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下渚湖二首

行次下渚湖二首朗读

《行次下渚湖二首》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下渚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绵迁苍岫补林空,
菱荇通船万镜中。
黄白花明如绣出,
蜻蜓犹爱蓼成丛。

第二首:
鸬鹚独立傍晴岸,
一片红蓼暖苍苍。
西湖南浦千山绿,
渡口东风万木香。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下渚湖为背景,通过描绘湖泊的景色和自然生态,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首诗,以苍翠的山峦和湖水中的菱荇为描写对象。苍翠的山岭像是一片无垠的绿色,填满了整个湖面,而菱荇则生长在湖水中,通向远方的船只在万千的水面倒影中穿行。黄白色的花朵在湖中如绣出般绽放,吸引了飞舞的蜻蜓围绕着生长在湖中的蓼草。

第二首诗,描绘了鸬鹚独自站在晴朗的岸边,红蓼花盛开的一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西湖南浦的山峦青翠欲滴,渡口吹来的东风充满了芳香,万木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下渚湖的美景之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景。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质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使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羔水轩窗宜夏居,夜凉如水似和初。
科头枕石卧明月,仰面迎风看太虚。

()
()
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
()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

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

冲风挟新寒,激射窗纸破。寸心集百忧,惊叹中夕坐。

岂无激昂志,蹇步多跌蹉。平治付圣贤,白云政堪卧。

()

为客三冬尽,归程数问家。傍渔传夜火,濯足动江霞。

日落村舂急,溪回山势斜。孤怀谁共语,一醉谢年华。

()
山阴又见暮春初,禁火园林社雨余。
世事不妨随日改,年光未遽与人疏。
豉香下箸尝蓴菜,盐白开奁得(上制下鱼)
鱼。
()

永夏池亭且啸敖,门前休问长蓬蒿。微官始信如鸡肋,散地今看似马曹。

无客经时慵束带,有诗终日任挥毫。不妨寂寞长扃户,赢得清閒对浊醪。

()

国尚师位,家崇儒门。禀道毓德,讲艺立言。浚明爽曙,达义兹昏。

永瞻先觉,顾惟后昆。

()

四海衣冠拜九重,圣君在位像飞龙。
遥瞻雉扇双开处,万岁齐呼瑞气浓。

()

日入机暂息,日出还复萌。世俗恣贪玩,昼夜亦无分。

不自揣已量,碌碌空劳生。智哉庞德公,移家归鹿门。

()

食投荒店宿依营,半月山邮与水程。海外萑符方伏寇,江干流徙为逃兵。

城过五漏门犹闭,日上三竿客未行。满眼风尘成底事,可怜书剑误儒生。

()

役身耽案牍,久与白云违。新插秧苗嫩,閒游水鸟肥。

独来非恶市,小坐欲忘机。彭蠡波澄澈,山山倒影微。

()

老屋三间下。看眼中、头颅如许,君其健者。何不弯弓驰猎骑,飞雁翻身仰射。

知未了、男婚女嫁。郑婢萧奴齐侍侧,奉夫人、小摘香盈把。

()
龟龄昔祷五龙调,曰雨而雨若有期。
我无能为此云役,云螭何事不相违。
()

散发时惊松露浣,泥满芒鞋月中浣。问侬何意好登临,秋色撩人不暇懒。

()

昔年堂上来三鱣,今日溪头领队鱼。
方信卜居初意好,要教同里识诗书。

()
昔在南郑时,送客褎谷口,金羁叱拨驹,玉碗蒲萄酒。
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回鞭指秦中,所惧壮心负。
人生岂易料,蹭蹬十年後,蝉声怳如昔,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
()
自从秉节簉明廷,谠论忠言四海倾。
何事不关天下念,此心无著世间名。
()
湖南多爽处,羡子片帆还。
秋影清涵水,烟痕淡著山。
兰风香楚佩,竹泪冷湘斑。
见说诛茅地,江头只数间。
()
日边清切以文鸣,立对朝阳欲问程。
笔落生春变寒谷,诗来将喜破愁城。
檐前水到乘槎便,天际山横与槛平。
准拟公归道过此,小留觞咏集簪缨。
()

梨花李花白斗白,桃花杏花红映红。
疏篱曲径锦步障,间以巨竹青玲珑。
独木为桥人不渡,柴扉欲锁春风住。

()

学不到忘言,崇朝守韦编
使我能解化,此物为蛇蝉

()

几度潺湲树底过,渊澄会见泻天河。气蒸桃浪红翻锦,色借湘裙绿染罗。

曲涧分来听不尽,长沟流出恨偏多。朝宗东泛沧溟远,万里瀰漫接巨波。

()
采松北山下,日与樵者亲。
寸尺拾遗坠,时以供炊薪。
日跻白云冈,暮宿芳草滨。
疏泉溉其本,镜心澄尔神。
()
世事尘轻。
宠辱何惊。
□不须、更问君平。
一帆客棹,几曲渔汀。
()

