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七日青崖分送新历。宋代。陈杰。嫩黄裹册印如斗,传教打六惊昼眠。又见朔平新改岁,独怜绛老不知年。绣衣春立层霄上,黍律阳回七日前。更愿时和戢豺虎,一犁归种久荒田。
《冬至前七日青崖分送新历》是宋代陈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冬至前七日为背景,描绘了岁月更迭和时间流转的景象,并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和平安定的期盼。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嫩黄裹册印如斗,
传教打六惊昼眠。
又见朔平新改岁,
独怜绛老不知年。
绣衣春立层霄上,
黍律阳回七日前。
更愿时和戢豺虎,
一犁归种久荒田。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以冬至前七日的景象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景物和情感表达,展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更替。诗词以嫩黄的册页裹着印章的形象开篇,形容了新历的面貌,给人以岁月更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传教打六的情景,以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打破了白天的宁静,唤醒了沉睡的人们。这一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不断前行。
接下来,诗词转向了朔平新改岁的场景,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更迭的感慨,特别是对绛老这位年迈的人物的怜爱和敬重。绛老被赋予了无法感知岁月更迭的特质,暗示了人们对于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老者智慧与经验的敬仰。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春天的来临,绣衣春立层霄上,黍律阳回七日前。这里绣衣春立层霄上,表明了春天的气息已经逐渐浓郁,黍律阳回七日前则象征春天的节气,春天即将到来。这部分的描写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预示着新的一年将带来和平和美好。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宁和农田丰收的祝愿。他希望时光能够和谐安宁,战乱和危险能够消退,豺虎退隐,给人们带来安宁的生活。诗人还表达了对农田的关切,希望农田能够重新耕种,让荒废已久的土地再次回归生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至前七日的景象,展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岁月更迭,同时表达了对和平安定和丰收的期盼。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感悟,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给读者带来了对时间流转和生活美好的思考。
西江月。宋代。陈三聘。诗眼曾逢花面,画图还识春娇。当年风格太娇饶。粉腻酥柔更好。酒晕不温香脸,玉慵犹怯轻绡。春风别后又秋高。再见只应人老。
行香子(茶词)。宋代。苏轼。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送罗正之为两浙提刑。南北朝。邹浩。沧溟可枯山可移,公心独与天地期。田间经术入州县,所至父老均儿嬉。明明日月照肝胆,谓言吾民方阻饥。回车为我作丰岁,要令国体无疮痍。买臣郡去不持节,季真逸请非康时。几年梦想在松槚,再拜一觞今得之。乡人拥路识忠孝,雅慰平生良可知。恩光到此何以报,行矣二浙如王畿。
庆元改元浦城桑田大稔余按视次告父老。宋代。曾丰。农桑初轸素餐忧,幸尔天然大有秋。壮穗凝鎌黄{左禾右罢}稏,柔丝滑杼白绸缪。黎明妇女放鸡犬,薄暮儿童归马牛。饱暖自聊无背本,轻肥相尚莫如流。
清平乐(杜陵春游图)。宋代。周密。锦城春晓。苑陌芳菲早。可是杜陵人未老。日日酒迷花恼。归鞯困倚芳酲。醒来还有新吟。人与杏花俱醉,春风一路闻莺。
次赏菊韵藜青四首 其一。清代。祝廷华。画梅无数不知年,此老胸中锦绣填。笔底霏英散香雪,毫端垂露化云烟。湖山寄傲今何逊,民物忘情古葛天。窃喜琼瑶持赠我,一肩风月昨言旋。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宋代。张栻。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冷泉。唐代。无名氏。琳宫门外小桥东,石罅泉流细脉通。清似玉壶承沆瀣,游人掬饮凛生风。
渡口驿遇风。明代。吴宽。黄沙障天天半昏,炮头风急万马奔。何人去塞土囊口,天与河流一色浑。旷野麦苗才尺许,只见风来不见雨。雨师风伯不相能,彼苍高高奈何汝。
梨云僧舍饯郑希大。明代。许天锡。半年不到梨云室,送客偶然来赋诗。缘息暂依香座息,好怀翻为别情移。合欢明日非今日,晤语新知向旧知。最是秋风易生感,坐来梧叶落参差。
