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人二首。宋代。陈傅良。南去有五岭,北来有重湖。水清石益奇,往往中州无。在昔宦游者,越若韩张徒。胡然自衡阳,只雁亦不徂。
《简友人二首》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诗词之一。这首诗描绘了友人的离别和旅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南去有五岭,北来有重湖。
水清石益奇,往往中州无。
在昔宦游者,越若韩张徒。
胡然自衡阳,只雁亦不徂。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对友人的告别作为主题,描绘了友人南行经过五岭山、北归途中经过重湖的景色。诗中描述了湖水清澈,石头奇异,形成了独特的风景,而在中原地区很难找到相似的景观。诗人回忆起过去官员、游历者如越王勾践、韩非子和张仪等人的故事,感慨万分。最后,诗人以自身的衡阳身份和候鸟不再南飞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描绘南行北归的山水景色,突出了友人旅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和独特之处。湖水清澈,石头奇异,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通过引用越王勾践、韩非子和张仪等历史人物的名字,诗人使得诗意更为深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和崇敬之情。最后,作者以自身的身份和候鸟不再南飞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和哀怨之意。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友人的愿望和祝福,同时也勾勒出了壮丽的山水景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导引曲。清代。吴昌绶。深夜静,深夜静,云外听鸾吟。珠佩一双逢汉女,冰弦廿五迓湘君。携手出江浔。
涂汉英学诗二十余年矣挟近作来示赏叹之次俾。宋代。曾丰。三厄五穷能养诗,养之成熟气混夷。不知胸次是三代,可与笔端为四时。收拾性情归大朴,发挥风月出多仪。勘符容有一未合,更把大通肯转移。
军中秋夜感赋。南北朝。王沂。剑拂寒光子夜秋,屯云戎马尚淹留。时催雁字归炎极,谁补龙章侍冕旒。天宇渐清尘土梦,秋声偏动野人讴。月明自是孤吟侣,迢递何心上庾楼。
偶书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大笑高吟泄不平,区区宠辱若为惊。舌头极快深藏剑,意绪难防类守城。五反自当惩小忿,三休足可了余生。篷窗终日忘形坐,一席从教野老争。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唐代。白居易。献岁晴和风景新,铜驼街郭暖无尘。府庭共贺三川雪,县道分行百里春。朱绂洛阳官位屈,青袍长水俸钱贫。有何功德纡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
次韵寄滑州舅州。宋代。黄庭坚。舫斋闻有小溪山,便是壶公谪处天。想听琐窗深夜雨,似看叶水上江船。瞻相白马津亭路,寂寞双凫古县前。舅氏知甥最疏嬾,折腰尘土解哀怜。
临江仙。宋代。范成大。万事灰心犹薄宦,尘埃未免劳形。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卜昼匆匆还卜夜,仍须月堕河倾。明年我去白鸥盟。金闺三玉树,好问紫霄程。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