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宣帝

咏史上·宣帝朗读

《咏史上·宣帝》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使民澒澒哭韩杨,
郡国纷纷上凤凰。
太子好儒几坐废,
王阳何用苦谈王。

诗意和赏析:
《咏史上·宣帝》这首诗词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描绘了一幅辛酸悲凉的画面。诗开始描述韩杨去世后,人们悲痛哭泣的景象,民众为他的去世感到悲伤而痛哭流涕。接着,诗人描述了郡国纷纷向凤凰台进贡,凤凰台是宣帝的陵墓,表示人们对宣帝的景仰和敬意。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太子和王阳两个人物。太子是宣帝的儿子,他喜好儒家学说,但却在统治期间被废黜,座位上空空荡荡。而王阳则是指王莽,他曾苦心谈论如何治理国家,但最终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事变迁的感叹。诗中透露出一种对政治和社会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人们对于公正和理想统治的追求。诗人通过咏史抒发己见,既展示了个人情感,又批判了社会现实,体现了陈普作品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

猜你喜欢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惊踪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薯糜,以饱耆宿。
()

一念无为付道耕,百邪还听敛心兵。本原能与天同体,三代功名始可成。

()

啄木鸟,嘴长翼短栖木杪。空山时时闻一声,木皮剥落非尔情。

此鸟不肥莫弹射,木中有蠹无人识。

()

碌碌砻硙间,得此一隽石。磨我三十年,貌黧双鬓白。

渠亦苦我磨,眼穿流泪墨。老蟾在傍笑,两穷自相厄。

()

少日清孤效乐天,谏书未落世间传。
曾圆八节滩头梦,重了三生石上缘。
雪竹霜林便老境,蒲团禅板付臞仙。

()
朱轓小队出郊坰,风卷浓阴作快晴。
夹道老人迎五马,啭枝黄鸟避双旌。
参差麦垅云屯重,零乱梅花雪片轻。
劝课定知非小补,扶犁携饷趁春耕。
()

金谷花香弄綵毬,毡乡云暖更温柔。客怀不记春深浅,卧看桃花溪上流。

()

隋苑芜荒,阿房火冷,时拂画檐轻坠。一点清辉,惯搅玉人无睡。

冲暗露、团扇亲兜,上鱼钥、小门深闭。恨此时、荒冢青燐,幽光孤另鲍家鬼。

()

金风正萧瑟,初旭何苍凉。岭海久无雪,何时筑雪堂。

君坐春风中,桃李竞幽芳。凌寒日未晡,转向酒中藏。

()
夜半飞来海上峰,笙竽万籁奏天风。
素娥相望如招手,欲驾神车上月宫。
()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