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程氏菊庄

寄题程氏菊庄朗读

《寄题程氏菊庄》是宋代马廷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座山丘上建有一座装满书籍的图书府,经历了三次沐浴和三次熏香,笼罩在雨雾之中。只有那些空虚的内脏才能感受到寒冷的绿色,谁能教会腐朽和肮脏如何被清风洗涤。

诗意:
这首诗词以图书府为背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新自然和纯洁精神的追求。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腐败和污浊之风的不满,同时呼吁人们追求清新和高尚的品质。

赏析:
《寄题程氏菊庄》通过对图书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知识和艺术的推崇。图书府象征着知识的聚集之处,它的存在让人联想到丰富的学问和精神的世界。诗中的三次沐浴和三次熏香,表达了对知识的不断修炼和磨炼,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然而,作者在描绘图书府的同时,也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描述了只有空虚的内脏才能感受到清新的绿色,暗示了社会上腐败、肮脏之风的存在。作者以清风洗涤腐朽的形象,呼吁人们应该追求高尚的品质,摒弃污浊和低俗。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隐喻,传达了作者追求纯洁和高尚精神的思想。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了警示,同时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美德,建立一个更加清新和高尚的社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马廷鸾朗读
()

猜你喜欢

金神按节,先下弦、一夕分明秋色。
银汉光浮天绀滑,星彩遥瞻南极。
阿母分桃,桂娥馈药,称庆于今夕。
解颜微笑,卷帘初识姑射。
()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
扁舟驾兰陵,自懦旧风物。
君家有天人,雄雄维摩诘。
我口吞文殊,千里来问疾。
若以默相酬,露柱皆笑出。
()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
薄云韬日不成晴,野水通池渐欲平。
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
醉游放荡初何适,睡起逍遥未易名。
忽遇湖边隐君子,相携一笑慰余生。
()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

身浮一叶返湓城,凌犯风涛日夜行。
把酒独斟従睡重,还家渐近觉身轻。
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

()

为怜清浅爱潺湲,一日三回到水边。

若道归仁滩更好,主人何故别三年。

()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

七年旌节驻山城,曾见官曹说姓名。酒出佳醅缘爱客,剑传奇术为谈兵。

四陵宿卫严宵警,千顷屯田足岁耕。试问尚书门下士,征南勋业几人成。

()

平明发始平,薄暮至何城。库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

略彴桥头逢长史,棂星门外揖司兵,一群县尉驴骡骤,

()

寂寂园林秋暮时,可人卢橘玉英胎。
祗应篱菊返魂在,满慰金行得意归。
僵立冻峰攒翅白,霏微繁李缀枝稀。

()

新筑茆堂扁远喧,席门犹得枉高轩。谁知君实匡时策,尽在东都五亩园。

()

萧萧丛竹映,澹澹平湖净。叶倒涟漪文,水漾檀栾影。

相思不会面,相望空延颈。远天去浮云,长墟斜落景。

()
如何望岱岳,仁心普周被。
难与衲僧角,换却鬼眼睛。
()

玉叶金英,倩谁移下蟾宫树。香风飘度。满院飞黄雨。
独倚寒林,搜尽高人句。关情处。素娥无语。的皪枝头露。

()
这个形容,缘报遭逢。
藏万德於未兆,戢六用於无踪。
雪阵血战,玉田历农。
影响若空谷,随扣如霜钟。
()

郤公怜戆亦怜愚,忽赠金盘径寸珠。彻底碧潭滋涸溜,压枝红艳照枯株。

九门洞启延高论,百辟联行挹大儒。顾己文章非酷似,敢将幽劣俟洪炉。

()

曲岸扁舟舣,澄湖祖帐开。云生秦帝碣,雨映越王台。

荷气清瑶席,波光滟玉杯。情深不忍别,欲去更徘徊。

()
幸不生渊底,杰出苍苍崖。
岁寒只孤秀,万木非吾侪。
()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
漫浪江湖天一方,故人不见两三霜。
对床说尽平生话,黄叶声中秋夜长。
()
占失牛,已被家边载上州。
欲知贼姓一斤求,欲知贼名十干头。
(果邻人丘甲盗之)
()

