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闽师母夫人三首

挽李闽师母夫人三首朗读

《挽李闽师母夫人三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夫人的天赋如同神灵,初次登场时祥光照亮了她的住所。归去的人能够知晓她在哪里度过日子,即使在九霄之上,老年的星辰也向她致敬。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一首挽歌,表达了对李闽师母夫人的赞美和悼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夫人天资卓越,被赋予了与神灵相似的才情。她初次出现时,庭院被祥光所照亮,显示出她的非凡之处。诗人认为即使她离开人世,她的光辉和伟大将被后世所记住,就像老迈的星辰依然怀念她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意象描绘了李闽师母夫人的非凡之处。通过与神灵相比较,诗人强调她天赋卓越的才情。夫人初次出现时,庭院被祥光照亮,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进一步突显了她的独特和令人敬畏的气质。诗人使用了"归去足知躔次在"的表达,表明即使夫人已经去世,她的伟大事迹和影响力仍然被人们所知晓和传颂。最后,诗人以"九霄还要老人星"的比喻,将夫人的伟大与老迈的星辰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华丽的辞藻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对李闽师母夫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通过描绘她的天赋才情和留下的影响力,诗人将夫人塑造成一个神圣的形象,赋予她超越凡俗的存在感。整首诗词充满了敬意和崇高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李闽师母夫人的深切敬仰和怀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

猜你喜欢

赵公好,伟貌正青春。莫把光阴虚度却,愿将功行宝相亲。与我作比邻。清闲在,认得出迷津。稍悟浮生除爱念,如知幻化绝贪嗔。便是洞中

()
坐看青天起白云,化成龙子鈒银鳞。
霎时塞得青天满,只见龙鳞不见身。
()

惆怅朝阳午又斜,剩栽桃李学仙家。

花开花落人如旧,谁道容颜不及花。

()

当年五岳早寻师,兀兀行藏祇自知。眼底何曾见山水,腰包那得有閒时。

()

日窅窅兮下山,望佳人兮不还。花落兮屋上,

草生兮阶间。日日兮春风,芳菲兮欲歇。

()

饿虎不食子,饥鹰不雌求。
虎饿不择肉,盛怒遇子收。
鹰饥爪喙狞,尚与雌同韝。

()

高松含悲风,绿竹带凝雪。碧落翻怒涛,深崖堕寒月。

萧条非人境,合沓隐城阙。爽气露草木,精神立毛发。

()

荻暗鸡鸣村,平皋下残月。
参差邻舫语,橹声带潮发。
露华望中白,篷阴散秋发。

()

寺忆读书处,清钟识慧因。閒僧皈贝叶,薄宦愧霜筠。

水木通禅理,人天有静春。洒然尘劫外,印合宰官身。

()

五两风轻,移舟向、斜阳岛外。最好是、潇湘烟景,自然心会。倒影芙蓉明镜底,更折花嗅蕊西风里。待问君、明日向何州,东南指。
人生事,谁如意。剩拚取,尊前醉。想升沈有命,去来非己。菊老松深三径在,田园已有归来计。问甚时、重此望归舟,远相对。

()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誇。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知樽俎乐无涯。

()

绿杨外,瓢笠萧萧,唤渡春江尾。想此情犹恋,斋厨樱笋,山园桃李。

向津楼斜倚。隔花鞭影回头指。隐隐见,四百八十,南朝烟寺。

()

古时灞水即芦沟,今代车书似水流。日间五色龙文气,天上春开五凤楼。

()
震雷霹枯松,顽龙失其据。
浮云三日雨,盈亩复他注。
商羊舞未休,旱魃消何遽。
稍宽人心切,仰荷天恩布。
()

来访山中古道场,憩眠聊借赞公房。三生定水龙花供,一味枯禅柏子香。

风逗竹声晴作雨,山含灏气晚生凉。高僧茶罢跏趺坐,愧我栖迟两鬓霜。

()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香透经窗笼桧柏,

云生梵宇湿幡幢。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
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
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

