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元代。艾性夫。老牧鞭群羝,长鸣度荒圃。眈眈黄於菟,怒攫连四五。弱肉强之食,兹事由来古。天地果好生,生羊勿生虎。
《感物》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该诗以描绘农牧场景为主题,通过对羊群和老牧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关于生存和自然律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牧人鞭打着羊群,在荒凉的农田中长鸣行走。羊群渴望吃到黄色的艾草,它们愤怒地抢夺着,不分彼此。这种弱肉强食的现象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都是普遍的现象。然而,天地给予的果实是宽厚的,它们会生出羊而不生出虎,即使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农牧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生存竞争的残酷和自然律的普遍性。诗中的老牧人鞭打着羊群,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驱使。羊群渴望吃到黄色的艾草,它们之间的争斗和争夺展现了生存的残酷现实。诗人通过这种场景,表达了对生存竞争的触动和对自然律的思考。
诗中的“弱肉强之食”描述了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弱肉强食现象,这是自然界中的规律。然而,诗人通过“天地果好生,生羊勿生虎”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体悟。天地给予的果实是宽厚的,它们不会生出凶恶的虎,而是生出柔顺的羊。这种观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公平和秩序,即使在生存竞争中,也有一种平衡和充满智慧的安排。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农牧场景的描绘,展示了生存竞争和自然律的存在。诗人通过对生物界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思考和对生存规律的领悟。这首诗在简短的文字中,传递了对生命、生存和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引发读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闻翁七帙。明代。许相卿。幽人万遍课参同,只恐劳生事事慵。高枕山房还静听,十千八百五更钟。
梁节妇。明代。张羽。赤城晓拥青丝骑,玉镜愁鸾落红泪。冰魂偷逐水仙归,绮楼一夜灵犀碎。六曲阑空不碍春,罗带盘风轻扬尘。池波不动夜光碧,青天影落桃花云。相思月照楼前水,离离芳树流红子。无情桃李乱中开,不学芙蓉抱霜死。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一国之中,圣主最尊。四民之中,君恩最重。衲重居四民之外,正当今日如何报恩。万年松顶拂云高。
题双陆士女。元代。贝琼。手转枭卢为破颜,玉人何意整云鬟。也应暗卜关山客,归马须看一掷间。
春游五首。宋代。邵雍。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於此十年强。
春日三首。宋代。范成大。双鲤无书直万金,画桥新绿一篙深。青苹白芷皆愁思,不独江枫动客心。
竹枝词。明代。岳正。郎从月下看吴钩,妾向郎前问所由,闻道敌人今未灭,将欲西去觅封侯。
趋召颠隮叹目昏,旋闻予告荷深恩。药颁西域千金剂,酒赐初筵九酝尊。
默忆旧书忘昼永,行吟冷署觉春温。摩挲素壁光于雪,思得参书写树根。
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二首 其二。宋代。虞集。趋召颠隮叹目昏,旋闻予告荷深恩。药颁西域千金剂,酒赐初筵九酝尊。默忆旧书忘昼永,行吟冷署觉春温。摩挲素壁光于雪,思得参书写树根。
戊辰除夕同乡人小集。明代。郭之奇。如何身世两悠悠,日月相穷不自繇。欲入初春添一老,有怀今夕结千愁。客中酒债残年送,梦里乡心五夜收。且向诸君同暖热,谁能万里独回头。
寄题清轩二首。宋代。刘子翚。闻说名轩寄远情,得非游世厌营营。丈夫出处浑无累,只要心源一点清。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 其三。近现代。鲁迅。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始相思。堕裀印屐增惆怅,插竹编篱好护持。慰我素心香袭袖,撩人蓝尾酒盈卮。奈何无赖春风至,深院荼蘼已满枝。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其三。宋代。李曾伯。弟兄眉最白,人物眼常青。论事犹迎刃,谈兵若建瓴。吁谟皆上策,道德有强形。办却聊城矢,还书剑阁铭。
