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元代。艾性夫。江汉亡维楫,山林困蒺藜。头颅春雪重,心绪晚云低。挂树蛇留蜕,逾坦虎印蹄。遥怜伯劳燕,辟地各东西。
《有感》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汉亡维楫,
江汉指的是江汉平原,汉水流经此地。维楫指的是撑船的橹。这句诗表达了江汉平原的繁华景象已逝,撑船的橹已经无人使用,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山林困蒺藜。
蒺藜是一种多刺的野草,这里用来形容山林的茂密和难行。诗人通过这句诗描绘了山林的荒凉和荆棘丛生的景象,反映了社会的困扰和困难。
头颅春雪重,
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头颅与春雪联系起来。头颅象征着人的生命,而春雪则象征着美好和纯洁。头颅春雪重暗示着人们的生命沉重,思绪的纷乱和烦恼。
心绪晚云低。
心绪指的是内心的情绪和思绪。晚云低则是指夜晚的云层低垂。这句诗通过心绪晚云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沉重。
挂树蛇留蜕,
挂树蛇指的是在树上盘踞的蛇,蜕指蛇蜕皮。这句诗描绘了树上留下了蛇蜕下的皮,暗示了岁月流转,自然界的变迁。
逾坦虎印蹄。
逾坦指跨越平坦,虎印蹄指的是虎的脚印。这句诗通过描绘虎印蹄跨越平坦的景象,表达了危险和变革的到来,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和挑战。
遥怜伯劳燕,
伯劳和燕是两种鸟类,遥怜表示对它们的思念和关注。这句诗通过怜惜伯劳和燕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的生灵的同情和关爱。
辟地各东西。
辟地指的是开辟土地,东西则指各种物产。这句诗暗示了人们开辟土地,发展社会,创造各种物质财富的努力。
《有感》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变迁的感叹和忧虑。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触动。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宿永睦将口香积院满山皆松桧声二首。宋代。张嵲。万壑树色敛,松门已暮钟。故园肠断客,应与此时同。
种花二首。宋代。苏辙。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末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今秋接千叶,试取洛人余。
千秋岭上。宋代。晁补之。永日倦高跻,盘回四望迷。松根危抱石,岭路曲随溪。马腹飞云薄,山腰过雨低。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
题姚雪谷墨竹 其二。明代。唐桂芳。每忆东坡道上归,女奴执烛立多时。毫端欲写无穷态,得似清风一两枝。
舍弟出家作诗贻之。宋代。刘一止。在家情已疏,出家终不恶。不有清净缘,云何脱徽索。我昔志婚宦,谓足世味乐。颠倒十年间,如蚕竟自缚。业已无奈何,劝汝莫莫莫。一沤非全潮,起灭皆妄作。当知是身浮,流浪恐非托。伎俩百不好,摄念乃初学。如病求真医,安心是良药。
游白秉德西园次韵。明代。李东阳。行逐溪流过野亭,望疑山色绕空冥。池鱼自跃非因饵,园蝶还飞不受扃。傍渚幽花怜寂寞,舞风疏柳爱娉婷。郎君门地清如水,不待平泉石已醒。
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宋代。徐铉。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菩萨蛮 秋夜。清代。翁舆淑。浅云行散红霞敛。敛霞红散行云浅。中正月亭空。空亭月正中。砌蛩吟雨细。细雨吟蛩砌。灯烬欲阑更。更阑欲烬灯。
杜介送鱼。宋代。苏轼。新年已赐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陋巷关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病妻起斫银丝脍,稚子欢寻尺素书。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四时词。明代。胡俨。春风吹帘斜,帘开飞柳花。美人高堂上,见此惜年华。年华容易随春草,一双蛾眉镜中老。¤
乔启仁后园丁香花盛开迟过同赏。明代。黎民表。君是含香吏,花能作意开。折来方玉蕊,植下向瑶台。淡薄匀春色,飘零入酒杯。芳菲虽可惜,不是故园梅。
次韵赵景明呈许明府。宋代。喻良能。卜昼开英集,瑶林映珷玞。顾惭梅隐吏,缪接范莱芜。官柳春犹浅,江梅韵亦孤。他年想风味,应有汭川图。
遂安舟中 其二。明代。魏观。云碓波渰没,村船岸系高。树根悬野草,石罅散溪毛。到处幽怀适,都忘远涉劳。双飞怜白鸟,翠崿绕能遭。
望山。唐代。贾岛。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