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明代。陈淳。志一气以动,气一志以随。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是宋代文人陈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修养为主题,通过对志向和修养的相互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追求清明和和平的理念。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志一气以动,气一志以随。
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文字表达了一种思想和情感。诗词中的“志”和“气”代表了人的内在追求和行动力,而“清明”和“和平”则代表了理想的境界和价值观。
首句“志一气以动,气一志以随”表达了一种内外一致的境界。它强调了个人的志向和行动之间的紧密关联,即人的志向决定了其行动的方向和力度,而行动也会进一步加深并巩固其志向。
第二句“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则突出了清明和和平的重要性。它表达了对清明和和平的追求,并呼吁人们要以修养自身为前提,以实现清明和和平的境界。通过“持养”的行为,也就是培养内在的美德和道德品质,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纯净和外在世界的和谐。
整首诗词着重强调了个人志向和修养对于实现清明和和平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念和对社会秩序的关切。通过内心的坚定和外在的修养,人们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这首诗词简洁而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它通过富有内涵的文字和押韵的手法,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思考。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陈淳。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答何记室诗。南北朝。刘孝绰。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其四。元代。刘崧。东篱把菊陶元亮,北渚搴兰楚屈平。几曲清歌一壶酒,高情元不累虚名。
冰砚以茶具见寄草成四绝答之 其三 茶杯。清代。陈忠平。蟹眼新开浅碧浮,卢仝七趣倩谁谋。果真茶味如禅味,莫管陶泥与玉瓯。
春晚喜悟禅师自琉璃上方见过。唐代。无可。琉璃师到城,谈性外诸经。下岭雪霜在,近人林木清。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乐问山中事,宵言彻晓星。
夏日社集梁仲登诃林别业得幽字。明代。邓时雨。翠竹疏花一径幽,新开莲社傍林丘。有时钟磬声犹度,亭午云霞静欲流。久坐顿忘龙树寂,玄谈何必虎溪游。追欢正喜群才集,竟日琴尊可共酬。
蝶恋花·城上斜阳依碧树。清代。庄棫。城上斜阳依碧树。门外斑骓,见了还相顾。玉勒珠鞭何处住?回头不觉天将暮。风里馀花都散去。不省分开,何日能重遇?凝睇窥君君莫误,几多心事从君诉。
苏幕遮。宋代。晁端礼。碧桃花,春婉娩。未断尘缘,暂别瑶池宴。谪限迢迢应未满。乘月骖鸾。曾有深深愿。帝城赊,凤楼远。长寿杯深,此际谁人劝。闷倚屏山凝泪眼。百和烟中,细想千娇面。
禁体咏雪。明代。王云凤。痴云苦雾互依凭,望里乾坤已混凝。默默寒侵烘砚火,濛濛光引读书灯。远飞鸦背添多重,閒倚龙鳞结数层。来欲断时能自续,斜将颓处巧相承。庭前才见平如席,门外俄惊积似陵。屡拂难停僧顶滑,乱呵那怕客须蒸。紫宸动喜朝初放,书省耽吟思正腾。剧赏须临太行野,此游还记昔年曾。
临汴亭送客还马上作。宋代。贺铸。衮衮尘埃与愿违,可堪持酒送将归。壮心已服驽骀老,羁思常先鸿雁飞。十口无厌太仓粟,四邻分采故山薇。何时偃卧柴桑里,自讼渊明昨日非。
送陈豫庵之济宁州 其二。明代。游朴。三载长安共素襟,连床风雨几宵深。狂来漫击高生筑,舌在宁论季子金。尺檄忽催游子驾,绨袍欲折故人心。金山卢水遥相望,犹有飞鸿早暮音。
十日二首。宋代。苏辙。忧患经怀沃漏卮,荣华过眼脱轻衣。定心稍觉无来往,时事谁能问是非。禄去身安常自喜,宅成囊竭可无讥。交游散尽余亲戚,酒熟时来一叩扉。
欧家坊野望口号。清代。范当世。郭外十里烟村深,东家晴好西家阴。秧田如绣木棉长,苍然四顾来欢心。村农似颇解余乐,辍耕荷锄相向吟。夕阳满地各归去,榧子蒲桃香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