海国蒸龙气,秋来易作霖。高楼共眺听,万木尽萧森。

云涌峰峦动,烟含城郭阴。繁声侵苑树,暝色睡园禽。

()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

宝海光中观世音,补陀岩上昼萧森。学人摄念无生忍,办得西来一片心。

()
柔橹无声坐钓鱼,浪花飞点翠罗裾。
空江日暮无来客,肠断三湘一纸书。
()

不废诗篇病后身,思花怀月亦劳神。凭君暂歇行吟兴,药具方书正可亲。

()
莫笑耽书不计年,寒儒业定几生前。
读经今日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公路晚悲身至此,令威归叹冢累然。
三更听雨蓬窗底,又作鳏鱼夜不眠。
()

秋晚霜初肃,江寒雾未收。西风吹老白苹洲。长笛一声、谁在水边楼。
带绿枨新破,真醇酒旋_。簪花莫怪老人羞。直是黄花、羞上老人头。

()

衔呢紫燕上雕梁,酿蜜黄蜂过粉墙。庭院日长春似海,东风人在午桥庄。

()

花色过桃杏,名称重金琼。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声。

()

泥滑滑,泥滑滑,客路迢迢雨不歇。我仆十步九步蹶,我马■

()

轩昂头角似真龙,偃仰毛锥有许功。
直等主人投笔去,定应腾踏入云中。

()

得古濂溪派,惟今谢艮斋。

冥搜穷骨髓,燕坐黜形骸。

()

才宴曲江池,遄归象峰麓。青春来未已,白日去何速。

当时乳下儿,襁抱未胜哭。居然跨灶子,豸绣光一族。

()

千里河南北,忧勤切至尊。兵年兼旱潦,民命急朝昏。

身倚诗书贵,功将抚字论。无忘当宁意,一一在覃恩。

()
万里清风,吹送锦帆,入南浦云。
看拂天旌旆,攀留不住,迷津舸舰,歌舞相迎。
二许家声,三洪地望,今代风流第一人。
蜚英早,合词林视草,书阁翻芸。
()

我闻鲁人庙,爰有欹器存。虚侧满乃覆,中正斯不偏。

古来圣人善观物,制器尚象岂无因。迩来丹青者谁子,高堂写入缃缣里。

()

坐爱韶光二月天,几逢幽赏习池边。花明雨后垂清露,柳亸风前弄翠烟。

风雅总高金马客,疏狂应笑竹林贤。共欢斗酒襟期合,啜茗犹分石上泉。

()

人情多好异,耳目同乖痴。珊瑚生海底,闻者颜自怡。

麟凤图其形,百世幸睹之。玩习乃其常,旷际应间稀。

()

东风一夜感琴声,却捧新除向楚城。湖水不知春雨到,野人争看使星明。

门墙树古三千尺,江海云深几万程。何用剧谈忠孝事,已多豪气拂长缨。

()

柿林园里伾文党,金谷丛中石贾尘。漫说愚溪诳当世,苦将巧宦目他人。

何如杜老幽居处,一似无怀太古民。说道书斋名用拙,可存吾道乐吾真。

()

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閒。
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
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

()
种葵如种麦,隔岁已下子。
仅成一干花,浪备四时气。
()
清霜染柿叶,荒园有佳趣。
留连伴岁晚,莫作流红去。
()

平生得句誇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

()

犬吠孤村近,人烟障几重。斜门三面水,古屋万年松。

苦菜当春种,香粳趁月舂。无庸惊小队,我已遂归农。

()

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史君才誉,金殿握兰人,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
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

阆苑清虚碧海深。玉柯琼干树愔愔。风裳云帔称人心。

新月半墙仙凤杳,朝阳一角彩霞沉。去来长是费思寻。

()

指枕人无寐,盈庭月似霜。秋深蛩语大,风静露华凉。

壮志随年减,闺愁入夜长。何堪回首处,一雁正南翔。

()

秋风处处飘黄叶,正坐蒲团缝坏衲。道人别我去游方,三度问渠渠不答。

试看如今是甚时,千钧祖道悬于丝。师求弟子固未暇,可有弟子求其师。

()

