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郑家桥小酌复以临清流而赋诗为韵得流字

回郑家桥小酌复以临清流而赋诗为韵得流字朗读

《回郑家桥小酌复以临清流而赋诗为韵得流字》是宋代陈文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到郑家桥小酌,又以临近的清流作为题材,以表达自己的感慨,得到“流”字作为韵脚。
愧我困于世俗琐事,因你而得以畅游清幽之地。
抛开尘世的喧嚣,如同脱离花果山的桃李场,来到了这片幽静的山林。
水面在傍晚更加碧波荡漾,山色葱翠欲倾。
诗中的情感如天空辽阔无垠,广阔无边,令人无法尽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回到郑家桥,沿着清澈的溪流小酌的情景。他感到自己深陷于世俗琐事之中,但因为远离尘嚣而得以畅游清幽之地。他将自己从繁杂的世事中解放出来,如同桃李场的花果山,来到了这片幽静的山林。在傍晚时分,水面更加明亮,山色也变得更加翠绿。诗人的情感如同天空一样辽阔广阔,无法被束缚。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水与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诗中的“愧我困于世俗琐事”表明了诗人对俗务的烦恼和厌倦之情,而“因君得清游”则表达了他通过与友人相聚,得以远离尘嚣,享受清幽之地的心境。描写水面“晚更碧”和山色“翠欲流”展现了傍晚时分山水的美丽景色,形容了大自然的宁静和韵律之美。最后两句“诗情天万里,浩荡不可收”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如同天空一样广阔无垠,无法被限制和收束。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朗读
()

猜你喜欢

队肃千官里,霜寒九月天。扬镳青嶂外,迎跸翠微巅。

夙有烟霞契,重叨侍从缘。依光惭皓首,高会领群仙。

()

斯文从昔患多方,今日因公晦复光。心法祇传书一卷,文华那用纸千张。

窗前草色沿阶翠,川上波流极目长。此意更须公指示,后来□□月无忘。

()

自是扬云白未玄,不才那敢怨苍天。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

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雄心销尽囊如水,流落依人面可怜。

()

窥天见天根,步玄入玄门。素光流一气,默默复浑浑。

挥手散馀景,至心揖灵尊。从今乃忘言,大道多子孙。

()

□□东轩树,微飙散清影。凉生□□移,露滴秋阴冷。

寥寥鸣凤来,历历啼乌静。徘徊未成□,月明下金井。

()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

白塔山前水向东,唐渠疏凌总无功。王公学得苏公法,一道长堤筑浪中。

()

莫是天家乐,轻闻下土哀。九州吹立水,万部役雕雷。

地远声难彻,阍高唤不回。巢居与穴处,曾见有唐来。

()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

寂寞荒斋漫抱琴,焚香兀坐忆知音。倦游垂老沧洲隐,消渴将期白社吟。

岩桂芬芳秋气早,海波迢递暮云深。水村十里人难见,清梦时时到竹林。

()

李君小景入斯文,不用毫端力一分。更是山腰能简便,墨痕断处便成云。

()

三年大比又临期,每过西风忆旧知。送别官亭寄消息,秋香须折两三枝。

()

青鞋偶城市,邂逅喜相投。一笑沧江远,到门拄杖留。

人文望吾子,天意老渔舟。不尽风前兴,寒花卧晚幽。

()

花中结子酸连骨,正味森严众苦之。
待得和羹渠自会,如今划管皱双眉。

()

故第园林改,遗亭壁户新。
垂虹一桥月,夹绣两堤春。
花落俯流水,鸟啼怀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