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宋代。刘宰。市有虎,毋妄言。当关虎士森戈鋋,市上一呼人驾肩。虎虽猛,那得前。市有虎,言非妄。君不见左冯诸邑天下壮。斧斤声断林壑空,猛虎通衢恣来往。食人肉,饮人血,沈痛积冤何可说。凝香堂上紫烟浮,风流太守尤民尤。一朝令下开信赏,藉皮枕骨弥山丘。虎已减,人患绝,夜永犹闻泣幽咽。泰山之侧如可居,子后夫前甘死别。
《猛虎行》是刘宰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市中有只猛虎,不可妄言。当关护城士持着锋利的兵器,市上一声呼喊,人们纷纷扛起担子。虽然虎很猛,但它不敢前来。市中有猛虎,这不是空穴来风。你可曾见过左冯诸邑的壮丽景象?斧头和锤子声音在林间山谷中回荡,猛虎自由地穿梭在大街小巷间。它吃人肉,喝人血,积累了无尽的冤屈,无法叙说。紫色的烟雾弥漫在凝香堂上,风流的太守对百姓苛刻。一旦有命令下达,奖赏就会丰厚,以人的皮和骨头覆盖山丘。虎的数量减少了,但人们的灾难并未消失,夜晚仍可听到哭泣和呜咽声。泰山旁边或许是个可以居住的地方,子孙后代甘愿在前,宁愿与爱人永别。
诗意:
《猛虎行》通过描述市中的猛虎和人们的生活,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诗中虎象征着权势和凶险,而护城士和市民则代表着普通人的渺小与无奈。诗人以猛虎为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所承受的苦难。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权贵的讽刺,以及对冤屈和不公的呐喊。诗人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的关怀。
赏析:
《猛虎行》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铿锵有力的语言,以饱满的情感展现了社会的残酷与人们的痛苦。通过对市中猛虎的描绘,诗人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危机四伏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护城士和市民的描写,表现了普通人在权势面前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困扰。诗中巧妙地将虎与人相互对比,突出了人类的脆弱性和社会的不公正。诗人还通过描写风流太守和对子孙后代的描摹,对社会现实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总之,刘宰的《猛虎行》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的痛苦。诗中蕴含着对社会不公和人性脆弱的关怀,通过艺术手法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的批判意识和对人性的反思。这首诗词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正正义的追求。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题辉侄梅。明代。杨士奇。鱼浦龙洲五百年,几家文献故依然。岁寒人共梅花好,始是吾宗清白传。
诉衷情。宋代。周邦彦。当时选舞万人长。玉带小排方。喧传京国声价,年少最无量。花阁迥,酒筵香。想难忘。而今何事,佯向人前,不认周郎。
客中雨夜。明代。何巩道。雨积苔痕径尽青,无穷花片落红亭。帘垂曲槛愁时倚,风入孤琴静里听。独醉远廊吟旧句,乍晴临水数疏星。人生踪迹知何定,不在天涯亦似萍。
菩萨蛮 琴馆听涛图。清代。关锳。密濛濛处仙禽瘦。红帘一桁留香久。灯影隔窗窝。点衣黄雪多。参差弦柱急。卷地风吹月。门外是潇湘。水回人断肠。
一天秋月为侯少府作。元代。胡奎。仙人高居鹊华峰,手把五色金芙蓉。骖鸾翳凤朝九重,翩然出入蓬莱宫。轩辕上天骑白龙,群臣泣抱乌号弓。八年鸿胪赞翊功,帝命出佑天南东。凤城百雉盘脩虹,海水直与银河通。仙人披锦袍,玉立冰壶中。笑呼东方白兔公,周览八极氛埃空。广寒三万六千户,借问谁持修月斧。上界清虚隔风雨,应知照见颠崖苦。儿寒思母衣,儿饥思母哺。莫向人间照歌舞,为天作眼万万古。
步出长干第几桥,天开净界息烦嚣。总宜河朔为高会,兼喜濠梁得见招。
白雪惊飞来伏日,乌衣群聚忆先朝。不缘意气归词社,褦襶何当折简邀。
六月六日诸词客大集天界社招余以公阻不克赴。明代。卢龙云。步出长干第几桥,天开净界息烦嚣。总宜河朔为高会,兼喜濠梁得见招。白雪惊飞来伏日,乌衣群聚忆先朝。不缘意气归词社,褦襶何当折简邀。
台湾八景。清代。庄年。笳声互动日沈西,一片苍茫暮霭低。夕照城边催渡急,晚烟风里裹帆齐。水寒弄影光摇月,潮长移舟浪拍堤。却怪群鸦栖不定,参差楼堞望中迷。
