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喜雪朗读

《喜雪》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空雨停微微朦胧,
积雪随风飘散飞腾。
夜气凛冽欺毯纺织,
晨光不待启窗扉。
儿童欢声踊跃起,
鸟雀摧藏过翼稀。
思念竹桃亚梅处,
家人扫径望我归。

诗意和赏析:
《喜雪》描绘了雪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开篇写道寒空中的雨停了下来,但天空仍然微微朦胧。这种微薄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模糊的感觉,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更加幽静、神秘。接着,诗人描写了积雪随风飘散飞腾的场景,雪花在风中纷纷飞舞,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下一段写夜晚的寒气穿透纺织品,欺骗了被子的保暖效果。这里,诗人通过形容夜晚的寒冷,突出了雪后的严寒气候,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温暖的向往。晨光的到来并不等待启开窗户的时刻,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并不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第三段描绘了儿童们在雪后踊跃欢声的场景,他们充满活力地玩耍,给整个冬季带来了一份生机和欢快。同时,鸟雀们为了寻找食物而摧藏,它们的翅膀也变得稀疏。这一幕景象暗示着雪后的世界变得安静,动物们也在适应新的环境。

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思念着竹桃和亚梅的花开处,这些花朵可能是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家人在扫地的同时望着归来的诗人,这种期盼和归属感强烈地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和情感纽带。

通过描绘雪后的景象和表达对家人的思念,诗词《喜雪》展示了自然美和家庭情感的交织,以及诗人对寒冷季节中温暖和归属感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和精确的描写,传达了积极、欢乐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冬日中的喜悦和温暖。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学富总龟,英蜚漕鹗,正当少年。
向山阴发轫,从容莲幕,结知当路,翠剡争先。
万斛龙骧,湖襄飞饷,赏秩新纶来日边。
重重庆,又金鱼新渥,玉树芝兰。
()

山河十二罢纵横,松柏空余哀怨声。莫向穷荒吊秦垒,田家先已筑长城。

()

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筵。
(《题白鹿寺》)
远远朝宗出白云,方圆随处性长存。
(《水》,见《吟窗杂录》)
()
侧径崎岖去,飞萝次第扪。
山横欲无地,路转却逢村。
竹柏围荒寺,莓苔上缭垣。
残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

谁似褚庄卢媪家,开门绕屋是荷花。收来麦把云成垛,缫动蚕丝雪满车。

()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

一夜春膏涨碧溪,水滨沙际润无泥。
幽人绿野临江曲,太守红旗转竹西。

()
不奈何,不奈何,一长三短大谣讹。
当时不是江西老,一口横吞起碧波。
()

四十年来汗血间,征鞍重度穆陵关。如今南北多良将,何日天王为赐环?

()

把酒无从邀月色,共君且复听滩声。夜深灯影青溪上,鱼尾摇船亦有情。

()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
十五年馀苦,今朝始遇君。
无惭于白日,不枉别孤云。
得失天难问,称扬鬼亦闻。
此恩销镂骨,吟坐叶纷纷。
()

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宫妆。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湖光。两岸潇湘。风荐爽、扇摇香。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涉江。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
步摇明月冷无光,骨掩春泥草亦芳。
艳魄不随红粉尽,化为蝴蝶舞昭阳。
()

季夏当炎熇,时雨集行潦。宛宛晴莺鸣,空埃净于扫。

子来未几日,告归一何早。爱子闽山秀,襟宇清皓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