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使

问中使朗读

《问中使》是明代李东阳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时局的思考,通过死亡和使者的对话,揭示了朝廷的腐败和外患的严重影响。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问中使,几日发,
长安老臣当死。
死不难,中使答,
言从大梁至,大梁贼耳。
胡称使,君不见,
吐蕃使者中道亡。
相臣节度死凤翔,
老奸有貌幸不扬。
三年饱食居庙堂,
澧州客死非人殃。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沉,通过对话的方式,传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批判。诗词开篇,作者询问中使何时启程,暗示了自己已到了暮年,认为自己已经命不长久。然而,死并不可怕,中使回答说,消息从大梁传来,意味着大梁已经陷入了贼患。这里的大梁可以理解为指代朝廷,贼耳则是对朝廷内部腐败的批判。

接下来,作者提到吐蕃使者在途中失踪,以及凤翔节度使的死亡。吐蕃使者中道亡,暗示了外患的严重,使者失踪可能是外族入侵的结果。而凤翔节度使的死亡,则是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通过这些描写,作者对时局的不稳定和朝廷的腐败进行了暗示。

最后两句,作者描述了自己三年来在朝廷中饱食终日,却无所作为,居于庙堂之上。澧州客死非人殃,指的是澧州官员因为政治原因而死去,并非正常的天命所致。这里作者通过自身的遭遇,对朝廷的腐败和对人民的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整首诗词通过对话的方式,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展现了明代朝廷的腐败和时局的动荡。作者以自身的身份和经历,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时局的担忧,同时也对权力斗争和社会不公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一幅真实而深刻的画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朗读
()

猜你喜欢

何年投笔佩吴钩,故国今看衣锦游。三竺芙蓉朝倚剑,六桥笳鼓夜维舟。

乡园柳影连宫月,江浦潮生万马秋。料得里中人讶道,书生原解觅封侯。

()

柴门爆竹不须催,病怯流年又一回。已遣黄鸡驱腊去,真成白雪和春来。

盘中传菜犹疑柏,庭际封条总是梅。任使台官傅酒诰,可能兹日废衔杯。

()

试出金华殿,聊登铜雀台。九路平如掌,千门洞已开。

轩车映日过,箫管逐风来。若非邯郸美,便是洛阳才。

()

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

一从君别后,蒲草坐高幢。响梵钟敲梦,栖禅云到窗。

浓烟吞远岫,浅水接轻艭。月色裁眉叠,灯花吐眼双。

()

菡萏飘零水寂寥,败荷疏柳共萧条。
烟斜雨细愁无限,醇酒千分不易销。

()

竹喧雀噪杂莺鸣,都入松堂作雨声。到眼春光过己半,关心身事百无成。

关山梦远人东望,沙漠云深雁北征。犹忆卢龙旧风雨,蹇驴泥滑客中情。

()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炉相对依江渚。待客登楼向水看,

邀郎卷幔临花语。细雨濛濛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

()

莺莺燕燕,蜂蜂蝶蝶。酒债几时还彻。韦郎又约醉梨花,对一树、玲珑香雪。盈盈脉脉,翻翻折折。小雨朝来乍歇。一年最是好光阴,算只有

()
山城九月冒朝寒,讲武台南路屈盘。
驺子雨中乘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
鸦啼冢木秋风急,鹭立渔船夜水干。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

野寺重来迹未陈,一尊同此惜馀春。烟中杵臼蓬壶近,雨后溪山罨画新。

客纵好怀催令急,天分奇料入诗频。晚归无带堪留镇,却愧当年玉署人。

()

鹰鸇好弹击,自谓居使之。
凤凰不鸷搏,群狡亦莫欺。
但使德意多,何用风采为。

()

神山望里分明,幻出玉楼珠榭。碧晃金迷,榄取几多姚冶。

仙源近接长生路,髣髴紫兰人下。眷游情、不是闻风元圃,等闲图画。

()
瞬息阅一纪,作郡初此来。
小城虽寂寞,尚复具舆台。
患难偶未死,覂乏良可咍。
夜泊大浪滩,沽酒登崔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