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闽师母夫人三首。宋代。刘宰。夫人天赋与神灵,初度祥光烛户庭。归去足知躔次在,九霄还要老人星。
《挽李闽师母夫人三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夫人的天赋如同神灵,初次登场时祥光照亮了她的住所。归去的人能够知晓她在哪里度过日子,即使在九霄之上,老年的星辰也向她致敬。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一首挽歌,表达了对李闽师母夫人的赞美和悼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夫人天资卓越,被赋予了与神灵相似的才情。她初次出现时,庭院被祥光所照亮,显示出她的非凡之处。诗人认为即使她离开人世,她的光辉和伟大将被后世所记住,就像老迈的星辰依然怀念她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意象描绘了李闽师母夫人的非凡之处。通过与神灵相比较,诗人强调她天赋卓越的才情。夫人初次出现时,庭院被祥光照亮,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进一步突显了她的独特和令人敬畏的气质。诗人使用了"归去足知躔次在"的表达,表明即使夫人已经去世,她的伟大事迹和影响力仍然被人们所知晓和传颂。最后,诗人以"九霄还要老人星"的比喻,将夫人的伟大与老迈的星辰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华丽的辞藻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对李闽师母夫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通过描绘她的天赋才情和留下的影响力,诗人将夫人塑造成一个神圣的形象,赋予她超越凡俗的存在感。整首诗词充满了敬意和崇高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李闽师母夫人的深切敬仰和怀念。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望蓬莱 咏劝道友。金朝。王哲。赵公好,伟貌正青春。莫把光阴虚度却,愿将功行宝相亲。与我作比邻。清闲在,认得出迷津。稍悟浮生除爱念,如知幻化绝贪嗔。便是洞中
壬戌人日南溪暮景三首。宋代。杨万里。坐看青天起白云,化成龙子鈒银鳞。霎时塞得青天满,只见龙鳞不见身。
不羡花。唐代。刘商。惆怅朝阳午又斜,剩栽桃李学仙家。花开花落人如旧,谁道容颜不及花。
赠秋霜师 其二。清代。成鹫。当年五岳早寻师,兀兀行藏祇自知。眼底何曾见山水,腰包那得有閒时。
送别日晚歌。唐代。顾况。日窅窅兮下山,望佳人兮不还。花落兮屋上,草生兮阶间。日日兮春风,芳菲兮欲歇。老不可兮更少,君何为兮轻别。
饿虎不食子。宋代。王令。饿虎不食子,饥鹰不雌求。虎饿不择肉,盛怒遇子收。鹰饥爪喙狞,尚与雌同韝。人岂二者然,恩义宜绸缪。亲戚不宜怒,割恩以为仇。此割非常割,此伤无血流。肉割愈有日,恩割伤不收。一割大义死,再割面相仇。亲戚尚皆然,况又他人俦,是己与世绝,子世何足尤。
岁寒谷 其一。宋代。刘攽。高松含悲风,绿竹带凝雪。碧落翻怒涛,深崖堕寒月。萧条非人境,合沓隐城阙。爽气露草木,精神立毛发。初无隐居迹,似为吾人发。世事谁得捐,相从理营窟。
晓发辞夫矶时李泂溉之先行。元代。何中。荻暗鸡鸣村,平皋下残月。参差邻舫语,橹声带潮发。露华望中白,篷阴散秋发。沙鸟知曙鸣,海云上空灭。念我前行友,青山已飞越。迟尔及相携,无嗟赏心歇。
怀归 其十一。明代。申佳允。寺忆读书处,清钟识慧因。閒僧皈贝叶,薄宦愧霜筠。水木通禅理,人天有静春。洒然尘劫外,印合宰官身。
五两风轻,移舟向、斜阳岛外。最好是、潇湘烟景,自然心会。倒影芙蓉明镜底,更折花嗅蕊西风里。待问君、明日向何州,东南指。
人生事,谁如意。剩拚取,尊前醉。想升沈有命,去来非己。菊老松深三径在,田园已有归来计。问甚时、重此望归舟,远相对。