芳树。唐代。李叔卿。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靓妆愁日暮,流涕向窗纱。
新安江行。唐代。章八元。江源南去永,野渡暂维梢。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自笑无媒者,逢人作解嘲。
会稽颂·越王。宋代。诸葛兴。睇禹陵兮岿然,邃珍馆兮蟺蜎。敞别室兮遗象,崇英霸兮千年。谂越民兮非黩祀,推世家兮自迁史。肇无余兮开国,传后裔兮奋起。痛夫椒兮深衄,崭人兮劳佚。采蕺兮食何味,尝胆兮志密笃。封以内兮兮睨东海,矩天门兮模地户。惜规图兮不弘,几弓藏兮犬烹。蹇七术兮遗恨,怅五湖兮遐征。尚蝉嫣兮复续,终与享於鼻祖之庭。
忠节名堂是阿谁,相传宋相旧家规。提戈报国捐生日,断发号天誓死时。
两叶并追麟阁武,一门重继柏舟诗。无因执笔书青简,纪述惭非太史辞。
双忠双节堂 百户范震,文正公之后,祖亨、父英俱死于战,祖母陈氏、母陶氏皆守节。明代。卢祥。忠节名堂是阿谁,相传宋相旧家规。提戈报国捐生日,断发号天誓死时。两叶并追麟阁武,一门重继柏舟诗。无因执笔书青简,纪述惭非太史辞。
适意二首。唐代。白居易。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早岁从旅游,颇谙时俗意。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况余方且介,举动多忤累。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寄子堂。宋代。舒岳祥。不践山中约,时时梦见之。况当春雨夜,正作韭虀思。种菊秋堪撷,诛茅冬未迟。人生难自料,身后要名垂。
美邹烈妇。明代。陈琏。史妇邹氏女,红颜盛芳年。良人隶戎籍,荷戈去防边。兵尘方澒洞,杀气亘中天。仓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一朝竟遭掠,剑戟罗满前。宁死不受污,遇害归黄泉。白璧虽无瑕,鸾镜岂复圆。至今坟上木,清风犹凛然。我为纪贞烈,留待太史编。
寄题程氏菊庄。宋代。马廷鸾。一丘一壑图书府,三沐三薰烟雨中。只把空肠受寒绿,谁教腥腐涴清风。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其一。元代。方回。无复黄金带,空馀白雪须。满城惊再至,一马与同癯。意广轻馀子,时难老腐儒。故园犹可灌,终不叹穷途。
次韵王信州古风。宋代。邓肃。我昔少年日,气与风雷壮。一言既不合,掉头归望望。誓将老烟霞,叩角耕闲旷。一日烦干旌,叩天舒孟浪。自譬舟一叶,沙溪春荡漾。百川傥已东,吾力那能障。尚赖天地宽,未即崇山放。栟榈付冷居,乃为世所长。老妻画纸棋,赤脚沽村酿。醉起舞彩衣,吾道颇休畅。人杰又鼎来,不怕供诗帐。酬唱激清风,洗空烟雨瘴。故人化鹤仙,穹庐共悽怆。生还义更高,裹饭远相饷。演山见长庚,醉眼不敢仰。便结骑鲸游,不知飞燕谤。兰亭最后来,德齿均所尚。伤时虽慷慨,论事尤倜傥。杯酒七峰下,逸思九天上。万事俱可人,只欠蛾眉唱。
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绿。多谢故人相问讯,奚奴步步收珠玉。叹暮林、飞鸟也知还,寻归宿。
遍历了,岳与牧。享过了,官与禄。算平生万事,尽无不足。争奈乞身犹未可,只缘欠种清闲福。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阝奥。
满江红(和刘右司长翁俾寿之词)。宋代。吴潜。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绿。多谢故人相问讯,奚奴步步收珠玉。叹暮林、飞鸟也知还,寻归宿。遍历了,岳与牧。享过了,官与禄。算平生万事,尽无不足。争奈乞身犹未可,只缘欠种清闲福。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阝奥。
游观音院。宋代。李复。秋林晴簇簇,野竹静娟娟。台殿横高绝,山河满大千。莫论金屑贵,且契布毛缘。试问庭前柏,干戈动几年。
双桂图。明代。杨荣。亭亭老桂翠连拳,秀对书轩过百年。清影转时随兔魄,好花开处散龙涎。栽培欲奈风霜久,长养应承雨露偏。知子不忘先世泽,晨昏攀望思悠然。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九旬今日满,那事意如何。无为无事人,往往成蹉跎。育王敢道不蹉跎,少年曾决龙蛇阵,老倒还同稚子歌。
酸枣令刘熊碑诗。两汉。蔡邕。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理财正辞。束帛戋戋。□梦刻像。鹤鸣一震。天临保汉。实生□勋。明试赋授。夷夏已亲。嘉锡来抚。潜化如神。其神伊何。灵不伤人。
寄无可上人。唐代。贾岛。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蟾蜍石上一株松。宋代。陈陶声。蟾蜍石上一株松,疑见黄山第几峰。偃蹇枝柯何代物,相看应笑我龙钟。
季秋环南山东湖游三次夏老尧夫韵 其三。清代。陈忠平。霜度湖天白雁秋,商声吹漫旧津楼。人间许转阳和信,约向碧烟深处游。
议乡饮图代柬呈胡府尊。明代。林光。堂有明伦两字悬,斯图谁后复谁先。朝廷据分惟尊爵,乡党推情只论年。三老五更天子让,西宾东主有司权。且看阙里宣尼教,谦退恂恂退不言。
题画四首 其四。明代。解缙。冬岭森瑶林,积雪缟绝壁。天飞失孤鸟,万境归一寂。何物行路人,旅骑犹历历。天高人事异,长途未遑息。独有高居朋,纶巾座方适。幽观失欢喜,感遇相劳逸。孤舟尽日横,桂楫空倚石。立待东方暾,迢遥思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