泛入遥江渐渺茫,芦花飞落雪飞扬。天边云影浮舟静,村外秋光列雁行。

觅隐谁知栖所在,用心无处不筹量。卢生避世深幽迹,故入沧浪野水乡。

()

旧时云佩冷江皋。岑寂度清宵。徘徊半晌西窗月,对凉波、重进三蕉。

忽坠高梧一叶,信知秋到林梢。

()
五更风竹闹轩窗,听作江船浪隐床。
枕上翻身寻断梦,故人待漏满靴霜。
()

觉来屈指数修程,历遍中原长短亭。谁向城头晓鸣角,胡音嘈囋不须听。

()

溪畔谁家放晓烟,如丝如缕绕前川。多情最是东风好,吹上青云触碧天。

()
清秋聊命驾,细雨独行山。
浅淡烟云裹,回还紫翠间。
病多新觉老,心懒旧能閒。
宿遍山南寺,何曾兴尽还。
()
市桥灯火春星碎。
街鼓催归人未醉。
半嗔还笑眼回波,欲去更留眉敛翠。
归来短烛余红泪。
()

不敢搘筇问起居,虑烦炰脍破兵厨。
杜门终日无人顾,新竹墙头出万夫。

()
歙境争先睹使星,玉川风致是前生。
壮怀学富五千卷,明月光分十一城。
吏立寒冰惊号令,民沾和气乐耘耕。
政声久徹宸旒听,行看金瓯覆姓名。
()
游遍诸侯志不伸,困穷几与死为邻。
大哉博学称夫子,独有当时一党人。
()

万籁无声更漏徐,有怀尘俗感难除。人情反复知交少,世路崎岖问答疏。

红遍枫林霜落后,白摇芦渚雁来初。因循太息时光晚,故我依然闭户居。

()
沉绵既逾时,生死谁或访。
殷勤惠之书,畴昔固有望。
载观近赋诗,颇复献穷状。
功名岐则多,究竟策非上。
()

倚袖杯深,回灯笛婉,一别三年信杳。东阁吟仙,南湖桨女,今日相逢应肖。

知有微香引,又脉脉、背风沉了。可见数点残花,桥边和雪流到。

()

靡草似客心,年年亦先死。无由伴花落,暂得因风起。

()

宝婺江边婺影悬,仙华白鹿女中仙。燕喜堂前歌寿母,忘忧阶下乐长年。

忆昔公车初召对,十月征衣寒朔吹。不嫌游子道路遥,自许高堂钟釜在。

()

几年陵谷变迁中,壮岁回头已秃翁。狂客彩笺犹吐凤,佳人锦瑟罢移鸿。

衣冠复古多新制,尊俎论文有旧风。极目干戈无事日,车书重见万方同。

()

赋二首录呈太初宣相时中天宝三郎,爱环睡起红妆懒。背渠素手洗朱铅,吹裂宁王管。羯鼓嵬坡尘散。记红冰、淫淫泪断。际天长,怅蜀栈青螺,锦江难浣。千古惊魂,泛兰转蕙光风暖。嫣然一笑尚倾城,桃李空繁满。银烛春宵苦短。愿青轩、流光缓缓。借诸任袖,回施新斋,捧□□□。

()
似鹤如云一个身,不忧家国不忧贫。
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荣贵人。
帆力劈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
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

谁从天竺到闽南,移得秪园别样柑。灌顶醍醐虽少液,兜罗绵色尚馀甘。

一拳不减商颜趣,十指分明佛手纤。歌利不须矜节解,最无嗔恨是瞿昙。

()

李陵飞将雏,千弩应弦倒。万里搏单于,匈奴不堪埽。

箙中花箭尽,鼓死龙城道。名败志不成,身与毡帷老。

()

朔风吹寒塞,胡沙千万里。陈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

决胜方求敌,衔恩本轻死。萧萧牧马鸣,中夜拔剑起。

()

龙楼高处彩云飞,艮岳才成事已非。寂寂长门金锁合,中州无复二龙归。

()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软非因醉都无力,

凝不成歌亦自愁。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

灰心在尘境,触物无所宜。隐居怀古人,蹇滞安所之。

闻君语幽胜,千嶂叠逶迤。怪石争峍崒,桃李荣离离。

()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尝衰。
毕竟犹存古,从教不入时。
簪花何足逊,漉酒尚堪为。

()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晓梵阳乌当石磬,

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