书多所废忘。宋代。宋庠。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时无袁伯丛,孤陋任年侵。
逢钱塘诗僧。宋代。苏颂。把手忽相逢,开谈究诗义。子虽浮屠流,乃抱风骚志。钱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何处最堪怀,飞来峰下寺。
再次韵示师文。宋代。陈造。中年多病刚制酒,文字讥评慵挂口。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藏山有书当衣钵,端能太牛马走。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
老儿诗五十韵。宋代。张师锡。鬓发尽皤然,眉分白雪鲜。週遮延客话,伛偻抱孙怜。无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绵。假温衾拥背,借力杖搘肩。貌比三峰客,年过四皓仙。唤方离枕上,扶始到门前。每爱烹山茗,常嫌飣石莲。耳聋如塞纩,眼暗似笼烟。宴坐羸凭几,乘骑困亸鞭。头摇如转旋,脣动若抽牵。骨冷愁离火,牙疼怯漱泉。形骸将就木,囊橐尚贪钱。胶睫干眵缀,黏髭冷涕悬。披裘腰懒系,濯手袖慵揎。抬举衣频换,扶持药屡煎。坐多茵易破,行少履难穿。喜婢裁裙布,嗔妻买粉钿。房教深下幕,床遣厚铺氈。琴听怜三乐,图张笑七贤。看经嫌字小,敲磬喜声圆。食罢羹流袂,杯馀酒带涎。乐来须遣罢,医到久相延。裹帽纵横掠,梳头取次缠。长呈思往事,多感听哀弦。气注腰还重,风牵口便偏。墓松先遣种,誌石预教镌。客到唯求药,僧来忽问禅。养茶悬灶壁,晒艾曝簷椽。怒僕空睁眼,嗔儿谩握拳。心惊嫌蹴踘,脚软怕秋千。局缩同寒狖,摧豗似饱鸢。观瞻多目眩,举动即头旋。女嫁求红烛,男婚乞彩牋。已闻颁几杖,宁更佩韦弦。宾客身非与,儿孙事已传。养和屏作伴,如意拂相连。久弃登山屐,惟存负郭田,呻吟朝不乐,展转夜无眠。呼稚临床畔,看书就枕边。冷疑怀貯水,虚讶耳闻蝉。束帛非无分,安车信有缘。伏生甘坐末,绛老让行先。拘急将风夜,昏沈欲雨天。鸡皮尘渐渍,齯齿食频填。每忆居郎署,常思钓渭川。喜逢迎佛会,羞赴赏花筵。径狭容移槛,阶危索减砖。好生梵鸟纲,恶杀拆渔船。既感桑榆日,常嗟蒲柳年。长思当弱冠,悔不乘狂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