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杂书二十首。元代。方回。林间一磐石,壶酒玩春晖。混沌本无窍,桔槔焉用机。乱花红雪舞,远岫翠屏围。车马纷纷者,能知此似稀。
《治圃杂书二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林间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林间有一块磐石,我在那里品味着美酒,欣赏着春光。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是没有洞窍的,那桔槔又有什么用处呢?纷乱的花朵像红色的雪花般飞舞,远处的山峦像翠绿的屏障围绕着。车马纷纷而来,却有谁能领悟其中的珍稀之处呢?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间的一块磐石,表达了作者在安静的自然环境中享受美酒和春光的愉悦心情。作者以混沌状态和桔槔作为象征,反思了人生中一些无用之物的存在。纷乱的花朵和远处的山峦则以形象化的方式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色。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尽管车马纷纷来往,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种稀有美景的珍贵之处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意味深远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林间的一磐石上欣赏春光和品味美酒的情景。通过对混沌状态和桔槔的提及,作者暗示了人生中存在一些看似无用的事物,引发了对于人生价值和真谛的思考。纷乱的花朵和远处的山峦的描绘,则表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和宏伟。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反问,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可能忽略了珍贵的事物,也启发了读者对于美的感悟和珍贵事物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词语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通过作者的感悟和反问,激发了读者对于生活中珍贵事物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虽然短小,但通过富有意象和哲理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恬静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启发和反思。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不和三叠戏作三绝句呈培才一噱 其三。清代。方仁渊。叠韵从来是蔗渣,笑他坡老作尖叉。先生尽有惊人句,莫向时人学画蛇。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五代。孙光宪。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
题晤上人诗卷。宋代。刘克庄。星星短发茁霜根,今后村非昔后村。无客雨中能裹饭,有僧月下忽敲门。佛为摩顶虽真觉,儒劝加巾亦格言。师不茹荤余止酒,何时煮茗得重论。
寄连君佐。宋代。黄裳。樽酒会君江上楼,高谈不与世俗侔。淮阴将军跨下过,鲁国至人东家丘。气吐胸中斗牛夜,笔落手下烟云秋。丈夫得失聊自乐,一身一计何足忧。
晓。宋代。梅尧臣。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万国睡未觉,一声鸡已知。树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
海印大师归永嘉。宋代。杨亿。都城供应几经秋,海国归心不少留,雨雪片帆过北固,烟霞丈室寄东瓯。千灯续焰知无尽,一锡随缘信自由。更到石门题雅句,碧云從此掩汤休。
蓦山溪。宋代。刘处玄。玉峰顶上,知有田三段。壬润长黄芽,便万斛、珠酬弗换。一麻一麦,服了自然安,修性命,休延年,别近云霞伴。阴阳之外,天地难拘管。得道免轮回,厌世隐、神堂古观。无为功行,真了去朝元,六铢挂,现真形,三岛十洲玩。
泊清溪和董伯琪韵。明代。陈琏。十载江湖载酒行,异乡又觉岁华更。孤舟夜雨三更梦,万里风云几日程。宝篆香消银叶冷,砚池冰合雪花明。兴来笑把吴钩舞,未信鸡鸣是恶声。
园葵诗二首 其一。魏晋。陆机。种葵北园中,葵生郁萋萋。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零露垂鲜泽,朗月耀其辉。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曾云无温夜,严霜有凝威。幸蒙高墉德,玄景荫素蕤。丰条并春盛,落叶后秋衰。庆彼晚凋福,忘此孤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