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不遇

访隐者不遇朗读

《访隐者不遇》是宋代赵汝鐩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诗人访问隐士的经历为主题,表达了山水幽静、清净宁静的意境,并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腋乘西风,送我上高岑。
竹根一泉通,石径万木森。
中有隐者居,败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见,云满挂壁琴。
两鹤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应酬久颇厌,走避不可寻。
谁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隐士的情景,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坐在隐士的肩头,乘着西风,被送上高岑之巅。这里的山林幽静,竹根下有一泉流淌,石径旁生长着茂密的树木。

诗中描述了隐士的居所,隐士生活在山林之间,住着一间破败的小屋,被莓苔侵蚀着。山中空无一人,只有云雾缭绕,隐士的琴挂在壁上。两只鹤飞出来迎接诗人,啄衣衿表示亲近之意。

诗人对于繁琐的社交应酬感到厌倦,他选择离开这些场合而去寻找隐士。然而,诗人发现隐士已经离开了他的居所,无法再与他相见。诗人不知道该与谁一起下山,只能看着明亮的月光升起,照亮高林。

整首诗以山林幽静、清净宁静的意境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俗的厌倦。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自由的追求。诗中的山水、竹林、石径和隐士的居所等形象细腻而自然,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宋代诗人追求自然与心灵自由的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

猜你喜欢

()

香台百尺拥雕棂,一朵青莲出紫庭。龙辇先登开善塔,鸾旗犹驻翠微亭。

()

湫灵无赖强要盟,断送红颜亦太横。纵有哀诚何处托,青天难觅丑先生。

()

忙罢有闲野外游,金风吹送日难留。田禾遍览借坚好,高下不分一样收。

()
闹里清游借隙光,醉时真境发天藏。
梦回拾得吹来句,十里南风草木香。
()

博士文中贞,垂髫已定交。
雅宜对红药,胡乃涉黄茅。
薄有先生饭,全无弟子嘲。

()
南村老婆头欲雪,晓傍墙阴采桑叶。
我行其野偶见之,度问春蚕休日结。
老婆敛手复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餧饲如婴儿。
()
净亭亭。
步盈盈。
蝉影明绡傅体轻。
水边无限情。
()

沉沉汉殿晓烟迷,燕雀输他取次飞。
爰把丹衰吐骨鲠,且甘白饭与鱼肥。
意循天理可无忤,岂料人心各有机。

()
日日春风阶下起,不吹光彩上寒株。
师教绛服禳衰月,妻许青衣侍病夫。
健羡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符。
世间方法从谁问,卧处还看药草图。
()

客睡何曾一夜成,桥霜店月趁行程。凭谁借得图经看,过眼溪山尽识名。

停云落月不胜悲,文酒流连尚梦思。应有故人从此过,沿途墙柱且题诗。

()

单于朝,流沙暨。天降康,神乐只。坐法宫,圣天子。稽唐虞,制六艺。

属大儒,明古义。金支张,玉帛制。告太平,备昭事。天马徕,渥洼至。

()

每来归意懒,都尉似山人。台榭栖双鹭,松篁隔四邻。

迸泉清胜雨,深洞暖如春。更看题诗处,前轩粉壁新。

()
团团翠盖中圆规,风雨精神壮两仪。
一日不戕凌雪操,千年留得入云枝。
长垂道路清凉荫,更有神仙洒落姿。
南国至今忠惠泽,往来那更诵坡诗。
()

贾客金多梦不成,窗前叶落自心惊。可怜游子囊羞涩,夜半长歌看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