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元诚赴临漳主簿。宋代。陈傅良。终藏怀未已,欲去事多违。士友方推毂,乡邻但挽衣。冥鸿寒汲汲,霜菊晚晖晖。何限春蜚动,君看果是非。
《送沈元诚赴临漳主簿》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沈元诚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终藏怀未已,欲去事多违。
士友方推毂,乡邻但挽衣。
冥鸿寒汲汲,霜菊晚晖晖。
何限春蜚动,君看果是非。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诗人在送别好友沈元诚赴临漳做主簿之际,内心深藏着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诗人感慨离别之事往往与自己的心愿相悖,因为沈元诚的离去违背了诗人的期望和意愿。尽管如此,士友纷纷劝说沈元诚前行,而乡邻们则纷纷挽留沈元诚离去。诗中出现的“冥鸿寒汲汲,霜菊晚晖晖”描绘了寒冷的冬天中,鸿雁飞行匆忙,霜菊散发着晚秋的余晖,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人世的变迁。最后两句“何限春蜚动,君看果是非”,诗人表达了对沈元诚的期望,希望他能在远方审视世事万象,明辨是非曲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呈现出深情厚意。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友谊的珍视交织在一起,通过对冬天的描写以及对飞鸟和花朵的比喻,展示了人世间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友谊的赞颂,同时也寄托了对好友的期望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唐代。杜甫。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困癫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湿久飞迟半日高,萦沙惹草细于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题桃花白头翁。元代。邾经。前度刘郎阻胜游,漫歌风雨替花愁。自怜人与春俱老,底事幽禽也白头。
江神子(C72F父以昔年梦诗寄为长短句,因韵叙谢)。宋代。曹勋。帝俞赓载下方壶。雨随车。旷时无。尽道南丰,仙骨秀而都。光照丹丘人快睹,金腰褭,玉蟾蜍。自怜老景病仍臒。芘微躯。驻安舆。暗润赤城,风露喜踟蹰。行矣相门还入相,看惠爱,咏猗欤。
睡起作帖数行。宋代。陆游。睡余得清风,起坐傍书几;日长谁语言,赖此管城子。欣然共游戏,一笑我忘尔。群鸿偶下集,但怪惊不起。古来翰墨事,著意更可鄙。跌宕三十年,一日造此理。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三叫投纱巾,作歌识吾喜。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九。宋代。释德洪。深原晓犁耕,隔溪夜舂簸。竹间伊余行,童稚供日课。入境观化风,亲视民勤惰。
张硕重寄杜兰香。唐代。曹唐。碧落香销兰露秋,星河无梦夜悠悠。灵妃不降三清驾,仙鹤空成万古愁。皓月隔花追款别,瑞烟笼树省淹留。人间何事堪惆怅,海色西风十二楼。
颂十玄谈·还源。宋代。释印肃。本来无住不名家,唯有西乾路不赊。三度他心通败阙,国师犹钓死虾蟆。
寄袁思与。宋代。黄裳。京华为别各蹉跎,犹幸相逢笑与歌。风雅长言先进少,游从高义故人多。虽知尘境先忘累,尤念玄宫未处和。行欲超然无一事,便当求我向烟萝。
石湖阻冰联句。明代。王鏊。西首恋松楸,扁舟乘晓发。行行抵斯湖,望望指巨缺。曾水塞长河,流澌截轻筏。大块噫馀威,玄冥令仍冽。帆集比鱼鳞,岸妥蜕龙骨。人断越城桥,雁杳尧峰齾。嵯峨峙玉山,璀璨恍银阙。或碎若彫锼,或铦如斧钺。或垂如玉钗,或拄若象笏。鳌足欹莫支,鹏背负如阏。造烦鲁遽工,解倩师襄掣。夏虫语应疑,宵狐涉还歇。戒自履霜初,藏岂凌阴节。山腰助谽谺,泽腹增嵽嵲。上下眩坤乾,东西混吴粤。王祥鲤莫持,孟宗笋堪掘。国忠信难倚,灵均未须淈。进如狼跋胡,行乃车无軏。舟子立招招,行人忧忽忽。一苇那能航,五丁未渠伐。飞渡谅斯难,来归怪时咄。况当阳生辰,正值春王月。谁乘浮海桴,莫借凌波袜。行止岂偶然,聊歌记颠蹶。
答顾参军大宁见寄。明代。欧大任。尺素关城意气亲,夕云西北起鳞鳞。息烽莫问幽州戍,击筑多逢易水人。马市久安书未奏,军持一笑醉偏真。谁知上谷颜咨议,五岳相从已结邻。
石州引。宋代。贺铸。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宋代。王之道。情似长江流不断,事如芳草剗还生。此身何苦浮名绊,正拟花时取次行。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宋代。吴则礼。吾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再赋个侬 其九。明代。王彦泓。为伊寥落为伊忙,风雨忧愁一半妨。梦后枕衾摊落月,归来衣袖糁繁霜。黄昏作客佯辞醉,白日逢欢痛忍狂。一任茹荼甘若荠,不烦传诉与萧娘。
诉衷情。宋代。赵师侠。威灵千里护封圻。十万户归依。白湖宫殿云耸,香火尽虔祈。倾寿酒,诵声诗。谅遥知。民康俗阜,雨润风滋,功与天齐。
水阁纳凉。宋代。王镃。 云碧纱厨水阁中,鸳鸯花冷枕玲珑。描金团扇无人用,一阵荷香一阵风。
偈颂十七首。宋代。释智愚。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北窗微阴。宋代。陆游。露滴林梢花送香,风吹池面雨输凉。蠹书一卷作老伴,麦饭半盂支日长。学道莫如心自肯,杜门真与世相忘。君恩不报虽知媿,稊米安能益太仓。
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绝句。宋代。刘克庄。手写八诗寄,耳聋三日惊。何须论句法,年自让吾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