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

不见朗读

译文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注释


“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年)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佯(yáng)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
“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怜才:爱才。
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头白”句:李白此时已经61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参考资料:

1、杜甫 著 邓魁英 编 .杜甫选集 :中华书局 ,1986 :206-207 .

2、 倪其心 .杜甫诗选译 :巴蜀书社 ,1991 :145-146 .

不见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五)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50-151 .

赏析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李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也是“世人”的不公。“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此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480-481 .

2、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五)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50-151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

猜你喜欢

尔故饱菱芡,饥来窃稻梁。逃萧孟尝走,结草杜回亢。

蜕许山蝉嫩,腥怜海麝香。那能亲箬笠,衣夜伴渔郎。

()

飘零何处曳长裾,短鬓星星霜雪馀。入世不须悲失马,出门何事叹无车。

人非彭泽宁辞酒,学逊龙门漫著书。回首春明惊梦断,梅花几树已成庐。

()

西望金螺峰,临夕宜返照。川明天光净,潇洒若员峤。

振衣援紫萝,凌高发清啸。解组如有期,吾侪亦同调。

()
昔年初见君,山头日卓午。
但言奉亲欢,不道作计苦。
稍稍窥藩篱,清风涤袢暑。
论文及古人,一笑乃相许。
()
岁晚江乡雪盈尺,小斋不禁寒气逼。
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浑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温温,伸去缩来随意得。
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余力。
()
两鬓星星暮景斜,清狂减似向来些。
短供未至瓶无粟,妖梦皆因笔有花。
()
早岁知闻久已空,岿然犹有灞城翁。
东楼谁记倾春碧,北岭空思擘晚红。
冉冉流年霜鬓外,累累荒冢绿芜中。
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
()
未举步时先已到,未动舌时先说了。
直饶著著在机先,更须知有向上竅。
()

皇仁广被世雍熙,南服祥禽贡玉墀。菊羽煌煌金色灿,星眸炯炯碧光垂。

致身幸际千年运,调舌能歌万寿词。好向丹山邀彩凤,衔图共献太平时。

()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

城南桴鼓转相惊,却忆渔舟问水程。千顷江波鸥出没,数家茅屋树枯荣。

客行落日凝愁思,人隔疏烟闻笑声。惆怅竹篱沽酒处,夜深灯火不胜情。

()

水亭门外望,朱户万花间。逸兴饶金谷,丰肌倍玉环。

紫骝云杂遝,黄鸟雪间关。肯学山阴棹,空成兴尽还。

()

石栏干畔绿蕉阴,紫竹閒吹学凤吟。寂寂长门春掩静,商声那得到君心。

()

孤鹤不睡云无心,衲衣筇杖来西林。

院门昼锁回廊静,秋日当阶柿叶阴。

()

玉溪佳山水,不减阆州南。新居助幽深,所欠万竹参。

徐郎亦好事,知公幽趣耽。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