同李主敬赋周炼师渔樵耕牧诗四章章十二句 其三。元代。郭钰。子何为耕,瀛洲之曲。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树阴阴,草青青。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十五。南北朝。江淹。至人贵无为,裁魂守寂寥。唯有驰骛士,风尘在一朝。舆马相跨跃,宾从共矜骄。天道好盈缺,春华故秋凋。不知北山民,商歌弄场苗。
寒食遣怀。唐代。张灿。繁华泣清露,悄悄落衣巾。明日逢寒食,春风见故人。病来羞滞楚,西去欲迷秦。憔悴此时久,青山归四邻。
积雨雉城即事三首 其三。明代。李达。读书招隐销愁句,诗佛茶仙垫角巾。遥对三吴浃旬雨,永怀大历九年春。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宋代。周必大。青阳布治周三纪,黄屋非心正九年。圣子有为今出震,天公不宰旧乘乾。
寄题刘直卿冰壶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壶里清冰冰里人,个边无地可留尘。何时去弄池中月,照我星星白发新。
尹叔若讷和边字韵因再寄 其一。宋代。李正民。遁迹东游沧海边,全家到处寄邮传。江淮李监人多厌,甲乙商墟利则迁。遣兴千钟犹有酒,思归一马尚无田。买山拟作诛茅计,难学巢由不用钱。
秋晚寓叹。宋代。陆游。行年垂大耋,久矣少朋俦。旧事同谁说,新诗或自酬。废书眠过日,泥酒醉经秋。迟速皆当死,时来莫预愁。
王中玉生辰。宋代。李新。瑶磩桂楹香才浓,贵人罢直承明宫。高楼内集庆生子,酒面油膏红复红。嵩云入洛秋容晓,水冷青洲兰蕙小。露蠲仙掌生寒光,悲幄华帐飘晚凉。虬电蜿蜿护飚驾,吹竹子晋从天下。泬寥缑氏空月明,世间唯识王司稼。野人荐公知百寿,大椿骨健龙腰瘦。紫芝老艾副椒浆,请公倒尽长生酒。天庙明堂迟飞栋,杜宇数惊铜辇梦。锦城虽好不如归,中散年来忆双凤。
祖越寺。清代。王尔烈。峰外奇峰一上松,神仙应向此间逢。穿林风劲来香象,守洞云深啸老龙。玉匮流传黄帝事,青城髣髴丈人封。昔人自有看山眼,五岳何难一腹容。
题虞瑞岩白描水仙。元代。于立。流洲之君号中黄,雕冠翠帔悬明珰。通明宫中拜帝觞,帝遣换骨生天香。醉后横斜踏明月,月明零乱如冰雪。为传清影落人间,化作幽芳更愁绝。官车晓过西陵渡,贝阙珠宫锁烟雾。君王十二玉阑干,玉盘倒泻金茎露。江风吹断旧繁华,年年十月自春花。写成幽思无人省,持献瑶池阿母家。
送裴参军还下邳旧居。唐代。皎然。北望烟铺骠骑营,虏烽无火楚天晴。此时千里西归客,泗上春风得及耕。
清溪来明府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唐代。杜荀鹤。珠明玉润尽惊人,不称寒门不称贫。若向吾唐作双瑞,便同祥凤与祥麟。
三月廿日题所寓屋壁。元代。倪瓒。梓树花开破屋东,邻墙花信几番风。闭门睡过兼旬雨,春事依依是梦中。
别诸生。明代。王守仁。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可语?慇勤莫愧别离筵。
宿石门山。明代。文彭。秋老山开锦绣纹,石门清气独氤氲。水深隐隐潜龙穴,岩峻时时过鹿群。芋栗未收看野烧,松篁不整度秋云。地虚疑有仙人宅,笙鹤嘈嘈静夜闻。
塞下曲。唐代。张祜。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雪后同王希元登代州城楼 其一。明代。谢榛。登城眺夕阳,惨澹群山色。何许最关心,愁云在西北。
厓山大忠祠 其二。明代。文徵明。皇天不祐宰臣谋,万里楼船一浪休。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
菽乳。明代。孙作。淮南信佳士,思仙筑高台。八老变童颜,鸿宝枕中开。异方营齐味,数度真琦瑰。作羹传世人,令我忆蓬莱。茹荤厌葱韭,此物乃呈才。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罍。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顷待晴浪翻,坐见雪花皑。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
送人归乡。唐代。尚颜。多才与命违,末路忆柴扉。白发何人问,青山一剑归。晴烟独鸟没,野渡乱花飞。寂寞长亭外,依然空落晖。
光孝寺登毗卢佛阁。明代。谢元汴。名寺曰光孝,通禅理信然。我来瞻法海,碑版动心田。十月凤凰梦,三春陀曼天。危楼一凭望,萱草白云边。
同范智闻五月十四日夜赏月。宋代。刘子翚。微风净郊原,暮色含清夏。层巅月欲上,炯炯木叶罅。丰姿一发亏,爽气千毫射。流光不著地,黄抹溪西舍。翩然释峤飞,云流鳞鳞化。常恐螺髻青,失此骊珠挂。奇观天所吝,老眼得屡借。不嫌神太清,跣立高梧下。故人肯留连,一笑偶良夜。浊醪勿虚杯,庭缟醉可藉。