投袂汧城北,西风又是秋。中原心耿耿,南泪思悠悠。

尝胆思贤佐,颙情忆旧游。故宫禾黍遍,行役闵宗周。

()

随世功名迈等夷,也于竹帛姓名垂。若教范我驰驱法,六合中间知有谁。

()
谁知花有主。
误入花深处。
放直下、酒杯乾、便归去。
()

朝采蕨,南山侧。暮采蕨,北山北。穿云伐石飞星裂,手脚冻皴腰欲折。

紫芽初长粉如脂,瘦根蟠屈蛟蛇结。吞声出门腹已饥,猿啼风摆藤萝衣。

()
负迷法漂迹,关心为倚门。
尽叹惟啜菽,奉旨屡空尊。
温剂劳分红,新诗且记存。
开缄细吟讽,小立近黄昏。
()
白袍如雪宝刀横,醉上银鞍身更轻。
帖草角鹰掀兔窟,凭风羽箭作鸱鸣。
关河可使成南北?豪杰谁堪共死生。
欲疏万言投魏阙,灯前揽笔涕先倾。
()

命驾皆千里,流觞复九回。马嘶不出谷,鸟影屡横杯。

分水邻封客,双珠明月来。今朝修禊处,并是永和才。

()
双鬟绿坠。
娇眼横波眉黛翠。
妙舞蹁跹。
掌上身轻意态妍。
()

叹岁寒残雪谁堪语。换苍苔、旧步荒江桥上路。西园梦后重寻,剩有閒鸥侣。

奈沧江照影依依,阶前舞。

()

曲水流觞迹易陈,水边那复御厨珍。
茶烟永日看轻颺,槐火今年又一新。
邻舍未应烦束缊,官庖犹幸有舆薪。

()
时节近元宵,天意人情都好。
烟柳露桃枝上,觉今年春早。
遏云一曲凤将雏,疑是在蓬岛。
玉笋扶杯潋滟,愿黑头难老。
()

宫殿随身信所如,寓形一室似楼居。神游八极皆吾土,天入三山不满壶。

雨夜无人共清月,水扉几度种丹鱼。山童长怕渔舟至,不放桃花下五湖。

()

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
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

()

久忘把镜照容姿,风动屏开见鬓丝。岩背好花浑未发,莫将春色怨迟迟。

()
绕砌一湾流水,当门数个长松。
烟中渔艇朝出,雨里人家夜春。
()
古郡有奇观,祖祖灯相传。
子来后往哲,青山古依然。
纷纷簿领中,深观常安然。
但内外尽,饥餐困须眠。
()

官路桥东锦石峰,平原开出玉芙蓉。高标云雾天中积,远势波涛水上重。

喜近鱼梁堪把钓,拟修丹室预栽松。紫苔苍藓饶秋色,埋骨它年赖尔封。

()

昨吊寝门外,莱妻泣最悲。
因言儿上学,复为墓求碑。
零落烧丹诀,凄凉哭鹤诗。

()

西岭往来疏,茆茨散漫居。月明人逐虎,水暗獭偷鱼。

万木风霜里,千村战伐馀。昔年桑柘地,鸡犬满村墟。

()

槛外温风绽锦囊,花王何事尚含霜。吹残柳絮难分色,落尽梨花为避香。

白玉堂前春欲暮,水晶宫里日初长。相逢谁是怜花者,虢国夫人爱淡妆。

()

文公徒弟无多在,学术应如寿数高。好句先教诸子和,垫巾翻被俗人嘲。

湖边茶店同谁坐,井畔柴扉欠我敲。昨夜相思眠不稳,月眉斜印落花梢。

()
月暗云迷度杳冥,飞鸣未肯落寒汀。
得无田里声相似,独此长官能细听。
()
荒余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
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

揽泪瞻林木,韡韡敷华叶。层闉带广陌,事焉暮相接。

骈裾侈高会,谁念独守妾。岂不思方舟,川广不可涉。

()
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手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