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行所无事。宋代。陈普。天理须殊本自然,自然天道合无天。一毫小智生穿凿,所性之真已弗全。
诗词:《孟子·行所无事》
朝代:宋代
作者:陈普
中文译文:
天理须殊本自然,
自然天道合无天。
一毫小智生穿凿,
所性之真已弗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普的《孟子·行所无事》,表达了对自然与天道的思考和对人性真实性的质疑。
诗中首句"天理须殊本自然"意味着天理本应与自然相符合。天理指的是宇宙的道理和原则,应当遵循自然法则。第二句"自然天道合无天"表达了自然和天道的一致性,强调自然本身即是天道,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和改变。这两句传达了对自然秩序和天道的肯定,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
然而,第三句"一毫小智生穿凿"指出了人们对自然的一些小聪明和狡诈的行为,试图去改变自然的本质。这种行为是一种人为的穿凿,试图扭曲真理。最后一句"所性之真已弗全"强调了人性的局限性,人们不能完全理解和把握自然的真实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天道和人性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限制的思考。它呼吁人们要顺应自然,并谦虚对待自然的伟大与智慧,不要自以为是地去改变自然的本质。这种思考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天道的规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盆池五首。唐代。韩愈。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泥盆浅小讵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一听暗来将伴侣,不烦鸣唤斗雄雌。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寄沈同斋。明代。刘珏。药栏花径断红尘,坐阅升平五十春。絸纸有书皆晋体,锦囊无句不唐人。新图写就多酬客,美酒沽来只奉亲。昨夜天涯忆君梦,西风吹过楚江滨。
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刘攽。初还丞相印,并授上公封。门戟交行马,衣章杂绣龙。策书休命毕,拜老未临雍。遗爱无时息,凄凉在辍舂。
吴中送僧。明代。唐肃。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新桥落成酬和谭别驾。明代。庞尚鹏。卜筑河梁外,为园地更偏。江流当户转,树影隔溪悬。似泛仙槎渡,无劳锦缆牵。柳堤环古岸,竹坞夹斜川。曳履鱼龙动,披云草木搴。午桥传别墅,驷马愧前贤。水石偏宜我,林池别有天。相过惟二仲,三径彩虹边。
喜吉上人至。宋代。寇准。邺北至夔城,三千里外程。劳寻苦吟伴,独入乱山行。楚水秋无际,巴猿衣有声。逢师不能寐,因话故乡情。
井竭。宋代。陆文圭。坎蛙晓渴上苔栏,石甃泥浑底欲乾。焦稼不为简食计,一瓢饮水亦良难。
柳丝别意六首。明代。徐于。搓丝撚缕玉楼西,倒浸春波碧欲迷。只怕苦风老雨后,不容飞絮不沾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