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帅寿张漕韵二首。宋代。陈傅良。但得桑麻遍楚间,此心不在大夫环。落花流水深春好,画戟清香永日閒。英簜偶来成胜赏,萱庭孰与奉慈颜。正应得句尤奇杰,可继淮南大小山。
《和赵帅寿张漕韵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桑麻遍布楚地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意:
诗人表达了自己心境的转变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他说只要桑麻遍布楚地,他的心就不再依附于权贵富贵的环境中。他欣赏春天的花落水流,感受画戟的清香,享受悠闲自在的时光。他通过观赏英簜(古代一种娱乐器具)的演奏,与家人一起在萱庭(一种庭院)中陪伴慈颜(尊敬的长者)相伴,感受到了胜利和欢乐的氛围。他认为自己的诗句独特而出色,能够传承淮南大小山的传统。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为主线,展示了作者追求宁静和自在的心境。桑麻遍布楚地,象征着丰收和富饶,也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花落水流,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以及对瞬息即逝的美好时光的珍惜。画戟清香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引发读者对自然的遐想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诗中的英簜和萱庭则体现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团聚和和睦的渴望。通过观赏英簜的演奏,诗人与家人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与长者共度时光,展现出一种家庭温暖与和谐的场景。
最后,诗人对自己的诗句充满自信,认为自己的作品独特而出众。他提到自己的句子尤为奇异和杰出,能够继承淮南大小山的传统。这表明他对自己的创作充满自豪和自信,同时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在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对自然、家庭和文化传统的热爱与赞美,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愉悦的阅读体验。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长啸一声,山呜谷应,栖禽惊起。问元颜去后,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
须信两翁不死。驾飞车、时游兹地。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水龙吟。宋代。张孝祥。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长啸一声,山呜谷应,栖禽惊起。问元颜去后,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须信两翁不死。驾飞车、时游兹地。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清平乐(嘲人)。宋代。戴复古。醉狂痴作。误信青楼约。酒醒梅花吹画角。翻得一场寂寞。相如谩赋凌雪。琴台不遇文君。江上琵琶旧曲,只堪分付商人。
张叔厚白描乘鸾仙。元代。柯九思。秦台缥缈近天涯,红露霏霏隔绛纱。萧史不归春欲老,吹箫祇在碧桃花。
上蔡。元代。傅若金。上蔡城头黄叶多,闻鸡看剑起长歌。徒怜丞相东门犬,犹忆将军半夜鹅。树底衣裳沾雾雨,马前灯火动星河。凉风满路吹行驿,那似金门听玉珂。
题狗蚤。宋代。朱贞白。 与虱都来不较多,{左扌右暴}挑筋斗大娄罗。忽然管着一蓝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渔家傲(旅中远思)。宋代。赵长卿。客里情怀谁可表。凄凉举目知多少。强饮强歌还强笑。心悄悄。从头彻底思量了。当日相逢非草草。果然恩爱成烦恼。稳整征鞍归去好。重厮守。相期待与同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