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开图画。宋代。章甫。使君新筑北城隈,举酒标名绣斧来。一览江山因胜地,四时图画自天开。坐令宋史空盘礴,岂有并刀解翦裁。暇日莫辞频领客,年丰无事好衔杯。
《题天开图画》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使君新筑北城隈,
举酒标名绣斧来。
一览江山因胜地,
四时图画自天开。
译文:
位高权重的使君新修建了北城的周围,
他举起酒杯,以纪念这座城池的名字和美丽的景色。
俯瞰江山的壮丽景色,是因为这个胜地的存在,
四季的景色如同图画一样自然而美妙。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位使君新修建北城的场景为主线,抒发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酒杯的举起,标记了这座城池的名字,并表达了对城池及其周围壮丽景色的喜爱之情。他通过俯瞰江山,欣赏四季景色的方式,将自然景观与艺术图画相联系,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中的"使君"一词指的是位高权重的官员,他为了修建北城而努力。"北城隈"指的是北城及其周围的地区。"举酒标名绣斧来"表达了对城池名字和美丽景色的纪念和赞美之情。"一览江山因胜地"意味着从这个胜地俯瞰江山,可以一览众多美景。"四时图画自天开"则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幻,将四季的美景比喻成一幅幅天然的图画。
整首诗意境高远,用意深远。作者章甫通过描绘城池和周围景色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他将自然景色与艺术图画相媲美,突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妙。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宏伟壮丽之美。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次楼宗簿祷雨韵。宋代。陈宓。旱气满南州,深贻旰食忧。蟹能升古井,龙敢卧深湫。德政真无愧,丰年信可求。野人无别慕,鼓腹事西畴。
送泐季潭游天台并送渊侍者归天台二首 其二。元代。张翥。解夏回天竺,寻真问石桥。邻房留偈遍,归路载经遥。瀑壮秋悬雨,江明日上潮。题诗寄相忆,何处觅山寮。
两峰亲家枉顾喜而有作且申款留之意。明代。谢迁。淮海分携又十霜,江云江树两微茫。迎门一笑秋光好,秉烛相看夜漏长。谊重断金连甲第,情乖倚玉误东床。远来须尽登临兴,采采山篱菊正芳。
沮风夜泊。明代。范景文。桡停月落暗江滩,何处吹帆夜未眠。自是随风侬不惯,乘流莫怨下来船。
小楼雨中。宋代。高翥。云浮江雨暗,独客苦淹留。白发羞明镜,青山对小楼。酒功书下下,心事付悠悠。安得并州翦,从头翦断愁。
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 其二。唐代。曹松。秪拟应星眠越绝,唯将丽什当高勋。磨砻清浊人难会,织络虚无帝亦闻。鸟道未知山足雨,渔家已没镜中云。他时莫为三徵起,门外沙鸥解笑君。
初寒。宋代。陆游。蚊蝇扫迹叶飞初,剩喜幽窗读我书。墙角短檠真耐久,手中团扇又成疏。百年作梦行休去,九月无衣亦晏如。独恨故人消息断,寒江谁与倩双鱼?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八六子·洞房深。唐代。杜牧。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