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朗读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藕花分房菱出角,
瓜实累累蔓篱落。
稻田水多翁不愁,
日抱筠筐晒山药。

清溪濯暑生布裳,
石薷煮透山泉香。
涯南老屋颇宜夏,
草窗瓦枕松风凉。

中文译文:
藕花分出花房,菱角伸展。
蔓藤盈满篱笆,瓜实落地。
稻田中水充足,老翁无忧。
白天晒着山药,放在竹筐中。

清澈的溪水中洗去暑气,生活安逸。
石薷草煮出山泉的香气。
位于涯南的老屋非常适宜夏天,
草窗下,靠着瓦枕,享受松风的凉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旷翁在四季村居中的乐趣和生活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以藕花和菱角的描绘,展示了丰收的景象,藕花分出花房,菱角伸展,瓜实累累蔓篱落,呈现出农田的繁荣景象。接着描述稻田中水充足,老翁无忧,表达了田园生活的安逸与丰收的喜悦。

下半部分的描写将注意力转向了夏季的清凉与宜人。清溪澡身,意味着诗人在溪水中洗去炎热的暑气,生活愉悦舒适。石薷煮透山泉香,展示了山泉水的清凉与芳香。最后,诗人描述了位于涯南的老屋,草窗下靠着瓦枕,享受着松风的凉爽,表达了夏季乡村生活的惬意与宜人。

整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季村居的景色和乐趣,展示了作者对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通过对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呈现了一幅宜人、祥和的乡村图景,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朗读
()

猜你喜欢

娇马频嘶。晓霜浓、寒色侵衣。凤帷私语处,翻成离怨不胜悲。更与叮咛祝后期。
素约谐心事,重来了、比看相思。如何见得,明年春事浓时。稳每次金腰_,来烂醉、玉东西。

()

种树当中庭,不识美与恶。微阴未盈户,枝叶犹荏弱。

一朝根柢成,延蔓蔽楼阁。离披引剌蚝,蒙昧喧鸟雀。

()

帝献二仪合,黄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

浮生可笑,似萍踪絮影,无端去住。两地绵绵吹不断,剩有一丝情绪。

木叶惊寒,河梁惜别,有意无言处。萧萧飒飒,一齐向我奔赴。

()

早年通法后,已是立朝身。
更道明经好,须为擢第人。
马寒村驿暮,灯暖帝城春。

()
恰则春来春又去。
凭谁说与春教住。
与问坐中人。
几回迎送春。
()

树密秋容淡,江深暮景閒。日斜人不见,惟有钓舟还。

()
括州太守□亭侯,及与前时一辈游。
剩欲池塘看芳草,谩随烟雨上危楼。
无钱可解催科拙,有酒能宽放逐愁。
可笑杜陵严武客,时时傍舍过墙头。
()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
先王耀德不观兵。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
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
()

欲别不别重相携,别思已逐寒云飞。飞云一去不可得,千村万落明斜晖。

回头望吴山,满目青依依。亦如送我望我去,立尽风烟未忍归。

()

白日下西岑,空庭生夕阴。郊原过雨色,钟梵隔墙音。

有感忧思积,无能老病深。露从河汉落,不觉满衣襟。

()

若木无停阴,积石无还流。葵藿变旦莫,蟪蛄疑春秋。

寸晷轻尺璧,神功宁九州。仰思坐待旦,礼乐隆成周。

()

形骸石砚孰为亲,一卧荒郊一几茵。梅壑有灵应附此,诸孙门内接诗人。

()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青翰龙舟云外横,黄金殿阁镜中明。
波光柳色恰相似,酒味人心俱有情。
醉洒珠玑留满纸,晚骑鸾凤下层城。

()

紫气丰城望不穷,雌雄龙剑拂长空。持觞并入莲花社,卜筑同依桂树丛。

天际碧云回锦字,石边流水傍丝桐。青帆咫尺堪乘兴,为借浔阳一夜风。

()

丹砂争说出辰阳,不入清廉太守装。却笑当年勾漏令,风流罪过即仙方。

()

白雪满湖村,夜深仍出门。湖边千树林,一一玉龙蹲。

()

久客长安市,人情薄似云。
宁为绝交论,不著送穷文。
白发长千丈,黄金尽百斤。

()

雪没驴腰白,行行诗兴催。不因太清绝,那肯犯寒来。

()

玉露初零,金飙微送,银浦垂静还波。七襄人倦,纤手掷鱼梭。

记得年时此夜,双星聚、乐事还多。生绡底,天鸡唱醒,低语别牛哥。

()

我欲笺天,天无语,渺渺谁司喉舌。回看山色好,有清池似玉,一觞堪洁。却笑几载京华,娇花媚柳,搅动风情如热。何如盘阿里,自川原昼锦,石?晴雪。更醉里赓酬,花边吟啸,妙词称绝。友莺声切切。歌伐木、怎赋骚中?。最好是、静中佳兴,眼底繁英,四时春在那曾别。笑杀渠痴,晓钟未动,眼无交睫。赏心处、长娱悦。花开有谢,休问先天康节。

()

独坐高楼暮,凄凉何所闻?乱山流冻雨,荒树接孤云。
关陕鸦成阵,幽并马不群。
故人消息断,凋弊闵期文。

()

自从瓢笠辞匡岳,不觉蹉跎又十年。岭海云寒僧渐老,金轮雪重月频圆。

几人守猎猿啼处,十里还山花信前。遥忆暵阳初解冻,同谁岩下试新泉。

()

