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师川典祀庐山延真观用送驹父韵饯别四首。宋代。王铚。康阜如蓬岛,欲寻风引归。烟藤猿啸月,云碓水鸣机。剩结餐霞侣,深随杖锡飞。谢公行乐处,山翠扑人衣。
《徐师川典祀庐山延真观用送驹父韵饯别四首》是宋代王铚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康阜如蓬岛,欲寻风引归。
烟藤猿啸月,云碓水鸣机。
剩结餐霞侣,深随杖锡飞。
谢公行乐处,山翠扑人衣。
诗词中以庐山延真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徐师川(驹父)的送别之情。王铚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以及山间的动物、自然元素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离别的深情和诗人对友谊的思念。
第一句“康阜如蓬岛,欲寻风引归。”描绘了庐山的景色,将其比喻为遥远的蓬莱仙岛,诗人渴望随风而归。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眷恋和对归乡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烟藤猿啸月,云碓水鸣机。”通过描绘烟藤、猿声、月光和水声,创造了庐山幽静的山水景致。藤蔓随风摇曳,猿声回荡在山谷中,月光洒在水面上,水声伴随着机器的运转之声。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体现了庐山的独特魅力。
“剩结餐霞侣,深随杖锡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驹父的离别之情。诗人与驹父一同共进晚餐,享受着山间的余晖美景,随后诗人带着行李和禅杖,深情地与驹父分别,踏上旅途。
最后一句“谢公行乐处,山翠扑人衣。”描绘了诗人离别庐山时的情景。诗人离开庐山,山的翠绿如同扑在他的衣袖上,意味着他对庐山的深深眷恋之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叹和对庐山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庐山的自然景色和离别场景为背景,通过描写动物、自然元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王铚细腻的笔触和情感表达的才华。
休逸台。宋代。韩琦。牙城之北好大圃,中有废台名抱螺。基圆有道盘屈上,故以螺目义匪佗。当时兴者择地审,气象爽垲形势多。今如孤冢但荆棘,不知隳坏年几何。背城人迹既罕到,往往满岁无一过。我来侵圃治兵库,得披榛莽登巍峨。襟怀豁若出尘外,四视天末穷纤罗。满城风物聚掌上,红芳绿树明交柯。太行之下不可数,万峰起落如翻波。北来州域尽平地,孰若旧邺襟山河。此为游览最佳处,遂施畚筑完陂陀。台头结宇尚简朴,台面甃甓严镌磨。魏宫冰井久湮没,铁梁有四沦耕禾。精刚之质不少动,俚俗传诧邻妖讹。云有神物常默护,守令千百无敢拖。我怜古物辇而至,为台之柱植四阿。州人闻至极惊异,就台观者肩相摩。榜以休逸岂独尚,与众共乐乘春和。主人间复命宾酌,樽前随分弦且歌。病来饮兴直衰浅,献酬勉强颜须酡。退尝内省尔何德,尔求自逸人讥诃。反思吾本任忠义,日不作伪心无颇。君恩至厚假乡守,正宜休此祛馀疴。尪孱报国未能奋,慨然倚槛空长哦。
立春日与瞿允同县宰饮酒。明代。殷奎。故人昨日故乡来,春日今朝春酒开。鲑菜新盘还饤饾,莺花旧梦重徘徊。情知老至抛书册,怕见容衰掩镜台。子起为吾歌肮脏,出门一笑谩怜才。