九曲黄河水,奔流下夕阳。芦根渔网集,树杪客帆张。

巨石撑淮浦,高洪压吕梁。黄姑频岁约,击楫上扶桑。

()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

虎丘山下月朦胧,阊阖门前动地风。子夜一声琴一阕,杜鹃声在碧云中。

()

世居江表卧烟霞,致政官资美莫加。
圣代旌门崇孝义,御书堆阁绝生涯。
衣冠济济皆稽古,儿侄熙熙尽克家。

()

山围水绕高唐路。恨密云、不下阳台雨。雾阁云窗,风亭月户。分明携手同行处。
而今不见生尘步。但长江、无语东流去。满地落花,漫天飞絮。谁知总是离愁做。

()

洮砺发剑虹贯日,印章不琢色蒸栗。
磨砻顽钝印此心,佳人持赠意坚密。
佳人鬓彫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

()
身心已逐竹林游,为国搜贤事却优。
持正拟官觇上意,事君可作不忠谋。
()

庭前两古柏,凌霄灿其英。
问此谁荣枯,雪霜见其情。
荣枯何足计,有酒还自倾。

()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坏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

访古游天台,八极神飘飖。笑逢两仙人,把袂申久要。

飨我白玉醴,侑之紫鸾箫。清欢意何极,冉冉暮复朝。

()
反于尔心,孰无爱敬。
即是而推,乌往不顺。
()

步履行危磴,凭阑得妙峰。鸟飞迷故道,人去想遗踪。

掩冉风前竹,支离涧底松。山僧饭不足,不是忘鸣钟。

()

常公廊庙姿,龙节殿南区。凿开文章源,儒学比蜀都。

仪仪天章老,秀色发东吴。相望三百载,还拥朱轓车。

()
坐令簪一枝,蛾眉淡初扫。
笑弄黄金杯,连台盘拗倒。
()

已矣吴门市,祁门问阿连。有书聊话旧,无累不须仙。

蜀叟思长计,苕溪缚数椽。不知双璧外,谁与办腰缠。

()
懿行表闺房,情亲共衋伤。
绣衣来宅相,彤管著铭章。
苹涧谁供祀,藁砧空悼亡。
芝兰俱秀发,所恨失元方。
()

天涯偶尔伤流落,聊复吟情寄水云。说梦痴儿千载后,邮亭有曲不堪闻。

()

宠命光辉出九重,夕郎捧诏未央宫。辍从近侍优耆德,暂殿名邦抚浙东。

道过故乡观昼绣,政成载路播仁风。岂惟越俗欣渐惠,即看延登起茂功。

()

慈母辞北堂,季子恨何极。托彼堂下花,对此长相忆。

俯羹不可见,面墙竟谁即。昨夜梦魂中,分明见颜色。

()
风起兮霜下,池塘冰兮井水寒。
望清都兮鹤未还,明月兮空山。
()

沐恩堂上春重到。隔屋张筵相过早。南楼高与北楼齐,西家喜接东家兆。

灵鹊来巢华栋杪。连营并构非人巧。预占跨灶足传芳,更报乘龙先应诏。

()
谁新白屋当灵鹫,倚汉横霓几栋梁。
因想中原陵寝处,断垣衰草正斜阳。
()
天公研黛朝染山,天女戏手双娥弯,挼丝试青坠人间。
年时春山未著色,十万野条先弄碧。
天公一笑不汝争,白华吹尽秋风生。
肤寸长含八分雨,南山与天青万古。
()

朣朣如水洗新秋,到两峰前凝不流。曾似丈人祠下看,丹梯飞步玉华楼。

()

三年为吏住东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群山数点春。

()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
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
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
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
()

靡靡辞掖庭,殷勤谢故媛。
今朝一羽捐,宿昔千金选。
自怨恩命薄,不恨红颜贱。

()

四海李元礼,龙门多俊良。英英郭有道,一揖遂生光。

画鹢凌云波,仙舟水云乡。此心徒皦皦,千里共苍苍。

()
驿道芬菲春气柔,征蹄去去不容留。
俯辞南国抠衣佩,直向端门拜冕旒。
璧沼从知新训导,石渠旋复细刊雠。
泽民致主渊源学,那或浮沉逐悲流。
()

游豫琼林与俗同,森严羽卫跃花骢。旌旗射日飘红浪,归处香尘拂晚风。

()
吴刀剪彩缝舞衣。
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
倾城独立世所稀。
()

齐甲强临力有馀,鲁庄为战念区区。

鱼丽三鼓微曹刿,肉食安能暇远谟。

()

春描叠障千年画,人共长溪几日船。村酒细倾留夜月,物情高论坐青天。

钓鱼碧渚真随手,拾笋疏林不费钱。他日都门携手处,好将诗句话今年。

()

一室晤言好,谁为覆手炎。宦清贫亦得,交澹贵无嫌。

单裌春风换,深杯夜雨淹。频过吾望汝,次第检牙签。

()