满江红·五两风轻。宋代。晁端礼。五两风轻,移舟向、斜阳岛外。最好是、潇湘烟景,自然心会。倒影芙蓉明镜底,更折花嗅蕊西风里。待问君、明日向何州,东南指。人生事,谁如意。剩拚取,尊前醉。想升沈有命,去来非己。菊老松深三径在,田园已有归来计。问甚时、重此望归舟,远相对。
送。宋代。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誇。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知樽俎乐无涯。
还京乐 送叙彝上人北游。清代。陈维崧。绿杨外,瓢笠萧萧,唤渡春江尾。想此情犹恋,斋厨樱笋,山园桃李。向津楼斜倚。隔花鞭影回头指。隐隐见,四百八十,南朝烟寺。问师何意。将三春、锦片年光,掷与江东,野外沙际。况逢连岁关河,满斜阳、荒亭衰垒。怕他年、又红鲤无书,金鸿少使。欲倩神僧咒,为君禁住流水。
帝京篇十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古时灞水即芦沟,今代车书似水流。日间五色龙文气,天上春开五凤楼。
论俗十二首。宋代。刘子翚。震雷霹枯松,顽龙失其据。浮云三日雨,盈亩复他注。商羊舞未休,旱魃消何遽。稍宽人心切,仰荷天恩布。稻畦袌连颠,挼穗给翰饫。菜畦擢新萌,荡涤死群蠹。岁俭民怨咨,时丰家悦豫。青青寒莠色,亦复贪雨露。
竹林寺。唐代。王翰。来访山中古道场,憩眠聊借赞公房。三生定水龙花供,一味枯禅柏子香。风逗竹声晴作雨,山含灏气晚生凉。高僧茶罢跏趺坐,愧我栖迟两鬓霜。
宿湖边山寺。唐代。顾况。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宋代。苏轼。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秋日应陈周李诸子集紫烟楼听雨十六韵。明代。邓云霄。海国蒸龙气,秋来易作霖。高楼共眺听,万木尽萧森。云涌峰峦动,烟含城郭阴。繁声侵苑树,暝色睡园禽。银竹捎檐急,金风入牗深。凉回冰簟冷,暑退壁虫吟。滴沥空庭静,滂沱大陆沉。轻雷殷嶂外,孤电落江浔。悬瀑明寒玉,垂虹映碎金。晴光摇日脚,晚景澹天心。初月扬新彩,宾鸿送好音。烦襟因雨洗,浊酒对凉斟。杯歇留看画,诗成更奏琴。来风秋万里,度鸟槛千寻。喧杂下方隔,清高上界临。勿嫌絺绤薄,井邑未闻砧。
送姚处士归亳州。唐代。刘得仁。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仁平慧永慧澄三上人自燕京至四月八日青溪斋会即往礼补陀岩二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宝海光中观世音,补陀岩上昼萧森。学人摄念无生忍,办得西来一片心。
黄德让病后苦吟因赋诗以释之。元代。徐贲。不废诗篇病后身,思花怀月亦劳神。凭君暂歇行吟兴,药具方书正可亲。
五月十一日夜坐达旦。宋代。陆游。莫笑耽书不计年,寒儒业定几生前。读经今日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公路晚悲身至此,令威归叹冢累然。三更听雨蓬窗底,又作鳏鱼夜不眠。
南柯子。宋代。袁去华。秋晚霜初肃,江寒雾未收。西风吹老白苹洲。长笛一声、谁在水边楼。带绿枨新破,真醇酒旋_。簪花莫怪老人羞。直是黄花、羞上老人头。
题钱从事画六首 其三。明代。徐庸。衔呢紫燕上雕梁,酿蜜黄蜂过粉墙。庭院日长春似海,东风人在午桥庄。
蚊龙笔架。唐代。邵清甫。轩昂头角似真龙,偃仰毛锥有许功。直等主人投笔去,定应腾踏入云中。
简艮斋。宋代。曾丰。得古濂溪派,惟今谢艮斋。冥搜穷骨髓,燕坐黜形骸。晚景登乌府,秋风立玉阶。狐狸无暇问,阊阖莫空排。
四茔为林侍御贵实赋 其二 象峰东麓。明代。程敏政。才宴曲江池,遄归象峰麓。青春来未已,白日去何速。当时乳下儿,襁抱未胜哭。居然跨灶子,豸绣光一族。归来今几时,牛眠抚前卜。恩纶被宿莽,禄养悲风木。应刻太史铭,千年照林谷。
送王霖知县赴阆乡。明代。杨士奇。千里河南北,忧勤切至尊。兵年兼旱潦,民命急朝昏。身倚诗书贵,功将抚字论。无忘当宁意,一一在覃恩。
沁园春(送权倅许张干)。宋代。姚勉。万里清风,吹送锦帆,入南浦云。看拂天旌旆,攀留不住,迷津舸舰,歌舞相迎。二许家声,三洪地望,今代风流第一人。蜚英早,合词林视草,书阁翻芸。飞刍远饷三军。特借作红莲入幕宾。把西山暮雨,暂时收卷,荷山明月,小试平分。B153醒枯鱼,剔除深蠹,个是间有脚春。难淹久,看诏催入侍,香案麒麟。
