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汤参议三首

挽汤参议三首朗读

《挽汤参议三首》是宋代刘宰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乡里被人轻视的感受,以及他与世无亲的心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汤参议三首

妇党名推重,
乡评我弃馀。
共嗟身许拙,
直与世缘疏。

种竹沿修陇,
栽花傍小渠。
南园重回首,
浓绿上畦蔬。

中文译文:

悼念汤参议(三首)

乡里妇女们推崇有名,
乡亲们却将我弃置一旁。
我们共同感叹自己的平庸,
孤直的我与世缘分疏远。

我在土地旁边种植竹子,
在小渠旁边栽培鲜花。
回首南园,
绿色浓郁的蔬菜生长在田畦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乡村被人轻视和冷落的心情。妇女们推崇有名的人,而乡亲们却将作者置之不理。作者感叹自己的平庸,以及与世界的疏远感。这种孤直的态度在宋代文人中是比较常见的,他们常常自视甚高,对社会的繁华和功利持有一定的排斥态度。

在后两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乡间种植竹子和栽培花卉的情景。这种与自然和田园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显示了作者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南园中绿色浓密的蔬菜,象征着作者对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在乡村的处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直情怀和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的冷淡态度,以及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

猜你喜欢

暂去还来隔岁期,山中猿鹤谩相疑。行藏有道乾坤在,敢望摅忠答圣知。

()

今朝三月初十,大野和风袭袭。不用转脑回头,向此一时證入。

()
今年花事许迟迟,九十春光巳半归。
风急杏花吹不脱,落梅无数掠人飞。
()

上元灯火不须奢,自有幽情领物华。踏遍东城清夜月,安家园里探梅花。

()

暂假霜威肃泰和,又飞文旆入宁波。当官已见勤劳著,敌忾兼闻斩获多。

老树疏花江畔影,古声新调别时歌。相知相爱相期远,汗简功名谅不磨。

()

帘卷露花容。几度相逢。他知我意欲相通。偏奈天教多阻间,积恨何穷。
云雨杳无踪。愁怕东风。时闻语笑恣欢浓。惟有俺咱真分浅,往事成空。

()

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

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河桥送别者,二子好相知。

()

风流追数建安年,谁遣朱轓并塞边。举国向来儒服少,是邦端有大夫贤。

须公帷幄收长策,著我江湖刺钓船。池阁追凉肯临否,红妆翠盖拥三千。

()
嗟予少也戆无奇,才力而今老更衰。
文阵异时逢大敌,犹能斩将复搴旗。
()

空庭过雨晓烟新,恰恰莺啼杨柳春。好语如簧须自惜,世间识曲已无人。

()

李咸谷,真诗人,无枝可栖云水身。去年县官为架屋,才有数枝堪寄宿。

朝厨无烟眠正高,痴儿叫怒吟转豪。人间六月尽絺服,独著春衫凉自足。

()

风流官职称红莲,花发多同太守筵。
绿醑十分倾玉斝,清商一部列金钿。
池塘闲咏陪灵运,楼阁时登异仲宣。

()
德山一棒,临济一喝。
家贫难办素,事忙不及草。
三千里外见譊讹,未免虾跳不出斗。
()

众卉已萧索,朱栏始盛开。尚先秋后菊,肯羡腊前梅。

秀出丝头软,红深脍缕堆。疏明怜点襭,巧丽爱重台。

()

爱妾不爱子,为问此何理。弃官更弃妻,人情宁可已。

永诀泗之滨,遗言空在耳。三载无朝昏,孤帏泪如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