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月下泛舟。宋代。王铚。岁残清夜一溪澄,更爱千峰霁月升。天地高低银色界,山川表裹玉壶冰。裘单拥火宜无倦,石响舟行恐不胜。休数兴来并兴尽,兹游今古亦何曾。
《剡溪月下泛舟》是王铚所作,描绘了一幅在剡溪清夜下泛舟的景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岁残清夜一溪澄,
更爱千峰霁月升。
天地高低银色界,
山川表裹玉壶冰。
裘单拥火宜无倦,
石响舟行恐不胜。
休数兴来并兴尽,
兹游今古亦何曾。
诗意和赏析:
《剡溪月下泛舟》通过描绘夜晚泛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诗中首句“岁残清夜一溪澄”,表达了岁末时节的安静与净化。夜晚的溪水清澈宁静,反映出岁末的宁静氛围。
接着,“更爱千峰霁月升”,描绘了山峰间露出的明亮月光。月亮的升起将整个山谷照亮,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震撼。
下一句“天地高低银色界”,通过银色界限的描绘,强调了山水间的辽阔和壮丽。天地相接处的银色,使得山川与天空融为一体,创造出宏伟的景观。
“山川表裹玉壶冰”,以冰雪装点的山川,形容山川如同玉壶一般洁白纯净。这里的“玉壶冰”既是对自然景观的形象化描绘,也是对山川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裘单拥火宜无倦,石响舟行恐不胜”,表达了在寒冷的夜晚泛舟的艰辛和不易。诗人披着皮袄,靠着火炉取暖,但仍感到疲倦;船行在石头上发出声响,使得舟行更加困难。这里体现了诗人在探索自然之美时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
最后两句“休数兴来并兴尽,兹游今古亦何曾”,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泛舟的珍视和感慨。诗人认为这样的兴致难得一遇,游览山水之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何等罕见和美好的经历。
《剡溪月下泛舟》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和对自由心灵的追求,展现了宋代王铚独特的诗性和对美的独到感悟。这首诗词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恢弘和人与自然的融合,同时也让人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哲理问题。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一。明代。陶宗仪。树林郁茂即祗园,种药栽蔬要剪繁。甘菊医方能疗目,频分野老瀹曈昏。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宋代。魏了翁。一位肴羞酒一卮,祠官熏灌祝陈词。降升六拜焚词罢,六日精神用一时。
赠陈宗之。宋代。叶绍翁。十载京尘染布衣,西湖烟雨与心违。随车尚有书千卷,拟向君家卖却归。
张府君挽诗。宋代。史尧弼。气象重归金马地,更看埋玉乱松楠。他年父老还能说,道上书生为指南。
还东田宅赠朋离诗。魏晋。朱异。应生背芒说,石子河阳文。虽有遨游美,终非沮溺群。曰余今卜筑,兼以隔嚣纷。池入东陂水,窗引北岩云。槿篱集田鹭,茅檐带野芬。原隰何逦迤,山泽共氛氲。苍苍松树合,耿耿樵路分。朝兴候崖晚,暮坐极林曛。恁高眺虹霓,临下瞰耕耘。岂直娱衰暮,兼得慰殷勤。怀劳犹未弭,独有望夫君。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寄赵景安府判。宋代。陈造。赵子趋吴幕,予偕咏舞雩。迄今推毂力,不堕拾尘诬。鬓脚今全白,车轮欲半朱。何阶答知己,冰蘗耐穷涂。
镊白。唐代。韦庄。白发太无情,朝朝镊又生。始因丝一缕,渐至雪千茎。不避佳人笑,唯惭稚子惊。新年过半百,犹叹未休兵。
中秋对月。唐代。李频。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听歌六绝句·离别难。唐代。白居易。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泊舟严滩。宋代。真山民。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篷。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长安遇冯著。唐代。韦应物。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题黄亭驿。宋代。李纲。云山一带碧崔嵬,迎我南迁又北回。岁籥才周两经历,此行端为武夷来。
一剪梅。明代。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素风堂。宋代。郑獬。颍水纤纤清露石,仙翁於此买烟村。唐朝三百盛冠盖,丞相几家馀子孙。耀世文章虽已远,传家清白至今存。由来人物能相继,又见芝兰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