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燕子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燕子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慨。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绣户朱帘有路歧,
别时嫌早到嫌迟。
主家只解怜毛羽,
涴尽雕梁不自知。
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燕子展开。首句“绣户朱帘有路歧”描绘了精美的门户和红色帷幕,燕子在其中穿梭往来。第二句“别时嫌早到嫌迟”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离去时时间的感受,无论早到还是迟到,都难以满足诗人对燕子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主家只解怜毛羽,涴尽雕梁不自知”则突出了诗人对燕子的爱怜之情。诗人认为,燕子虽然只是一只毛羽凌乱的小鸟,却能够在涴尽了雕梁的房屋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房主却无法领悟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这首诗词通过对燕子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短暂而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燕子作为诗人心目中的自由灵动的象征,与诗人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燕子的赞美,间接地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启示人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负时光。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十年故国黍离离,一日翩然赋式微。儒服政怜山鸟怪,机心何独海鸥飞。
山中朝露閒观槿,岭曲春风自采薇。苍狗白衣从变化,是今非昔昔谁非。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十年故国黍离离,一日翩然赋式微。儒服政怜山鸟怪,机心何独海鸥飞。山中朝露閒观槿,岭曲春风自采薇。苍狗白衣从变化,是今非昔昔谁非。
早秋感怀。宋代。张耒。永日付悠悠,年华逝不留。风声送残暑,云色淡新秋。吾道倘有待,穷通宁遽忧。朝来望清颍,一雁下汀洲。
秋日卧病溪上怀饶士骏。明代。张正蒙。偃卧青溪上,闲愁入病中。露华侵夜簟,风子落秋桐。白白千丝鬓,哀哀四壁蛩。所期乘兴客,孤棹几时通。
过石谷秦淮水阁看画鹊华秋色图。清代。顾祖禹。辋川六月写沧浪,梦入平津逸兴长。却忆挥毫千万里,风生腕底为君凉。
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蚊对。明代。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寄陈熙父 其一。明代。李之世。芹芳池畔足幽栖,春日春花鸟乱啼。涧户无人昼寂寂,东风閒杀画桥西。
夏夜宿流虹寺有感。元代。周棐。驰骛竟朝暮,似缘饥冻迫。如何百年间,区区为形役。世途寡相知,腼颜徒自饰。所获既非宝,所丧良可惜。生理固草草,进退量我力。岂乏希世荣,前车已当阨。流光急奔马,素业纷断织。圣道卒未闻,怛焉增内惕。
参张芷园读史六首 其六。明代。谢元汴。兆祸男戎由女戎,乱唐宗社半闱宫。九重不识平原面,千载令人唾国忠。
山头云物冻吴天,几树寒英唤我前。老不禁愁聊索笑,病方止酒暂从权。
松篁傲雪堪为伴,桃李酣春未敢先。习隐菁山真不恶,吟鞍十里看芳鲜。
菁山梅花盛开予独未之知十一月二十二日周元举察院饷数枝以诗三首为谢 其三。宋代。葛胜仲。山头云物冻吴天,几树寒英唤我前。老不禁愁聊索笑,病方止酒暂从权。松篁傲雪堪为伴,桃李酣春未敢先。习隐菁山真不恶,吟鞍十里看芳鲜。
彭城行。明代。徐熥。彭城半绕黄河水,楚宫岁久生荆杞。杀气清秋暗战场,愁云白日低残垒。楚汉当年几战争,喑哑叱咤悲风生。楚兵一夕尽归汉,帐前健儿皆楚声。乌骓不逝虞姬死,垓下歌声成变徵。百二关河属汉家,八千子弟徒为尔。霸图百战总成灰,吊古还劳过客哀。千载沐猴成一笑,年深戏马留空台。黄河日夜东流去,荒城寥落悲狐兔。世事兴亡一瞬间,英雄枯骨馀丘墓。休将楚汉论雌雄,此地曾闻唱大风。试向咸阳城上望,离离衰草满新丰。
颂十玄谈·一色。宋代。释印肃。行人到此尽蹉跎,一指头端不奈何。毫发有差千万里,沩山抚掌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