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十一首)

杂言(十一首)朗读

《杂言(十一首)》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伯鸾舂吴市,伉俪乃相之。
在吴市中,伯鸾舂谷物,伉俪则相互依偎。
布衣日操作,椎结无容辉。
他们是穿着朴素的布衣,劳作于日常生活,没有华丽的装饰。
居贫敢忘敬,举案与眉齐。
尽管贫穷,却不忘尊敬对方,言行举止都与尊贵的人相当。
斯人亦何修,感彼糟糠妻。
这样的人又何等修养,能够感受到他那贫苦的妻子的心情。
买臣躬负薪,室家请长辞。
即使是奴仆,也勤劳地背负着柴禾,离开家庭工作。
岂惟匹妇丑,君子谅有亏。
并不只是贫穷的妇人有些丑陋,君子们也应该谅解自己的不足。
周道兴闺房,衽席讵为微。
正直的品德使得家庭和睦,婚姻生活温馨幸福。
所以郤缺耨,重耳任不疑。
因此郤缺能够胜任任职,重耳也对他充满信任。
斯道久寂寞,捃摭为此诗。
这种道德准则已经久经寂寞,我将其提炼成这首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对夫妇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贫穷与尊严、家庭和睦以及道德准则的思考。诗中展现了夫妻之间相互扶持、尊重和理解的美好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中真挚情感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暗示了对社会道德的思考和呼唤,希望人们能够重拾真善美的价值观。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将平凡的生活场景与深刻的情感表达相结合,既贴近了现实生活,又展示了人性的高尚和美好。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给人一种温暖、深思的感受。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堪称明代诗词的佳作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朗读
()

猜你喜欢

圣明世,
独折一枝丹桂。
学着荷衣还可喜,

()
()

君不见南山山前一片石,崭然壁立当流泉。皎如千年青铜镜,挂在万仞高崖巅。

泉流日冲激,烟云相荡摩。鱼龙过之不敢睨,如有神物严撝呵。

()
丈人清德冠儒林,三世文章照古今。
节比松筠元自直,气含海岳故能深。
箧中尚有为郎被,堂上宁无化俗琴。
贱子飘零无死所,可怜羇旅费黄金。
()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

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

香径无尘雨初歇,海棠半谢胭脂雪。千年一刻度春宵,爱杀清妍柳梢月。

苕溪仙客文中英,面如玉盘双眼青。金龟换酒不自酌,芳筵罗列邀佳朋。

()

人贫方彻骨,塔尚以金名。采蕨扶云出,寻诗蹋月行。

断碑看字影,驯虎听经声。我到家常饭,因留太古情。

()

朝披四袄专藏手,夜覆三衾怕露头。
(虏中大寒,赐道锦袄、貂袄、羊狐貂衾各一。
每入谒,悉服四袄衣,宿馆中,并覆三衾,故云)
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
()

负汝逃生出四围,饥寒奔走入山隈。父从旧友干衣去,母向邻家借米回。

早是幼时长处困,谁知嫁后又逢灾。佳人命薄诚如此,毁璧长歌心更哀。

()

寄语君严父,乌江锦似花。故园如此好,安得不归家。

()
取第如前俯,论兵度昔贤。
击奸清相位,捧日上虞渊。
气节公卿右,勋庸日月边。
一生惟许国,史牒谅盈编。
()

棕榈覆墙阴,芭蕉上窗绿。凉风起高梧,白露下丛竹。

明月照假山,雁啼人未还。砧声不出户,心在玉门关。

()

夜阑梦回人静悄,不住的寒蛩叫,细雨洒芭蕉。铁马檐前闹,长吁几声儿得

到晓?

()

八年再到仍冲暑,长愧堂中结夏僧。我欲松间借馀地,听风听雨发鬅鬙。

()

征衣破帽老骑驴,籍甚才名总不如。
发愤每陈平虏策,匡君曾上过宫书。
苔封断碣秋烟外,草暗荒祠劫火余。

()
阴重雨垂垂。
并马西郊试薄衣。
红蕊未开花已过,迟迟。
不见东风著意时。
()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
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
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骨远心。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
野性岂堪此,庐山归去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