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朗读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台上与陶渊明共饮美酒时的情景,并表达了对陶渊明及他的作品的赞叹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高台上翳满了茂密的荆棘,
推开荆棘,山路就展现出来。
我振作精神,登上云端,
心境舒畅,豁达开阔。
心中念念不忘那些半死的树木,
与我相似,晚年命运多舛。
风雷劈击树干,劈开一半,
树叶凋零,鸟儿不再栖息其中。
幸好它们不成为柴火,
烧成了尘土与泥泞。
有人说它们可以做成琴,
但怕它的音调不和谐。
醉意中产生这样的感慨,
黄昏的色彩让南北方向迷茫。
下山时不能匆忙,
小仆人扶我回去。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高台上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陶渊明及他的作品的钦佩和敬意。诗人在与陶渊明一起品酒时,心情愉悦,感叹陶渊明的豁达和秋怀。他同时思考着自己晚年的命运,将自己比作半死的树木,受到风雷的劈击,叶落鸟不栖。然而,他庆幸自己没有被当做柴火烧掉,而是化为尘土和泥泞。诗人还提到有人说这些树木可以做成琴,但担心它们的音调不和谐。最后,诗人在醉意中感慨万分,感受到黄昏的迷茫,并告诫自己下山时不要匆忙,由小仆人扶回去。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以自己晚年命运多舛的境遇与陶渊明相对照,表达了对陶渊明豁达心怀和才华的赞赏。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人生的无常和转变,以及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思考之中,引发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吹落天河入水中,分明金镀晚来风。
若非日脚流成汁,平楚青还染得红。

()
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返林泉。
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
桑树鸣鸡深巷犬,南山磵水北山云。
五侯门地人如沸,谁识村中乐是君。
()

鹿群相受岂能成,鸾凤终须万里征。何况故乡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

()

小葺楼居抵燕巢,不愁风怒卷重茅。梅含椒萼红将绽,蕉护霜萎绿预包。

坐久渐看炉焰伏,研多微觉墨池坳。幸无奇字连投阁,寂寞吾知免客嘲。

()
山灵应道我归来,一径新添雨后苔。
高柳直从江路见,细花还傍竹丛开。
百年天际云千变,万事林间酒一杯。
记得吾家老开府,当年曾劝陆郎回。
()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

吴儿雅多姿,不肯藏白地。因君更增情,吹雨作春泪。

三年师命留,千日中山醉。一闻高唐赋,令我有仙意。

()

极目长江远,三沙一脉通。鸟飞青镜外,人泛碧湖中。

帆影摇明月,波光接太空。风涛扳不起,来往是渔翁。

()
悟彻阳元。
便把阳牵。
要阳阳、彻地通天。
阳穿八脉,阳透三田。
()

千里风烟引太行,诸天晴色入传觞。茱萸汉殿逢秋序,砧杵人家下夕阳。

青草未销城上垒,丹枫不待雁前霜。谁怜怅望东篱客,得似龙山发兴狂。

()
顾步方塘上,西郊日渐曛。
归心临远渡,晚色在间云。
垅势蜂腰接,谿流燕尾分。
田歌知有意,丰美谢明君。
()

尽日风尘里,花朝不见花。轻烟穿舴艋,长薄散乌鸦。

砚拂冰还冻,春催柳渐芽。前村是何处,荒落几人家。

()
蝉带残声移别树。
晚凉房户。
秋风有意梁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渺渺双鸿飞去。
()

瑶池晏罢独归来。凌虚百尺台。镂月佩,蹑云鞋。被记玉宸差。

绛节质明开。宝幢排。霓旌队队紫霞裁。向蓬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