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虞参政至玉屏山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朗读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宣室思贤久,
锋车促召还。
去调金铉鼎,
来别玉屏山。
拱木雨露下,
丰碑天地閒。
九原凛如在,
想足慰慈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思念忠良之士的情景。宣室的意思是官府,思贤即思念贤良之士。诗人表达了他长久以来对贤良之士的思念之情。锋车促召还指的是贤良之士受到召唤,急忙前来。去调金铉鼎,来别玉屏山,意味着这些贤良之士离开原来的位置,前来玉屏山。拱木雨露下,丰碑天地閒,描述了贤良之士在玉屏山下拱木之下,风吹雨打,却能充实天地之间的丰碑。九原凛如在,想足慰慈颜,表示诗人对这些贤良之士的忠诚仍然存在,思念之情能够安慰他们的亲人。

赏析: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通过诗人对贤良之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宣室思贤久,锋车促召还,表现了诗人对于社会需要贤良之士的渴望和迫切。诗人通过描述贤良之士离开原来的位置,前来玉屏山,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拱木雨露下,丰碑天地閒,形象地描绘了贤良之士的艰苦奋斗和无私贡献,他们在逆境中仍然坚守正道,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九原凛如在,想足慰慈颜,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贤良之士的忠诚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安抚了他们的亲人。整首诗抒发了对忠诚、正直和贤良之士的崇敬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期望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

猜你喜欢

怜君方壮岁,一病果难支。仁者何无寿,天乎讵有知。

共欣初展骥,岂料遽骑箕。言笑依然在,凄风搅梦思。

()
檀郎惠我花含笑,借问凝情笑阿谁。
一世茫茫走声利,阎公捉定始应知。
()

清秋策马湖西路,孤寺鸣钟山欲暮。偶逢老衲是同乡,相对不言中有悟。

人生自抱摩尼珠,乾坤谁种菩提树。何劳长检贝叶经,如来在心非在形。

()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
万里锦官城,经年吒友生。
笑谈元不数,心迹故难并。
别酒梅花粲,追途江月明。
书来犹缱绻,三叹故人情。
()

壶倾酒尽棹歌催,日影平西送骑回。最是秋风怜客别,沙头缓送布帆开。

()

自小即胼胝,至今凋鬓发。所图山褐厚,所爱山炉热。

不知冠盖好,但信烟霞活。富贵如疾颠,吾从老岩穴。

()

秉志慕冲澹,息迹在丘园。閒庭遍芳草,高窗见远山。

采苓陟松径,煮术散榆烟。董生垂往躅,嵇子有遗编。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腊日辞家长作客,高歌独对寒天碧。猎猎江风吹破裘,愁共波高一千尺。

牛口滩头霜月明,秋风亭下暮涛生。危樯夜泊巴东县,听尽哀猿冷雁声。

()

秋中孤缆一流湾,明月相愁闭远山。落木疏枝云黯淡,芳汀细草雨潺湲。

独怜团扇因寒置,忽忆浮槎自海还。何事蟾光终畏客,却教萤火熠离颜。

()

渝州进士才名盛,此地相逢愿不违。喜子能随青佩至,思亲还望白云归。

长风出峡衣裳薄,乱石横滩舟楫稀。亦有故园秋草里,旅魂空逐断鸿飞。

()
睡眼朦胧撑不开,鸡声唱晓梦惊回。
竹炉尚有残冬火。
柏酒初斟新岁杯。
身世百年如梦幻,功名两字已心灰。
()

邻曲敦新好,园林恍昔游。衣冠时径入,棋槊夜忘收。

已遂莼羹兴,何烦杞国忧。人生贵行乐,两鬓飒先秋。

()
滴水滴冻,浑无罅缝。
明眼衲僧,失却鼻孔。
()
坐见风霜百草疏,却怜光景渐消除。
萍蓬飘荡三年客,松菊荒凉五亩居。
陋巷苍苔封蚁垤,空庭黄叶带虫书。
江枫恰似知人意,强学芳菲二月初。
()

长安忆,其七忆卑田。冬到浑身无寸缕,春来随地倒街眠。

堪恨不堪怜。

()

青天如水花露香,霜月四更寒始光。已怜入户鉴须发,况复聊人上画梁。

()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