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州桥。宋代。孔武仲。晓过苍凉宿雾东,蓬莱金碧起浮空。沧溟万里排天去,人物纷纷海市中。
《晓过州桥》是宋代诗人孔武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经过州桥的景象。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过了州桥,雾气朦胧,苍凉无边。蓬莱的金碧光辉在空中浮现。万里的沧溟水排开天空,人们忙碌穿梭在海市之中。
诗意:
这首诗以清晨过州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作者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间繁忙生活的思考。
赏析:
《晓过州桥》以清晨时分为切入点,通过描绘雾气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蓬莱金碧浮空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沧溟万里排天去的景象,将人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海市,象征着人间繁忙的生活。人物纷纷忙碌的描写,与前面所描绘的宁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然与人的不同状态。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似乎在思考人们在喧嚣都市生活中是否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清晨景色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引发对内心宁静的思考。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到荆州春物正佳枢使王公招宴欢甚已而幕府诸。宋代。孙应时。幕府尽时彦,淇辈非所伦。欢言念游子,载酒临江津。醉别足可惜,俛仰迹易陈。相期崇明德,芳烈垂千春。
过洞庭二首。宋代。孔武仲。朝来四境宿云披,渐放扁舟入渺瀰。漠漠衣襟凌水雾,悠悠帘幕挂天丝。波平自喜看书稳,风软翻愁出险迟。今夜君山兴不浅,登临应及月明时。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八首。宋代。杨公远。林下欹倾茅草屋,门前诘曲竹笆篱。数声清笛知何处,牛背斜阳牧竖吹。
罗子琳谒赵香山得钱十缗米三石意若未满以诗。宋代。曾丰。广文郑子橐虽枵,司业苏君惠已饶。未到多多堪塞屋,也须仅仅得缠腰。
拟古诗十九首。明代。王夫之。日落登崇冈,顾望青天高。四维何茫茫,浮云但萧骚。群动既非一,吾身若秋毫。自非精诚彻,蠕动徒巳劳。精魄无固存,奄忽成焄蒿。及今百年内,何者终吾操。
闲居漫兴五首 其二。明代。浦瑾。雨熟枇杷树树香,绿阴如水昼生凉。客疏却喜阶苔厚,身懒初便簟竹光。阳羡紫茶团小月,吴江白苎剪轻霜。投壶散帙还随意,消得人间白日长。
赠黄博土公绍。明代。陈履。春日逢君语水边,匣中雄剑倚长天。别来玄草秋应满,望处青藜夜正燃。烛武无能堪自笑,休文多病可谁怜。吴门此去风尘隔,惆怅层霄北斗悬。
花心动慢/花心动。唐代。无名氏。暑逼芳襟,甚全无因依,便教人恶。赖有枕溪百尺,朱楼映日,数重香箔。驮冰围定犹嫌暖,红日绽、雨收残脚。漫试取,红绡弄雪,碎琼推削。妆罢低云未稤。叶叶地仙衣,剪轻裁薄。汗洒泪珠,急捧金盘,向前颗颗盛却。凤凰双扇相交扇,越撋就、越腰肢弱。待做个、青纱罩儿罩著。
省坐无赖阅杂册花草禽鸟凡十六色各成一绝漫题其后 其十 子规。明代。王世贞。络纬唤织朝从暮,布谷催耕雨复晴。汝道不如归去好,可将耕织了平生。
秋日山居八事 其三 洗竹。宋代。欧阳澈。霜刀顿洗碧琅玕,半亩清阴透胆寒。为去残枝藏毒虺,端留密叶隐鸣鸾。荒榛杂揉尤宜剔,直节坚刚岂忍残。拟倩萧郎挥妙笔,一时收拾画图看。
少年游。宋代。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