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晦翁十首。宋代。王阮。糟粕从来空自忙,筌蹄今幸得师忘。明年重即韩门去,拈出胸中一瓣香。
诗词《送晦翁十首》是王阮创作的,描写的是送别晦翁这位老人的场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糟粕从来空自忙,
筌蹄今幸得师忘。
明年重即韩门去,
拈出胸中一瓣香。
诗意:
糟粕,即指琐碎烦琐的事物。诗人表达了这些琐事一直以来只是自己在徒劳忙碌,而现在终于幸运地能够忘却烦恼。晦翁这位老人选择明年再度离开,目的是为了离开琐事繁忙的生活,去往韩门寻求更加宁静的环境。最后一句诗则是表达诗人将自己心中的善良和美好之事像取出一片香花一样呈现给晦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传达了晦翁离去的情感。通过对琐事无休止的形容,表达了忙碌的现实生活常常让人感到压抑。而晦翁的决定,既是对自己追求宁静的选择,也是对忙碌生活的一种反抗。诗人用“拈出胸中一瓣香”来形容晦翁将自己心中美好的事物呈献给晦翁,既是对晦翁的祝福,也是对他追求宁静的支持和认同。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忙碌琐事和宁静追求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晦翁的送别之情。同时,通过最后一句“拈出胸中一瓣香”的表达,让人感到一种愿望,希望晦翁能够在追求宁静的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抚慰。整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人们对于安宁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读者以一种舒缓的情感体验。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王阮。(?—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侍御叶公初度赋柬四章。明代。胡应麟。白鹿梯仙境,青牛柱史台。东华晴旭现,南极瑞云来。玉蕊凌苍柏,金茎映绿苔。黄封将湛露,潋滟出蓬莱。
送李斯立。元代。成廷圭。南国风尘满,西江道路难。乡人问家信,津吏识儒冠。短发何由黑,孤心只自丹。放歌聊纵酒,努力且加餐。
送霍比部彦蕃虑囚两浙。明代。欧大任。殿庭五色散朝暾,尺一亲持奉主恩。部内名山横地轴,楼前沧海蹴天门。怒涛好慰孤臣恨,大旱应伸孝妇冤。汲黯汉家称使者,至今封事重词垣。
洪云岩有和谢之。宋代。李曾伯。听彻虚檐蔌蔌声,铁衣冰骨记身更。如今休忆鹅池路,纵竭龙钟做不成。
龟溪即事五首。宋代。高斯得。顽云蔀鹤岭,积雪明龟溪。枌榆社已到,斯焉卜幽栖。亦有好事人,除馆溪之西。门巷寄深窈,青山有攀跻。平生秉微尚,颇忻归兮。且可投吾簪,安能栖会稽。
渔家傲 幽居。清代。熊琏。平湖锦烂芙蓉簇。小桥流水当门绿。写取秋光归画幅。浑不俗。白云几片遮茅屋。篱里幽芳篱外竹。林皋戛戛风生麓。闲倚松根吹紫玉。歌一曲。月明自伴梅花宿。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 其三 梅林逗阴。元代。凌云翰。绿阴坐昼寒,林深不知路。子熟定何时,山中雨如雾。
天香·和艺风先生马湘兰熏炉拓本。清代。吴昌绶。蕤枕传香,莲灯锁梦,温黁消瘦如许。金鉔浓熏,双烟一气,荡软绮怀无据。小怜凫藻,似曾伴、题裙俊侣。谁与春犀管领,夜阑悄闻柔语。南都坠欢记取。有妆楼、故物能谱。熨透星星,散入相思血缕。捣麝飞尘未灭,祗流落、人间换宵炷。惆怅余芬,重衾隔雨。
辛巳九月邑大夫率僚佐及群士燕六平峰。明代。王恭。薜萝迢递隐仙都,簪佩登临载玉壶。关树早霜秋外落,奥河寒笛雁边孤。红泉翠壁人皆醉,绿酒黄花晚更须。此会明年谁最健,重寻山水采茱萸。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唐代。独孤及。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天地变化县城改,独有故人交态在。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相待。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高阁连云骑省夜,新文会友凉风秋。青袍白面昔携手,冉冉府趋君记否。云分雨散十五年,始得一笑樽酒前。未遑少留骤远别,况值旅雁鸣秋天。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
