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如。明代。李东阳。刘氏盟,吕氏争。臣不如陵吕氏獗,刘氏绝臣不如勃?平乎平乎智有余,胡为甘此两不如。兹言非智还非愚,平乎竟尔为身图。
《臣不如》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臣不如陵吕氏獗,刘氏绝臣不如勃?
我这个臣子不如吕氏那样狂傲,刘氏那样精明果决。
平乎平乎智有余,胡为甘此两不如。
虽然我也有一些智慧,为何要满足于这两者不如的境地呢?
兹言非智还非愚,平乎竟尔为身图。
这些言辞既不是智慧的表现,也不是愚蠢的表现,我只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努力。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陈述自己不如吕氏和刘氏的特点,表明了自己的无奈与不满。他承认自己在智慧和果决上不如刘氏,也没有吕氏那种狂傲之气,但他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满足,认为自己既不是聪明智慧,也不是愚蠢无知,只是为了生存而努力。这种思考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矛盾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价值观。它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于自身处境和社会环境的思考。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浪淘沙。清代。曹景芝。深院锁葳蕤。六幅帘垂。金炉寒了兽烟微。今夜新霜鸳瓦重,须要添衣。心事总凄迷。恨缕愁丝。兰釭风闪一花低。除却梅花除却月,更有谁知。
登滕王阁。清代。张远。高阁登临此大观,四山对面压龙盘。岂无词赋惊阎帅,已把文章让子安。人世百年风浩浩,长江千古水漫漫。南州高士今谁是,有客斜阳独倚阑。
郑彦敏以诗惠小女作红黄雪牡丹次韵答之。宋代。廖刚。玉色谁将巧染丹,妆成娇脆学应难。谢家儿女空才思,不似枝头许细看。
伤春。唐代。韩偓。三月光景不忍看,五陵春色何摧残。穷途得志反惆怅,饮席话旧多阑珊。中酒向阳成美睡,惜花冲雨觉伤寒。野棠飞尽蒲根暖,寂寞南溪倚钓竿。
问汉守刘宝贤觅酒四首。宋代。郭印。不到房湖已数年,曲生风味想依然。使君酝藉真无敌,欲向樽中识圣贤。
菩萨蛮 问海棠。明代。张娴倩。海棠昼睡胭脂冷。杜宇枝头呼不醒。想是怯东风。沉沉春梦中。闲来花槛外。漫把花愁解。切莫更朦胧。轻将锦被笼。
山中八景为友人赋 其七 观田耦耕。明代。欧必元。昨检农书卜年,相传父老忻然。欲酿松花春酒,先种南山秫田。
十二月乐辞十三首 其十 十月。元代。吾丘衍。北风吹云昼阴短,锦画屏风兽香煖。谢家十二玉丝弦,不待昭阳九华琯。新花学春小无力,枯桑叶青霜草碧。秋虫饮雨未令归,壤穴墙阴土花湿。
谢刘百朋台长送镇江醋。清代。卢见曾。穹庐两事眠与餐,黄粱一饱游邯郸。出入九重要十艾,麾斥八极骖三鸾。谁欤抱瓮轻剥啄,伛偻而进容肃端。犹疑人在华胥界,麻姑送酒来仙坛。开札才知君意厚,为柔葱薤平病肝。我昔拥旄贡形虎,颇与醯人同职官。醯人长贱盐人贵,推寻此故时嗟难。虽然富国无近效,和羹大用谁能刊。雅爱京口传秘制,风味不减桃花酸。旧游枨触一回首,开山万里江漫漫。问君非乞非自造,何以得此于呼韩。名流耽癖空好事,报书一笑君须看。既无美膳实金鼎,又无生菜调春盘。纵云鼻吸三斗为宰相,但觉吾辈骨格殊清寒。
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二十一。明代。王夫之。今夕何夕春云徂,子规啼月宵欲孤。银烛一夜烧易尽,珊鞭诘旦踏巳无。后日青枝献生子,当时綵胜浇屠苏。榆钱虹锦买不住,何况十万铜青蚨。
