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中的一首。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商山皓须眉,久不见绮黄。
邂逅一笑粲,可与斯人当。
如何为林逋,托根向钱塘。
居遗兰与芷,牢愁梦沅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陈傅良与友人张倅一起赏梅的情景。诗人首先提到商山,商山是当时著名的梅花观赏地,皓须眉指的是张倅,暗指他已经有些年纪。"久不见绮黄"表示长时间没见到他的容颜了。

接下来,诗人形容他们相遇时的情景,邂逅一笑,笑容明亮动人,可以与这位仪态出众的朋友相提并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的赞美。

然后,诗人转而思考自己的境遇,提到了林逋,林逋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把自己的才情埋没在了江南的钱塘(现在的杭州)之间。诗人借用了林逋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的追求,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扎根于江南的美丽之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居住在江南,那里遗留着许多美丽的兰花和芷草,但他内心依然牢牢地困扰着愁绪,梦中常常回到沅湘之地,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赏梅为契机,通过描绘友情、自我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对于人生和艺术的思考,以及对于友谊和故土的眷恋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寒江夜泊自生哀,一阵江风一阵摧。花落水流情不尽,海枯石烂恨难灰。

相思极目长万里,独叹愁肠每九回。果若人言虽不哭,寒江夜泊自生哀。

()

南州张仲蔚,黑发谢朝冠。图史供春事,蒪鲈奈岁寒。

城隈开菊径,笔里倒词澜。策骑空惭我,长途未息鞍。

()

彤云隐隐护灵坛,古柏萧森夏亦寒。丹臼烟迷苔欲染,空悬玉杵捣琅玕。

()

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晚晴烟树,傍人飞下红叶。
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
病起春工渐有涯,烧灯时节未还家。
老无筋力追年少,闲有诗篇纪物华。
风暖欲吹残雪尽,月明不着片云遮。
山中儿女应思我,孤负江梅岁树花。
()

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

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

重译知书自贵珍,一生心愧蹋鸱巾。
雨中折角君何爱,帝有衣裳易介鳞。

()

南海大都会,扶胥拱圣王。

卜灵终自显,两庙屹相望。

()
挂了衣冠却问农,几回欹枕听晨钟。
壮怀了与浮云渺,宿疹犹资大药功。
想像濠梁宁有趣,追寻风驭岂无踪。
道人要识春台乐,须身壶公问所从。
()
昔我为行客,烦君作好诗。
今吾仍是主,送子得无辞。
文赋须勤作,经书莫暂离。
天资诚美矣,师道可无之。
()

楚泽芳兰天秀。恁捐袂江波悽愀。相怜缟袂寒生后。浑不是梅花三九。

水清石见莹无垢。照月地小莲冰透。从他野鹿衔花走。忍消瘦仙心依旧。

()

白雪诗盈卷,笑微躯、未堪众嫭,几从严谴。公也缨冠骖欲解,知己感恩双泫。

身已似、三眠残茧。洛下重来刘梦得,问种桃、道士花深浅。

()

于翁画法出清新,气运依稀似院人。拈笔经营方匠意,解衣盘礡自通神。

虫鱼草木知资识,月露风云绝点尘。老去始知真有益,眼中无物不阳春。

()
()

粟谷难舂付石臼。弊衣难护付巧妇。男儿千凶饱人手。老女不嫁只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