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

客星去后无人住,苍山白水还朝暮。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

()
灯火一樽酒,笑语亦固然。
如何棘围夜,忆归不成眠。
衰怀动多感,妻儿须眼前。
人生四方志,谁遣霜覆颠。
()
病起衰颜聊自媚,春深笑口向谁开。
五男不学从渠懒,三径俱荒阻客来。
日展琴书娱潦倒,雨抛巾舄渍莓苔。
交游物化今余几,倚杖看花首重回。
()

自天秉钺控西东,雷迅霜威压世雄。薄伐已褫豺虎魄,先声遂挫犬羊锋。

勿云岭外无宁宇,最幸专城有令公。自是韬戈铭汉石,燕然山上记肤功。

()

万木冻西壑,夜禅雪窗白。山深人不来,惟有罗浮客。

()

亸疏鬟,垂薄袖,媚影刻春绣。月似烟昏,烟似断云绉。

倚来铁干冰华,那般清苦,值禁得、那人纤瘦。

()
蚁酒浮明月,鲸波泛落星。
春花秋叶几飘零。
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明日非今日,长亭更短亭。
()

佳人燕赵独倾城,善舞阳阿掌上轻。为雨为云不知处,襄王梦里自分明。

()

曲槛朱栏夹道斜,洛阳无处不飞花。君看昨日辞巢燕,今日空巢来妾家。

()

瓣香丞相祠,行舟时一驻。阴风起松籁,还作青螺雨。

()

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漱流星入齿,照镜石差肩。

静闭街西观,存思海上仙。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

()

沈生逸者流,夙尚丘壑贲。缅怀徇所好,十日一山水。

游戏无全目,纵横得真理。平生所馀事,耿耿乃在此。

()

细风吹绿水生波,翠陌瑶阡艳绮罗。春信朝来到人世,满城箫鼓醉人多。

()

索居殊觉故交稀,忽见同官老绣衣。霖雨方看薇省作,清霜犹忆柏台飞。

论诗款款倾壶蚁,话旧频频剪烛辉。壮志未酬知己共,相期白首莫相违。

()

疏林小雨月胧明,商颂琅琅半夜声。
邓子弓强殊未发,欲驰桑本犯坚城。

()

路转妨旌折,桥平度马齐。风花一水静,烟柳万家迷。

目极心逾远,朋高酒共携。前寻还有径,应是武陵溪。

()

惜别远相送,却成惆怅多。独归回首处,争那暮山何。

()
一棹载愁归,翩翩旅{方兆}飞。
鹡鴒空自急,鸿雁失相依。
水涩滩膠艇,风斜雨湿衣。
感时无意绪,伫立暮烟霏。
()

老汉从来无禅,一味心中含毒。
此毒时复现前,浑家大小不穆。
异口同音呪诅,至今活陷地狱。

()
宴罢中秋恰四朝。
金炉因甚把香烧。
若非金母生今日,应是麻姑降此宵。
歌窈窕,舞娇娆。
()

柳风飞絮自征袍,望远楼中望眼高。
几许江南名利客,灰尘满面日劳劳。

()
一岁会盘洲,月月生查子。
弟劝复兄酬,举案灯花喜。
曲终人半酣,添酒留罗绮。
车马不须喧,且听三更未。
()

客里频思大树村,归来还喜旧情存。十年梦寐凭诗寄,千里风霜藉酒论。

江上衣裳冬倍冷,竹间窗户昼犹昏。从今会别非遐远,不学梅花易断魂。

()

鄂州南楼不可到,到此南楼眼亦青。
乾坤日月与高致,城郭江山无遁形。
把酒纵谈心耿耿,倚栏遐眺鬓星星。

()
灵皇夙嗜祗江山,卜宅烟霞缥缈间。
带水净涵青黤黮,画屏中嵌玉孱颜。
耽耽洞府自宫阙,袅袅天风来佩环。
一炷炉烟通胖蚃,愿开晴景遍人间。
()

手提三尺是龙泉,走马边城及少年。侠气至今销不得,散为烟雨蔽江天。

()

边沙作霾曀衢陌,行子居人总成客。五羊城里三见君,匆匆不得论心迹。

君驱高毂日涉野,我倚长竿钓山下。毛锥不及带刀人,牧马童儿笑儒者。

()
子夜逾城,午夜见星。
青天白日,大道不行。
水泥脚下转深深,究竟何曾得道成。
()

翠钿尽卸香云绿,红衫松扣纤纤玉。旖旎揭罗帷,移灯匿笑时。

闭门霜月去,不减春宵味。炉火酿馀烟,氤氲初睡还。

()
道场山下弄山泉,餐菊纫兰万物先。
送眼飞鸿高四海,补天健笔震三川。
池塘碧草回春梦,衣钵黄梅肯夜传。
雨不饶人有新句,怨渠未许见全篇。
()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汉浦浪花摇素壁,

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