欹器图。明代。王弘诲。我闻鲁人庙,爰有欹器存。虚侧满乃覆,中正斯不偏。古来圣人善观物,制器尚象岂无因。迩来丹青者谁子,高堂写入缃缣里。笔端疑夺炉冶工,挥毫若试浻潦水。体立用无常,虚中应随外。良工心独苦,妙道谅斯在。始疑宾筵歌祈爵,玉醴当年谢酬酌。忽似南国咏锜釜,蘋藻而今曾未睹。细观乃辨为欹器,圆象天兮方象地。至人戒满固如此,千载精蕴犹卓尔。龙头豕腹何足云,徒劳骚客联夜语。因思持满固有道,沧海善下归万涝。由来造物每忌盈,日中月昃犹难保。君不见孔氏何有颜若无,德跻贤圣常冲虚。又不见成汤铭盘武箴几,触目警心皆至理。君从何处得此图,令我熟视倍踌蹰。披图夙夜尚慎旃,无令丹青堂上空留题。
花朝集黄幼彰欣赏亭得泉字。明代。邓时雨。坐爱韶光二月天,几逢幽赏习池边。花明雨后垂清露,柳亸风前弄翠烟。风雅总高金马客,疏狂应笑竹林贤。共欢斗酒襟期合,啜茗犹分石上泉。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五。明代。王渐逵。人情多好异,耳目同乖痴。珊瑚生海底,闻者颜自怡。麟凤图其形,百世幸睹之。玩习乃其常,旷际应间稀。我顾此灵鸟,抑抑自珍奇。丹穴馀琪树,轩丘多玉芝。缅然唤俦侣,弋慕何由期。
送孙醴陵。明代。石宝。东风一夜感琴声,却捧新除向楚城。湖水不知春雨到,野人争看使星明。门墙树古三千尺,江海云深几万程。何用剧谈忠孝事,已多豪气拂长缨。
题用拙斋。宋代。牟巘。柿林园里伾文党,金谷丛中石贾尘。漫说愚溪诳当世,苦将巧宦目他人。何如杜老幽居处,一似无怀太古民。说道书斋名用拙,可存吾道乐吾真。
晚秋西园。宋代。宋祁。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閒。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閒。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幸有斋中熟,无嫌向晦还。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宋代。范成大。种葵如种麦,隔岁已下子。仅成一干花,浪备四时气。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宋代。范成大。清霜染柿叶,荒园有佳趣。留连伴岁晚,莫作流红去。
蒲州道中杂诗六首选二 其一。清代。顾印愚。平生得句誇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
登岸。清代。李聘。犬吠孤村近,人烟障几重。斜门三面水,古屋万年松。苦菜当春种,香粳趁月舂。无庸惊小队,我已遂归农。
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史君才誉,金殿握兰人,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
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蓦山溪(谯园饮酒为守令作)。宋代。晁补之。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史君才誉,金殿握兰人,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四。清代。王时翔。阆苑清虚碧海深。玉柯琼干树愔愔。风裳云帔称人心。新月半墙仙凤杳,朝阳一角彩霞沉。去来长是费思寻。
秋夜。清代。丁绍仪。指枕人无寐,盈庭月似霜。秋深蛩语大,风静露华凉。壮志随年减,闺愁入夜长。何堪回首处,一雁正南翔。
送晟侍者。元代。梵琦。秋风处处飘黄叶,正坐蒲团缝坏衲。道人别我去游方,三度问渠渠不答。试看如今是甚时,千钧祖道悬于丝。师求弟子固未暇,可有弟子求其师。君不见投针彻底惊龙猛,酣醉在床犹未醒。拈得山僧兔角杖,他年卓在孤峰上。
汧州作 其三。宋代。赵佶。投袂汧城北,西风又是秋。中原心耿耿,南泪思悠悠。尝胆思贤佐,颙情忆旧游。故宫禾黍遍,行役闵宗周。
