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叶轩

书叶轩朗读

《书叶轩》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叶轩》中文译文:
正是桐阴雨乍晴,
隔笼黄鸟女儿声。
笔床经笥閒家具,
物物皆从我太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桐树的荫凉、雨后云开为背景,通过描写黄鸟的婉转歌声,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安宁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道:“正是桐阴雨乍晴”,形容下雨后的桐树荫凉,雨过天晴的景象。这里的桐阴代表着一种舒适宜人的环境,带给人们心灵的宁静。这样的自然景象与后文的主题相呼应。

接着,诗人写道:“隔笼黄鸟女儿声”,黄鸟的歌声从笼子中传来。黄鸟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们的歌声婉转动听,给人以愉悦和安慰。这里的黄鸟女儿声象征着美好的家庭氛围和宁静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诗:“笔床经笥閒家具,物物皆从我太平”,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笔床、笥子和家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代表着平凡而温馨的生活。诗人通过“物物皆从我太平”的描述,强调了他对家庭和谐、平静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温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家庭安宁的追求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离愁禁不去。好梦别来无觅处。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软红尘里鸣鞭镫,拾翠丛中句伴侣。都负岁时,暗关情绪。
昨夜山阴杜宇。似把归期惊倦旅。遥知楼倚东风,凝颦暗数。宝香拂拂遗鸳锦,心事悠悠寻燕语。芳草暮寒,乱花微雨。

()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

炎蒸欣傍晚,扫地坐宽凉。入竹风逾冷,生荷水亦香。

蚁行缘食几,萤照落书床。听得农人语,今年稻穗长。

()

沙河南度草烟平,绿树阴边见古城。湛坂战争非义旅,昆阳破贼是雄兵。

凫来尚说王乔舄,龙去空传叶令名。黄柏山前田漫漫,已无沮溺旧时耕。

()

无诸城头春雪飞,臈酒未醉缝春衣。独怜游子江东去,正值关河雁北归。

江东远树徽州出,羡尔王浑得官日。白首虽寒博士毡,多才已判文衡笔。

()

天上映藜已懒,雾中看花不真。
顾我七十馀老,见公三两分人。

()

故人骑马到岩阿,同泛椒花醉薜萝。别后青云俱未达,镜中华发近如何。

鸥盟隐去还堪结,马齿年来觉渐多。新柳河桥初绽绿,明朝且莫赋骊歌。

()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

昔人孺墓有终身,今见老子婆娑神。坠心三载状堂构,拜倒地下无可人。

龙头四十大颡颔,斑斑古花洒春翰。江潭画师老不归,坐令君山岚翠晚。

()

炉烧榾柮榜桃符,奈有穷愁岁不除。坐守庚申怜影只,重来甲子当生初。

瓮余骨醉轮囷蟹,盘荐鳞鲜泼剌鱼。随例一杯婪尾酒,案头抛卷读残书。

()
柴门一月南京雨,斗帐半床西晋书。
藜杖日晴初出户,园林落木已萧疏。
()

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

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

()

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
清朝未得荣簪绂,黄卷何妨乐圣贤。
物外高情谁与共,人间佳句已争传。

()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
几度维舟此倚栏,伤心劫火总摧残。
拒霜关落无人管,时有流红驻下滩。
()

父老见枯朽,皆从童稚年。孙枝复秀色,仙事故依然。

巢鹤千龄异,源泉一溉偏。颇笑海棕陋,崎岖留在绵。

()
杀人如草绝炊烟,哨马公然骤邑堧。
共说扶亭登奏后,霜髅沟血尽闻天。
()

问夜如何矣。早鸡鸣、长安门外,车如流水。争羡朝班仙仗好,老我闷怀有几。

端不为、洛阳流涕。闻道地官初放赦,想魂兮、游戏应来此。

()

隔盈盈一水,欢会今宵。梧叶上,雨萧萧。星沉开帐烛,云黯渡河桥。

渚宫深,离思苦,两无憀。

()