县圃莲花方开同时木犀吐芳刘光远仙尉赋诗为。宋代。程公许。季丰苦积阴,泥迳殊窘步。彼姝水花红,媚此晴色暮。邂逅小山桂,缠洗山掌露。相携斋阁来,不著丹铅污。杲之与黄香,胡为此同聚。向来古锦九,散落不知数。吟肠久荒涩,幽赏但默喻。殷勤吴市仙,能供岩壑趣。诗味淡愈佳,交情凝有素。我愿同茑萝,得与长松附。
顾郑乡过访不值。清代。缪烜。不甘贫贱老延陵,每逐京华逸骥腾。茶酒味清情易引,尖叉韵险步难胜。漫言待嫁贞于女,且托逃禅懒若僧。风雪锁窗欣过访,多君元著自超乘。
弋阳道中望圭峰诸山。明代。吴与弼。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欢。但惜世无摩诘手,不能移向画图看。
饮圣俞西轩。宋代。韩维。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上言砰人物,要当本诸内。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一经群子评,敛凿弃秕{左火右备}。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况吾何所立,闻誉若抱趸。圣俞善诱掖,斯语不无戒。意欲令吾曹,事业进以大。我虽顽无能,闻此亦健快。呼觞满自引,不畏坐客怪。归来书短篇,聊以记所佩。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园惆怅不胜春。谏争袁盎新承召,坐啸孙登乐守贫。
往事悠悠同逝水,诸公衮衮共扶轮。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间逐后尘。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九。清代。李鸿章。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园惆怅不胜春。谏争袁盎新承召,坐啸孙登乐守贫。往事悠悠同逝水,诸公衮衮共扶轮。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间逐后尘。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元代。叶颙。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和峦嶅二子寒食少天色五字 其一。宋代。刘一止。雾雨昏不醒,东风晓能酸。我食日不足,宁忧三日寒。
婺七贤诗 其四 黄侍讲晋卿。明代。胡应麟。侍讲起胜国,举代推词场。高踪峙虞揭,遗躅开宋王。遂令婺女颠,光焰万丈长。惜哉骆刘绪,缅邈空梁唐。
重过废园有感。清代。洪亮吉。十二窗棂敞绛纱,关心闲看后时花。残春寥落成秋梦,晓日荒黄似月华。忆旧已无机上锦,清游思泛斗间槎。横塘波影空如昔,噪尽官私两部蛙。
太平圣德诗十章 其四 连岁敕令有司蠲,除逋负振恤荒歉。此帝王之仁政也,为敷仁之诗第四。明代。杨士奇。蠲逋赈乏自皇仁,紫凤衔书岁岁新。雨露洋洋被遐迩,乾坤万物总皆春。
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明代。张羽。云林之子有仙骨,平生好洁如好色。纷纷浊士等虫沙,呜呼瓒也何由得。忆昔常登清掞堂,鹊尾炉爇龙涎香。绍京妙墨僧繇画,示我不啻千明榼。人间万事如飞电,洗玉池空人不见。季子城东土一抔,何人为著黔娄传。绣衣使者骑青骢,曾听《竹枝》湘水东。归来见此若梦寐,巴陵洞庭生眼中。江湖豪翰今零落,君得此图良勿薄。愧我题诗忆故人,黄鹤何年下廖廓。
过黄梁祠 其二。明代。袁宏道。不脱阴区苦奈何,仙官尘侣不争多。人间惟有李长吉,解与神仙作挽歌。
蜡梅。宋代。蔡沈。造物无穷巧,寒芳品更殊。花腴真类假,枝瘦嬾犹枯。帝子明黄表,宫人隐绛襦。若论风韵别,桃李亦为奴。
好事近(寄张真甫·十二之一)。宋代。陆游。_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磨崖颂。宋代。吴杭。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溪蛙弄气态,污我萧湘清。二公好奇古,大笔时纵横。磨崖勒唐颂,字字飞琼英。云烟借体势,水石生光精。浯溪在僻地,自是闻正声。名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弦歌入商鲁,永与神仙听。江流不可韵,此文如日星。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唐代。白居易。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一复时程虽不远,百馀步地更相亲。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闻道郡斋还有酒,花前月下对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