文场宁复鬓霜宜,白玉堂前雪霁时。不惜狂言枨忌讳,秃毫冰砚竟无奇。

()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

至哉坤元。
实惟厚载。
躬兹奠飨。

()
云汉昭回下建章,鸾翔凤翥灿龙光。
晨奎错落皆谟训,圣语丁宁示抑扬。
自古求言开数路,只今兼听极群方。
一篇默寓忧勤意,正为成王不敢康。
()

()
年来花意亦难猜,陶令东篱独未开。
伴赋落英吾岂敢,狂言聊复为君催。
()

世缘未了治不得,孤负青山心共知。

愁君又入都门去,即是红尘满眼时。

()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

层阿回眺独行行,日落春山烟雾生。山下荒城隐丛薄,路人云是古昌平。

()

仙翁卧云日,种松药炉东。

千载鳞鬣古,突兀成老龙。

()
万瓦禅林耸翠螺,四围山色玉新磨。
恍疑别换胸怀子,霁月光风觉转多。
()
煎煎促谁织,机杼咽空林。
何处露藂下,入人秋思深。
清灯一线泪,孤枕百年心。
此意知谁会,悠然太古音。
()

黛写残山带郭遥,镜浮新水不通潮。
堤边绁马客投寺,花里唱歌船过桥。
红粉年年化香土,春风处处长兰苕。

()

苏卿处漠北,突厥为比邻。毡雪为食饮,不忘君亲伦。

晨起整衣冠,仁礼向具陈。初陈嬉以讶,再陈怒以嗔。

()

春月虽至明,终有霭霭光。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带霜。

纤粉澹虚壁,轻烟笼半床。分晖间林影,馀照上虹梁。

()

小结横山麓,清知处士家。秋风三径竹,春雨一庭花。

跌宕新诗句,萧间老岁华。苍茫时极目,岸帻数啼鸦。

()
闲极忘羇旅,秋色为我深。
牛卧树外影,鸡鸣堂中心。
自言身已隐,人道尚官箴。
明趋傍海郡,适我梁甫吟。
()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

小院深沉昼掩扉,薰风注意海榴枝。新诗题罢空归去,不见累累著子时。

()

昨日城头挂冠,今朝天外骖鸾。从教执席争席,且喜畜樊出樊。

()

含春笑日花心艳,带雨牵风柳态妖。

珍重两般堪比处,醉时红脸舞时腰。

()
两翁辞采偶同时,春草还应梦谢池。
出月穿天端有意,掀雷抉电岂无期。
推门不作孤吟苦,击钵犹嫌得句迟。
顾我无才难入社,焚香时许诵清诗。
()

与君结发欲超尘,底事蹉跎各有因。君若果行予早决,清风明月两閒人。

()

静理久传维摩诘,仙姿今见李青莲。同君莫羡青虬背,共上金沙大藕船。

()

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
亚燕推手笔,刺暴赋箎埙。
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

()
秋老江南隔岸山,断云衰草雨斑斑。
烟帆未可横江去,鸣橹恐妨鸥鹭閒。
()

秋山赫赫明丹枫,秋天隐隐分玄鸿。
不知眼界阔多少,九华突兀撑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懒,谁能强勉追儿童。

()

小小梅花巧耐寒。曛曛晴日醉醒间。茶瓯金缕鹧鸪斑。
三寿作朋须共醉,一杯留客未应慳。酒肠如海寿如山。

()

豫章城下别同游,却度西山上小舟。一诺肯令惭季布,片言聊复借曹丘。

()
西湖演士妙天机,舌转风雷口角飞。
夺骑未闻沙寒冷,斩关先觉阵云低。
前贤后圣从君数,水远山长我自知。
皓首不须寻旧隐,到头谁是复谁非。
()

芦戛戛,芦戛戛,沙场尽樵伐。樵人指秃山,无枝蘖,嗟嗟,凤凰无处栖,鹪鹩何处巢一枝。

()
松桂操行,莺花文才。
江山气度,风月情怀。
借尔面貌,假尔形骸。
弄丸馀暇,闲往闲来。
()

海宇清平在度中,眼光如月手如风。千秋感激能知我,一代功名已属公。

身系安危关气数,才兼将相必英雄。忆初羽扇麾军出,已觉休休量不同。

()

图画书之绪,毫素寄所适。垂垂岁月久,残断争宝惜。

始由笔研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

()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

莺慵燕又懒,春睡午偏浓。世事看双枕,仙方授五龙。

香消金□□,帐冷水芙蓉。童子呼茶熟,斜阳已下舂。

()

妾命如斯,妾心如醉愁如寄。问愁不语。愁到何时去。

十载惊魂,愁也知何许。心碎矣。可怜梦里。清泪浑如雨。

()

陟彼崔嵬望稿砧,愁容无古复无今。一峰屹立如人影,万劫难移匪石心。

螺髻蓬飞青草乱,蛾眉煤画绿苔侵。归帆数遍穷消息,时听清猿两岸吟。

()
怀沙祠下铁色矶,中流束湍张祸机。
与齐俱入彼可吊,乘流而下吾亦危。
江河难犯一至此,天地好生安取斯?
朝歌胜母古尚讳,我其覆醢航秭归。
()
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
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
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
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
()
麦熟家家喜堕涎,龟堂依旧突无烟。
雨中更觉凄凉甚,一点残灯守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