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二日清坐

闰月二日清坐朗读

《闰月二日清坐》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闰迟收获,
年衰惜友朋。
每怀人似玉,
安得酒如渑。
鹊语何多诞,
蝉声故可憎。
茶香新落磨,
亦足洗炎蒸。

诗意:
这首诗以闰月二日的清晨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年岁渐长、友谊渐远的感慨与思考。诗人在秋天的闰月中感受到丰收的延迟,这让他对年龄的衰老感到悲伤,他惋惜与朋友逐渐疏远的现实。每当他思念朋友时,他们就像是珍贵的宝玉一样,而他却无法得到与朋友们共饮的畅快。在这个季节,喧闹的鹊鸟言语虚伪多诞,而蝉鸣则让人感到厌烦。诗人提到新鲜的茶叶香气,暗示着他希望通过品茗来洗涤自己内心的焦躁和烦燥。

赏析:
《闰月二日清坐》通过描绘秋天闰月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友情消逝的深思。诗中的情感主要集中在对年龄的衰老和友谊的渐远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珍惜友情的怀念之情。诗人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出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反思。最后,提到茶香的洗涤,既是对自我心境的调整,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洗礼,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片刻宁静的心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友情变迁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寄托了作者对于人情世故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世界相结合,给人一种清新、淡泊的感觉。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感受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的共鸣,让读者在感悟作者的心境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人生和人际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

猜你喜欢

绿窗风雨苔生满。一春梦比天还短。酒醒又梳头。

夕阳才上楼。

()

层台起虚馆,桂柱兰为堂。微风从东来,吹动罗衣裳。

翻阶木芍药,薜荔当门墙。挥杯发清兴,弦歌诵诗草。

()

东风细细柳丝丝。泥人春日迟。微波动,碧参差,暗水涨新池。

独自倚栏时。对涟漪。清流何事最相宜。浴鹅儿。

()

碧丛丛里新霜后,婆娑一院香细。黄金三寸压枝圆,正已凉天气。

试小剪、生枝平蒂。绿窗先拭乌皮几。见罗帕分来,惹赋笔、沉吟取对,南海丹荔。

()

屐痕杖影乱斜阳,相送无心出短墙。散步井床苔径滑,观棋邻圃柳阴凉。

客伤旧事裁新句,我拟愁城筑酒乡。回首柴门分路处,满城雨气正微茫。

()

萧瑟秋庭暮雨新,深宵停酒话遗民。文章何用惊时辈,肝胆惟应向故人。

才已累身心未死,老难谐世自嫌真。尊前一寸将残烛,还抱高歌动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