采蕨歌。元代。郭钰。朝采蕨,南山侧。暮采蕨,北山北。穿云伐石飞星裂,手脚冻皴腰欲折。紫芽初长粉如脂,瘦根蟠屈蛟蛇结。吞声出门腹已饥,猿啼风摆藤萝衣。长镵短笠日将暮,攀援垠堮何当归。朝采蕨,暮采蕨,东邻老翁更悽恻。抱蕨转死长松根,妻子眼穿泪成血。情知世乱百忧煎,得归茅屋心悬悬。痴儿啼怒炊烟晚,打门又索军需钱。君不见将军拥旌节,红楼夜醉梨花月。
甲申正月答昌甫见寄韵代书。宋代。陈文蔚。负迷法漂迹,关心为倚门。尽叹惟啜菽,奉旨屡空尊。温剂劳分红,新诗且记存。开缄细吟讽,小立近黄昏。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宋代。陆游。白袍如雪宝刀横,醉上银鞍身更轻。帖草角鹰掀兔窟,凭风羽箭作鸱鸣。关河可使成南北?豪杰谁堪共死生。欲疏万言投魏阙,灯前揽笔涕先倾。
某觞予辈于新复之兰亭某至自铅山某至自建阳并有作铅建邻分水一关。明代。徐渭。命驾皆千里,流觞复九回。马嘶不出谷,鸟影屡横杯。分水邻封客,双珠明月来。今朝修禊处,并是永和才。
减字木兰花(胜之)。宋代。苏轼。双鬟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妙舞蹁跹。掌上身轻意态妍。曲穷力困。笑倚人旁香喘喷。老大逢欢。昏眼犹能仔细看。
祭天神 题归鹤图为彊村翁作。清代。郑文焯。叹岁寒残雪谁堪语。换苍苔、旧步荒江桥上路。西园梦后重寻,剩有閒鸥侣。奈沧江照影依依,阶前舞。寂寞送、孤云去。漫追惜、仙客归来误。江山在,人物改,一霎成今古。念茫茫、虫沙陈迹,天海风声,独立斜阳,自断淩霄羽。
次韵陈子象谢新火诗。宋代。韩元吉。曲水流觞迹易陈,水边那复御厨珍。茶烟永日看轻颺,槐火今年又一新。邻舍未应烦束缊,官庖犹幸有舆薪。须公更试长檠夜,賸照歌台拂镜尘。
好事近(同前)。宋代。王炎。时节近元宵,天意人情都好。烟柳露桃枝上,觉今年春早。遏云一曲凤将雏,疑是在蓬岛。玉笋扶杯潋滟,愿黑头难老。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七 壶天。元代。陈樵。宫殿随身信所如,寓形一室似楼居。神游八极皆吾土,天入三山不满壶。雨夜无人共清月,水扉几度种丹鱼。山童长怕渔舟至,不放桃花下五湖。
咏史上·伏生。宋代。陈普。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八。明代。陆深。久忘把镜照容姿,风动屏开见鬓丝。岩背好花浑未发,莫将春色怨迟迟。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宋代。曾协。古郡有奇观,祖祖灯相传。子来后往哲,青山古依然。纷纷簿领中,深观常安然。但内外尽,饥餐困须眠。
秋日寻城东诸山颇历深险得诗八首 其七。明代。顾璘。官路桥东锦石峰,平原开出玉芙蓉。高标云雾天中积,远势波涛水上重。喜近鱼梁堪把钓,拟修丹室预栽松。紫苔苍藓饶秋色,埋骨它年赖尔封。
挽赵仲白二首。宋代。刘克庄。昨吊寝门外,莱妻泣最悲。因言儿上学,复为墓求碑。零落烧丹诀,凄凉哭鹤诗。托孤朋友事,非谓刀泉知。
西岭。元代。刘崧。西岭往来疏,茆茨散漫居。月明人逐虎,水暗獭偷鱼。万木风霜里,千村战伐馀。昔年桑柘地,鸡犬满村墟。
花王三诗 其三 白牡丹。明代。邓云霄。槛外温风绽锦囊,花王何事尚含霜。吹残柳絮难分色,落尽梨花为避香。白玉堂前春欲暮,水晶宫里日初长。相逢谁是怜花者,虢国夫人爱淡妆。
寄吴宜之。宋代。许棐。文公徒弟无多在,学术应如寿数高。好句先教诸子和,垫巾翻被俗人嘲。湖边茶店同谁坐,井畔柴扉欠我敲。昨夜相思眠不稳,月眉斜印落花梢。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元代。方回。月暗云迷度杳冥,飞鸣未肯落寒汀。得无田里声相似,独此长官能细听。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宋代。杨万里。荒余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赠王舍人升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揽泪瞻林木,韡韡敷华叶。层闉带广陌,事焉暮相接。骈裾侈高会,谁念独守妾。岂不思方舟,川广不可涉。葑菲遗下体,举世重红颊。劝子且宁志,为恩孰周浃。
江雨有怀郑典设。唐代。杜甫。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