竹下残雪。唐代。罗隐。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舟中雨望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船窗深闭懒看书,独倚船门撚白须。雨共长河织青锦,金钱晕上滴真珠。
秋晓。宋代。张耒。老人不睡秋夜长,五更鼓角鸣东堂。悲蛩床下欲无语,黄叶瓦清新有霜。雁声相应江南北,北杓欲下天中央。老人山尊有美酒,岸巾先酌一杯尝。
艳情为灵墟二首。明代。彭年。桃花宝扇拥檀郎,翡翠轻裾熨麝香。为怕羊车穿市窄,青骊自控紫游缰。
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唐代。裴度。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游藩荣已久,捧袂惜将分。讵厌杯行疾,唯愁日向曛。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上谟尊右掖,全略静东军。万顷徒称量,沧溟讵有垠。
夜宿千秋岭下田家。宋代。沈与求。阴壑来悲风,薄莫吹急雨。冥冥揽寒色,咫尺暗山路。茅檐两三家,曲涧萦竹坞。停车且问讯,欲止此何许。老翁行步弱,扶杖倚门户。问我官何忙,野宿今无所。向夜号狐狸,深林啸豺虎。甘心在择肉,闯首辄凭怒。驾言往何之,一榻翁敢拒。延我傍中堂,慇勤慰良苦。解衣土锉旁,支枕憩行旅。昏然饱安眼,境寂绝猜怖。鸡声报明发,征车犯寒去。呼灯别老翁,鼻息方栩栩。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宋代。杨万里。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八月。唐代。章孝标。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静兼秋。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夜坐偶成。明代。范景文。晓来雪飞残,逗漏梅花信。向夜晚风轻,敲动疏篁韵。引月沁空庭,一幅冰绡润。稍嫌松影繁,映处生薄晕。起坐静焚香,香销烟未烬。四顾万籁冥,何处响隐隐。细听或钟声,悽咽乍远近。此际饶深情,向谁与答问。
中秋寄稚辛。清代。郑孝胥。天际昂头孰可留,《逍遥》篇外更遨游。燕辽来往才经宿,坡颍追随又一秋。人物西山须野老,画图乔木待高楼。长廊徐步閒吟地,定有乾坤眼底收。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一片淮山落照中,开船忽遇打头风。行军元帅传言语,别拨官军下浙东。
浙江晚渡怀古。唐代。刘沧。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此来一见垂纶者,却忆旧居明月溪。
月夜怀故人。宋代。寇准。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渔父·石帆山下雨空濛。宋代。陆游。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时守吴郡。唐代。刘禹锡。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寿马裕斋观文·右东山,二章,章四句。宋代。陈著。凤凰于飞,出自幽谷。载好其音,集于灌木。
南柯子。宋代。袁去华。秋晚霜初肃,江寒雾未收。西风吹老白苹洲。长笛一声、谁在水边楼。带绿枨新破,真醇酒旋_。簪花莫怪老人羞。直是黄花、羞上老人头。
东埔春耕。明代。古文集。雨湿棠梨水满田,东郊农事正茫然。太平君相调元气,岁岁长占大有年。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一题作南州有赠)。唐代。贾至。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停杯试北望,还欲泪沾襟。
题画 其八 花下螳螂。清代。成鹫。一径幽姿迥不同,漫随红紫笑春风。螳螂不是当车者,接叶攀条隐绿丛。
宜男草·绿水黏天净无浪。宋代。陈三聘。 绿水黏天净无浪。转东风、縠纹微涨。个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独往。平生书癖已无恙。解名缰、更逃羁网。春近也、梅柳频看,枝上玉蕊、金丝暗长。
少林寺诗。宋代。李廌。禅老家风古少林,道场遗迹蔽烟岑。山遮石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深。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欲知苗裔能传法,柏树犹明圣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