秋日山中寄怀燕京诸友。清代。李英。关河遥望五云长,巾舄翩翩剑气光。万里青天飞紫雾,几家红树散秋霜。怜余兰茝垂丹壑,忆尔风尘在异乡。此际南来燕塞雁,可无书札寄山房。
金山化成阁望焦山作。宋代。贺铸。朝登化成阁,写睇沧江东。岿然痤鹤山,屏截横流中。云烟生蔽亏,水石相磨砻。飞构结岩腹,天龙严佛宫。初无刳木智,不与尘界通。旷莽天地间,胜事岂易穷。将谋乘兴入,难此迎潮风。可信浮桴约,仅有由也同。我亦念行役,翻如征北鸿。他日一渔艇,悠悠浮玉翁。
病稍愈戏书三十韵。元代。方回。药滓弃盛钵,药贴堆满案。药价殊不廉,药效一何缓。身昔未病时,饮啖百无惮。一病半月余,食味等土炭。昼睡反多夜,夕呻每彻旦。席硬骨加痛,衾垢肤转汗。三更渴吻急,强起揭书幔。灯量大如盆,故作红碧烂。年今五十九,溘死讵足叹。先君抱幽愤,较兹減三算。杜梅两诗老,声价百代冠。享寿仅及此,官职亦云漫。又如同学生,何止夭阏半。中道或无成,万事春凌泮。老我幸已多,苟脱兵火难。剥肤极朘削,糊口就退愞。造物屡见赦,得失互惊惋。未容遽朽腐,更遣足忧患。假如即不起,游魂去常干榦。殓具无可陈,襄事孰与赞。二儿寓邻州,两月消息断。何时捐别业,理舟抵归岸。人生良艰哉,受此世缘绊。抢榆及抟风,各各凭羽翰。至灵可不如,外攻乏中捍。自非有仙骨,宁免寒暑锻。彭殇终同途,颜跖匪殊贯。形凝靡不销,气聚会有散。达者悟期理,卢胡一笑粲,排闷写心谣,治命实非乱。
五音曲 其一 角引。清代。佚名。萌生触发。岁在春。咸池始奏。德尚仁。惉懘以息。和且均。
绯桃花。唐代。李咸用。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
题方仙翁点易图。宋代。陆宗亮。云锁瑶扉童未起,树摇凉露鹤初还。曲肱道士清溪水,心在羲皇未画前。
台湾八景。清代。庄年。笳声互动日沈西,一片苍茫暮霭低。夕照城边催渡急,晚烟风里裹帆齐。水寒弄影光摇月,潮长移舟浪拍堤。却怪群鸦栖不定,参差楼堞望中迷。
湘阴。宋代。陈隆之。潇湘天下景,绝胜是湖山。水国三千界,烟光十二鬟。乾坤水鉴里,楼阁画屏间。有路凭风驭,心随倦鸟还。
春日舟行四首 其二。明代。张时彻。为爱春流好,初晴即放船。林皋青带雨,江路澹生烟。渔唱因风乱,莺花斗日妍。瀛洲应不远,凝望转堪怜。
题斯行厚亲庵世祀阁二首。宋代。胡寅。不用登临趣,凭高心重催。庞公勤上冢,束晳更循陔。羊枣终身慕,莪蒿鞠子哀。年年拜寒食,岂但数云来。
煮雪。清代。李振钧。落叶埽空床,闲斟蟹眼汤。斯人半冰炭,如尔亦炎凉。明月澹无色,梅花寒有香。未能谙世味,祇可沁吟肠。
次韵和钱塘诸公赏梅十绝 其九。南北朝。邹浩。绰约冰肌故自轻,玉衣玉食更鲜明。无心来此与君遇,莫起他时儿女情。
滕王亭子。唐代。杜甫。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上陈县尹二首。宋代。刘应李。旧尹龚熊负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案头未有人称屈,村里全无吏敢行。满院茶香敲句稳,一帘花影韵琴清。后之学者谁其似,又说陈公政有声。
夏日次答韦纯显草堂小集。明代。黎绍诜。结屋田间古径西,洞天深处路还迷。三春涧草堪娱鹿,五夜篝灯解听鸡。投辖敢云河朔饮,登坛重见浣花溪。不妨暇日频临眺,剩有青钱挂杖藜。
贴子传新语。问自来、翰林学士,几多人数。或道江心空铸镜,或道艾人如舞。或更道、冰盘消暑。或道芸香能去蠹,有宫中、斗草盈盈女。都不管,道何许。
离骚古意盈洲渚。也莫道、龙舟吊屈,浪花吹雨。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词人拈取。谁肯向、贴中道与。绝口用兵两个字,是老臣、忠爱知难阻。写此句,绛纱缕。
贺新郎(开禧丁卯端午中都借石林韵)。宋代。汪卓。 贴子传新语。问自来、翰林学士,几多人数。或道江心空铸镜,或道艾人如舞。或更道、冰盘消暑。或道芸香能去蠹,有宫中、斗草盈盈女。都不管,道何许。离骚古意盈洲渚。也莫道、龙舟吊屈,浪花吹雨。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词人拈取。谁肯向、贴中道与。绝口用兵两个字,是老臣、忠爱知难阻。写此句,绛纱缕。
贫居二首 其一。元代。刘崧。种瓜苦不实,閒草各已花。抱锄忍朝饥,对之以长嗟。蓬门昼长掩,游釜亦有蜗。破屋乃无茆,雨来安可遮。聊持手中卷,展玩至日斜。荣枯与得丧,来往宁有涯。悠然达其会,忧戚焉能加。
晓色。元代。谢宗可。远似烟霏近又空,非明非夜两朦胧。一天清露洗难退,几树暗云遮不穷。画角楼台浓淡里,残灯院落有无中。苍茫半逐鸡声散,又被朝阳染作红。
拟汲古得修绠诗。宋代。杨万里。学子研终古,难将短浅求。汲深欣得得,操绠要修修。远酌源千载,长缫思万周。初如泉眼隔,忽若井花浮。意到言前达,词於笔下流。昌黎感秋句,圣处极冥搜。
惜别五首。宋代。程公许。酒莫多斟且缓觞,停舟沙步更徜徉。清江后夜长相忆,賸撚梅花诉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