青雀歌。唐代。王维。〔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席仁同黎一卿许伯诚三御史出巡与之酌别。明代。顾清。新雨长安不动尘,联翩驿骑向江云。更生旧业留天禄,桓典清风肃惠文。镜里秋毫知历历,壁间幽蠹漫纷纷。还朝别有嘉猷献,四牡皇华是昔闻。
谢杨秀才惠文编。宋代。李新。漆园梦过感天涯,坐客元非借齿牙。小杜阿房终是好,沈郎雌霓不容差。岂羞东郭先生履,行谢关西孔子家。五斗折腰闻道晚,未穷摛藻胜春花。
题白马驿。唐代。薛逢。晚麦芒干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戏咏红锦帐。元代。刘崧。红锦帐子薄于纱,四壁清风汎綵霞。昨夜月明春梦熟,误吹长笛入桃花。
泰州人自徐神翁後多以奉道为事即今有周高唐。宋代。晁说之。沉沉方丈与蓬莱,桃李闻从海上开。愁外烟波徒缥缈,梦中乡俗独徘徊。不同下俚蹔时醉,自约高真定命杯。可笑神仙今古异,今言先分古先材。
雨後。宋代。陆游。甘澍慰群望,浮云还故墟。新凉生枕簟,余润入犁锄。帘上翩翩燕,蒲新鱍鱍鱼。素秋犹半月,团扇意先疏。
舟归富池纪怀。宋代。董嗣杲。风月幽情藉绿樽,奔驰水陆最无根。官舟独载年穷雪,社鼓相迎晚泊村。到岸茶商期又失,怀家莼客眼添昏。烟芜不断休回首,心迹从谁逐节论。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明代。蓝仁。渔父空头白,生涯一舸微。欲浮沧海去,又逐暮潮归。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唐代。耿湋。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宋代。晁补之。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厕褰衣。我行野而视天,觉宇大而身微。乃矜虻蚷,止驱息奔。背隍筑室,面坂植门。三绶从褫,图书尚存。忘瓠落之可忧,比浮海之为樽。跞太初而游意,弊无极而雕颜。反国蜗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解予辔之沃濡兮,脱予牵之间关。识鸟鸣而物华,陶阳气以流观。悟息渊而消枝,亦墐户而俱环。惟文字之幼工,则虽老而桓桓。归去来兮,彼河滨之善游。或往学而丧生,复里粮其安求。善陶生之逹情,不与世兮同忧。实迷途其已远,惧斯人之莫畴。或待兔守株,或遗剑刻舟。虽成事之不说,聚悔踰于山丘。庶西方之至言,聊反闻而逆流。守一静而为君,亦何往而不休。已焉哉,一书一夜成四时。子之叹川逝不留,颓光不可使东之。韩终王子乔,汗漫难与期。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悲在堂之蟋蟀,惭不乐于唐诗。悟死生之如梦,亘今古而无疑。
惠山泉。元代。尹廷高。石乱香甘凝不流,何人品第到茶瓯。可能一勺长安水,瞒得文饶老舌头。
上谷边词。明代。徐渭。牧场去此苦无多,只隔龙门五尺河。野有一川来贡马,铁无半寸反操戈。
分题画策得山茶。宋代。释居简。绿枝丹叶未春回,生色潜随采笔开。欲伴高文归大册,道山延阁小蓬莱。
寄怀。明代。谢五娘。忆昔分携在柳阴,奇山上望桂山岑。手牵玉藕丝难断,口嚼青茶苦自禁。古镜不磨难对影,银釭未烬尚留心。一春孤馆同谁语,芭雨桐风夜夜深。
菩萨蛮。宋代。陈允平。杏花枝上莺声嫩。凤屏倦倚人初困。金兽莫添香。香浓情转伤。云沈归雁杳。绿涨江南草。独倚夕阳楼。双帆何处舟。
道谒朱晦庵先生。宋代。邹輗。武夷洞前皎月生,归人近得坦途行。阴霾涤尽无纤翳,远彻乾坤一样明。
赠褚武良诗。魏晋。傅咸。爰暨于褚,惟晋之祯。肇振凤翼,羽仪上京。聿作喉舌,纳言紫庭。光赞帝道,敷皇之明。方任之重,实在江扬。乃授旄钺,宣曜威灵。悠悠遐迈,东夏于征。
见莺三首。宋代。白玉蟾。夜来新长水三尺,雨过横流春一溪。翠柳颦眉花阁泪,乳莺空对妇鸠啼。
别山诗。唐代。皎然。山翁亦好禅,借我风溪树。采药多近峰,汲泉有春渡。幽僧时相偶,仙子或与晤。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如何区中事,夺我林栖趣。辞山下复上,恋石行仍顾。宿昔情或乖,庶几迹无误。松声莫相诮,此心冥去住。
