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通倅刘由正二首。宋代。刘宰。论姓名先薛,谈经我愧匡。同登太常第,更接郑公乡。别恨惊三纪,还书欠几行。犹馀清夜梦,载月渡沧浪。
《挽通倅刘由正二首》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通倅刘由正的别离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怀念和情感的流露。
诗词的中文译文:
论姓名先薛,谈经我愧匡。
同登太常第,更接郑公乡。
别恨惊三纪,还书欠几行。
犹馀清夜梦,载月渡沧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友情的别离为主题,通过表达作者与通倅刘由正离别时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论姓名先薛,谈经我愧匡。”表明作者与刘由正在交谈时,作者对刘由正所具备的知识和才华感到自愧不如。这种自愧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刘由正的敬佩和友情的真挚。
接下来的两句“同登太常第,更接郑公乡。”描绘了作者与刘由正一同登上太常府的楼阁,一同游览郑公的故乡。这里的景象给人一种友情深厚、亲密无间的感觉。
紧接着的两句“别恨惊三纪,还书欠几行。”表达了作者对与刘由正的离别之恨,作者对刘由正的离去感到遗憾和惋惜。作者可能希望刘由正能够尽快回信,以弥补彼此分别时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犹馀清夜梦,载月渡沧浪。”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夜晚,仍然会梦到与刘由正相聚的情景。这里的“载月渡沧浪”象征着远离的彼岸,表达了作者对刘由正远行的希望和祝福。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诗词中的意象和感情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感受。它传递了友情的温暖和珍贵,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送望之移帅荆南。南北朝。邹浩。荆湖地与蛮獠通,江陵开府节制雄。劲兵十万拥罴虎,鼓角声动波涛风。列城如子满棋面,一一元帅呼吸中。陛下钩帘抚天宇,妙选百辟今属公。楚峰峻拔江汉广,晴光带影落渚宫。悬知黄馘日饱饭,酣歌鼓腹均儿童。裕陵松柏老霜露,钟山杖屦埋蒿蓬。自从知已失君相,隼旟熊轼西复东。赭袍可想不可见,十年一梦朝来空。荆湖虽重岂留处,朝廷百度皆元丰。
风不鸣条(一作章孝标诗)。唐代。戈牢。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入松声不发,度柳影空摇。长养应潜变,扶疏每暗飘。有林时袅袅,无树渐萧萧。慢逐青烟散,轻和瑞气饶。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
六月初七夜与岭南族中长少二十二人乘月泛西湖示诸同游。宋代。陈亮。落日动高兴,轻舟过碧浔。方欣齐桡乐,复惜群山阴。时爱波上月,清光犹未沉。乍离洲渚浅,稍入蒲荷深。花香袭人衣,水风凉我襟。杯行吸素彩,曲度飘清音。繁华不可再,新赏良在今。
憔悴西风梦不成,娉婷相见在春城。欢场九锡传花瑞,隐语双文赠鸟名。
宝镜背悬交吐燄,索铃初护尽无声。看多怕有香尘上,出浴依然媚晚晴。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其九。明代。黎遂球。憔悴西风梦不成,娉婷相见在春城。欢场九锡传花瑞,隐语双文赠鸟名。宝镜背悬交吐燄,索铃初护尽无声。看多怕有香尘上,出浴依然媚晚晴。
桐竹君咏。宋代。陈翥。高桐凌紫霞,修篁拂碧云。吾常居其间,自号桐竹君。不解倣俗利,所希脱世纷。会交但文学,启谈皆典坟。
鲸背吟二十二首 其四 东洋。元代。宋无。东溟云气接蓬莱,徐福楼船此际开。应是秦皇望消息,采芝何处未归来?
梁孝子。元代。刘崧。梁孝子,早孤而鳏惟养母。有兄从军弃儿女,废姊寡居养无所。孝子念母情所钟,迎姊就养来家中。更携二侄共哺食,令母弄孙嬉笑同。市尝大雪薪炭绝,起析舂具就炉爇,不令母知母心悦。乱馀时果贵且珍,出买菱实先献新,母食甘之忘其贫。梁孝子,行孝义,只不读书宁识字,天性真醇有如此。吁嗟今之人,禄食往往肥其身。同气乃异趋,肝胆如越秦。孝子诚愧之,吁嗟今之人。
东湖曲十首 其七。清代。陈恭尹。云敛空江月满汀,方舟行处众声停。新歌一曲清无敌,小妓生来十五龄。
时事 其三。明代。蓝智。大府城隍废,疲民井邑空。舞干非舜日,斩木有秦风。烽火苍茫外,江山感慨中。悲歌看古剑,激烈想英雄。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宋代。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送人中秋闱归莆中。明代。王恭。治世竟先达,英材惟陆机。秋闱况得意,复忆家林归。落日江上别,凉风吹客衣。壶山郁葱倩,莆水清涟漪。为言到家日,未几登王畿。无令得桂手,虚负看花时。谈笑青云上,谁念山中期。
见怀。明代。王子充。芙蓉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
蔡宣教请赞。宋代。释宗杲。手里指东画西,口中胡说乱道。一生惯打葛藤,天真不属做造。有个蔡正卿。时时来著到。水流湿,火就燥,马面团圞随人所好。
旱夏纪异诗五章 其一。清代。姚燮。城草未及秋,芸黄有枯色。众鸟投檐阴,十病九彫翼。压江田土焦,百里照天赩。居农劳旦心,坐废惜肢力。官税姑缓筹,先愁一家食。煽议蒙五行,风传焰难熄。本无盗贼心,似因天沴逼。大路倾作河,谁敢预防测?通人理为凭,古鉴杂胸臆。践履安诸常,性完气何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