忠愤忧时切,风云得路先。官箴循吏传,家法棣华篇。

灭虏兵方急,优贤席屡前。如何天不憖,高冢卧苍烟。

()

偶阅古人书,了不异人意。强作一家言,欲占千秋事。

()
春风十里莲花市,红烛三更桃叶歌。
侯馆羇人眠不熟,梧桐窗下雨声多。
()

尊酒孤城急暮笳,玉壶金缕兴无涯。茶烹雁宕千峰雪,酒酿龙山十日霞。

幕府春光回大纛,辕门晴色护高牙。相逢况是河梁客,握手何妨片月斜。

()
岁穷犹此客,不早见几微。
岂易赊邻酝,何惭典故衣。
余寒当有几,小忍未为非。
野烧回青润,春山饱蕨薇。
()

亭亭物表。器宇秋天杳。廉明太守,说向吾人,古来稀少。

清风两袖朝天去,转眼是、凤池春晓。好敷陈,兽锦袍新,御炉香袅。

()

平居厌城郭,具舟泛清汝。
蓝光一水远,铁色两崖古。
日华动中流,沙纹乱前渚。

()

管磬升,坛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

飞腾无那高詹事,犇轶难甘杜拾遗。
释梵不为宁顾计,公侯有命郤随宜。
且留陈迹来韩愈,不用逢人说项斯。

()
作者向来十数,名随草木俱堙。
圣贤生世不数,文章何代无人。
()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

()

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
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

()

桀犬惯吠尧,于尧何所伤;假令不吠尧,于桀何所偿。

既饱桀刍豢,应喻桀心肠;桀威日以炽,犬吠日以扬。

()
有抱瑟竽门之叹,以婆罗门歌之河山清眺,风烟两戒见殷都。
唐津浩浩舟车。
一水东浮沧海,宝带束燕吴。
更中州雄跨,奇货堪居。
()

姑射泉边万竹稠,来青楼外四山秋。重阳醉后归来晚,黄菊纷纷插满头。

()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拕凤股盘云坠。听银床声细。梧桐渐搅凉思。

  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梁燕子。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

()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

千里岩疆峙海东,将军筹策远能通。我来相度边防势,试驾轮舟胜顺风。

()
丹轮随待十三州,青琐文章汗马牛。
喜见钱塘山水好,卜居为有荻花秋。
年来游宦无覉束,要醉海棠西入蜀。
侯门不惯扑车尘,犹忆画堂红映烛。
()

溪流汹涌激溪垠,土木颓移岁月新。为问寺前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人。

()

淡淡湖风弄雨丝,纸灰飞上绿杨枝。三年不过归元寺,肠断清明上冢时。

()

云暝千峰暮,林幽万木寒。故情殊未已,谁肯念袁安。

()

絮花飞起雪漫漫,长得宫娥带笑看。(《柳枝词》,

见《吟窗杂录》)

()

綵云装髻缕金衣,举袖蹁跹玉一围。自是屋深双燕入,不应帘里有花飞。

()
云外衔山日半环,传杯共惜片云懽。
莫疑来日是来岁,万古光阴只么看。
()
稷下先生旧老成,十年江表耸雄名。
观星南极孤槎远,赏月西湖独榻横。
笔底篇章追梦得,樽前风味胜公荣。
酒楼一诵惊人句,四座如闻霹雳声。
()

鹄立仙班识羽仪,孤忠端荷四朝知。晓临枫陛旁看壮,秋入蓉溪旧有期。

西夏安攘经国计,内廷献纳荩臣私。浮云野水宽闲外,沙塞无尘属远思。

()

心共香苞卷。卸啼妆、却施檀晕,湘娥恨遣。直拂芸辉绡账薄,云母簟纹波泫。

新粉扑、罗浮蝶茧。说与桐花羞待凤,雪衣寒、水月毫光浅。

()
朱帘乍卷层烟起。
露华深浅初疑洗。
困倚玉阑风。
绮罗知几重。
()
洪蒙既判,惠然红日。
天地开明,即心是佛。
尘沙刹海,遍界发辉。
一丝毫头,昧之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