又和见喜病间。宋代。杨万里。初病杨花犹乱飞,即今梅子已黄稀。卧惊节物遽如许,起得沉绵更解肥。云寺耶溪招布袜,斜风细雨欠蓑衣。半生不结修门梦,只梦家山唤早归。
四怀诗 其二 怀元美。明代。吴国伦。六月提兵大海东,书生亦作万夫雄。匣中双剑无颜色,倒吸天河吐白虹。
元绛参政挽词。宋代。苏辙。吴越朝天功在民,当年卿相亦仁人。曾孙终与元丰政,故老犹知异代因。吏治清明开白日,文词俊发吐青春。邺都従事堂中客,涕洒高原柏子新。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宋代。梅尧臣。隐侯没来久,八咏无继作。星宿少光芒,虹霓挂楼角。迩来数百年,才彦森台阁。君平请是行,有意在岩壑。手持能赋笔,势似强弩簧。会待东南风,芬然传蕙若。
答王经历庭训。元代。卢琦。数日不相见,文园病若何。山城春事晚,竹屋雨声多。幕府官如水,门庭雀可罗。东家有贺老,杖屦肯相过。
次韵唐清之见寄。明代。顾清。旧西湖上小亭台,远道时时梦里回。懒散一身今我有,升平三策待君恢。病多野客传方与,閒有山人送酒来。若论午桥吾岂敢,竹间深径倘容开。
柳。唐代。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友人自淮至。宋代。叶茵。别子若为久,於心终不忘。一枰评旧雨,两鬓对新霜。客裹春行早,愁边夜坐长。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
婺州宴上留别。唐代。赵嘏。双溪楼影向云横,歌转高台晚更清。独自下楼骑瘦马,摇鞭重入乱蝉声。
梨。宋代。程敦厚。远意来佳惠,秋筠启翠篮。清香殊未散,奇品至相参。凤卵辞丹穴,龙珠出古潭。剖轻刀匕快,嚼易齿牙甘。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四。元代。马臻。惯见升平春复秋,分明往事昔年游。西林桥外青山色,几度夕阳人白头。
送同年朱元直监税。宋代。冯时行。会计牛羊道益光,幽兰不佩亦芳香。前郎未必辞官小,我辈惟知作法凉。客抱只消潘鬓白,俸囊无奈朔身长。要知别后相思地,独上西山下夕阳。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七十四 □棠。明代。黄省曾。季卿懿资,弘通卜艺。超峙区表,弃荣绝利。庞守来瞻,默形三谕。凤色鸿姿,图传乡地。
吾富有钱时。唐代。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迎春乐。宋代。欧阳修。薄纱衫子初腰匝。步轻轻、小罗靸。人前爱把眼儿札。香汗透、胭脂蜡。良夜永、幽期欢则洽。约重会、玉纤频插。执手临归,犹且更待留时霎。
寄奚元启顾文之二进士。明代。刘昌。天涯分手叹蹉跎,书剑功名近若何。上苑啼莺春信早,楚江归梦月明多。旧时诗社谁同饮,长日公庭客少过。此意萧条总难写,东风肠断一悲歌。
秋日随驾郊外驻跸遇雨。清代。胤禛。村庄驻辇省农田,共庆西成惠泽宣。雷绕千峰明远电,雨倾四野响飞泉。博山香爇余烟袅,龙井茶敲活火煎。几杵钟声云外杳,顿令心地觉超然。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十二。宋代。范成大。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除。生儿乃不凡,磊落玻璃珠。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唐代。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清代。佚名。乾健坤从,阳风阴阳。迨兹受祉,允也闰况。虞来在下,德物在上,咨时三公,执事无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