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 其一。明代。归有光。到海忽雷雨,高云起崔巍。纷披船幕湿,错落酒杯飞。波浪半天黑,神龙助风威。探遐方未极,初意遂已非。无缘觐海若,稽首乞天妃。愿为一日晴,令我揽光辉。
春日写怀。元代。陈颢。东风吹雨著轻尘,芳草茸茸湿翠茵。寒食过来犹自冷,海棠开后不多春。山中谩忆陶弘景,谷口谁寻郑子真。圣代只今同化育,沧溟不信有穷鳞。
庚戌九日是日闻蝉。元代。贝琼。今日出门风雨收,东山西山须可游。那能束带从王事,且复开樽破客愁。雁别紫台初辟雪,蝉鸣红树不知秋。桃花细菊应相笑,岁月无情自白头。
题后山集后次可正平韵 其一。宋代。周孚。嶷嶷陈夫子,高名天壤间。读书能妙斲,行己有深闲。句法窥唐杜,文章规汉班。九原埋玉树,遗简仰高山。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宋代。王安石。神女青腰宝髻鸦,独藏云气委飞车。夜光往往多联璧,白小纷纷每散花。珠网纚连拘翼座,瑶池淼漫阿环家。银为宫阙寻常见,岂即诸天守夜叉。
睡起。明代。薛蕙。午梦初醒卯酒消,不知风雪已终朝。客来小阁聊盘礴,鸟散空园转寂寥。老境时时怀故旧,穷途事事愧渔樵。古人坚卧非无意,未必渊明为折腰。
题石门净胜寺。元代。黄溍。十顷苍陂上,山回地势偏。屋栖黄面老,碑挂赤乌年。叶叶风荷颤,层层雪瀑悬。青灯夜寥阒,独照一僧禅。
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唐代。权德舆。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元代。刘崧。金华仙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昨看新图湖上宅,烟雾白日生高堂。层峰上蟠石皓皓,绝岛下瞰江茫茫。长松并立各千尺,间以灌木相低昂。松下上人坐碧草,秋影欲落衣巾凉。囊琴未发弦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赤城霞气通雁荡,巫峡雨色来潇湘。谁能千里坐致此,欲往久叹河无梁。风尘涨天蔽吴楚,六年怅望神惨伤。玄猿苦啼岩北树,白雁不到江南乡。赭山焚林绝人迹,如此山水非寻常。此图本为自安写,亦感同姓悲殊方。幽轩素壁泉声动,对此令我心为狂。何由扪萝逐麋鹿,振衣直上云中冈。登临一写漂泊恨,长啸清风生八荒。
汉宫词二首 其二。唐代。段成式。二八能歌得进名,人言选入便光荣。岂知妃后多娇妒,不许君前唱一声。
题王无邪九华图。宋代。章甫。云锦仙翁人不识,多生九华茹芝客。少年登览妙形容,三十七峰俱改色。手捉高士淡墨图,烟云到处随卷舒。珠玑衮衮入题咏,缣素往往争临摹。雪潭四时溅飞雪,叹我幻躯方病渴。何由得共山中人,脚踏寒流弄明月。
壶公楼之背对广心池之小浮玉。明代。王世贞。中弇固饶奇,其阳颇陕塞。未畅目界观,而以疲足力。兹楼既北启,恍若天地阔。流峙贾其华,明晦异昕夕。当眸小浮玉,宛宛自为色。呼酒一酹之,与尔相主客。却笑壶公壶,假幻成所适。
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八。宋代。陈造。肮脏老眉面,岂是趋世资。谬著百僚底,躄躠彊折枝。深知才用短,敢谓时命奇。归耕不顾计,更问婚娶为。何向不贫贱,肯为寸禄羁。
晓发太原。明代。于谦。鸣驺拥道出边城,月澹星疏骑火明。驿路经行三十里,漏声犹自报残更。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宋代。薛嵎。因缘还是范湾边,乾巽峰高四应全。千古青山逢具眼,数茎秋鬓近衰年。倒骑黄犊循来路,贪看行龙下远田。惭愧邻翁为指说,传闻此地产英贤。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