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太师

两太师朗读
和议是,塞外蒙尘走天子
和议非,军前函首送太师
议和生,议战死。
生国仇,死国耻。
两太师,竟谁是?

《两太师》是明代李东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和议是,塞外蒙尘走天子。
和议非,军前函首送太师。
议和生,议战死。
生国仇,死国耻。
两太师,竟谁是?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和议与战争之间的抉择,以及两位太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和命运。诗人通过对这一历史背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民族荣辱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和议和战争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感慨。首四句诗描述了和议和战争的两种选择,塞外蒙尘走天子,意味着和议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避免战争的破坏;军前函首送太师,暗示着战争是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太师们奉命出征。接下来的两句诗以对仇耻的描述,突出了和议和战争的不同结果,生国仇意味着保留了国家的尊严和颜面,而死国耻则暗示着国家的屈辱和损失。最后一句诗以一个问句作为结尾,引发了读者对两位太师身份的猜测和思索。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抑扬顿挫的语言,将和议和战争的选择与其带来的结果进行对比,凸显了国家的命运和太师们的抉择。此诗以简短的篇幅传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思,同时通过抽象的意象和细腻的表达,让读者在接触到具体细节的同时,更多地沉思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朗读
()

猜你喜欢

邑少弦歌惟戍鼓,村无烟火只渔灯。
吴趋彩艳闽珠灿,一样思归两未能。

()

塞鸿南下过秦关,万里椷书慰老颜。欹枕松窗明月夜,梦云飞绕太行山。

()
官舍有余清,无言政未成。
头从湖上白,水在橐中轻。
过鲁无鱼食,归吴借马行。
簿书期傥暇,一问济南生。
()

高阁流莺外,荒城驻马前。
江寒三月雨,春老百蛮天。
折柳悲横笛,飞花落钓船。

()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
枕簟溪堂冷欲秋。
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
()

门多车马尘,行径且逡巡。沧海风期在,长安冠盖新。

燕来茅屋雨,花暗玉河春。莫厌尊中酒,青山别故人。

()

云溪溪上杏花开,白发山翁手自栽。香雪不融丹灶火,彩霞长护老君台。

月明有客吹箫坐,仙境无人问酒来。我欲与师连夜醉,莫教风雨遍苍苔。

()
傅泒傅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
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
()

月面铺冰不受尘,缘何老桂托轮囷。
吴生斫钝西河斧,无奈婆娑又满轮。

()

()

跃马乘春到渼陂,渼陂风景足清奇。晴涵山影沈青黛,冷浸天光漾碧漪。

盛代已无唐室禁,荒碑犹载杜陵诗。楼船箫鼓俱陈迹,禾黍斜阳异昔时。

()
有志男儿自不同,出门慷慨气如虹。
远谋尚欲安天下,小试何妨佐汉中。
此地从来为重镇,乃翁还更有遗风。
一行莫起徒劳叹,看即人歌别驾功。
()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
冯侯天马壮不羁,韩侯白鹭下清池。
刘侯羽翰秋欲击,吴侯葩萼春争披。
沈侯玉雪照人洁,萧洒已见江湖姿。
唯予貌丑骇公等,自镜亦正如蒙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