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罗主管四首

寄罗主管四首朗读

《寄罗主管四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罗主管的寄托,通过四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罗主管四首

四海之中,罗夫子独一无二,
他能洞悉天地间人心的真实。
他的外表虽然南方气候,却有北方的气质,
他的人格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现代的身份。
他年事已高,却仍怀有苦涩的胸怀,
在岁月的流转中自由自在地徜徉。
众人用他的才能来战胜敌人,
不要等到灾难降临才寻求他的帮助。

诗意和赏析:

《寄罗主管四首》通过对罗主管的赞美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罗主管的敬佩和欣赏之情。诗中提到罗主管在众人中独具特色,他能洞悉人心的真实,具备北方人的坚毅气质。尽管他已年老,但依然怀有广阔的胸怀,自由自在地享受岁月的流转。诗人认为众人应该充分利用罗主管的才能,而不是等到危难来临才想起他的价值。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罗主管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形容罗主管的特点和品质,展示了他对罗主管的敬佩和认同。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和才能的思考,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

未能投笔取封侯,一食聊须为口谋。日向晴窗研破砚,读书当读亿那由。

()

苍茫烟景晦,舟楫自如家。
宿处随鸥鸟,秋初惜月华。
遥心连浦雁,归萝滞江花。

()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

久在仙坛下,全家是地仙。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不知尘世事,双鬓逐流年。

()
皆是也。
区区愧未之能焉,倚歌而和,情见乎词十载京华,骑马听鸡,自怜阔疏。
看春风葵麦,敷舒如此,故园桃李,憔悴知与。
要乞闲身,聊追故步,雪艇烟蓑一钓夫。
()

晓来丰隆车,屡却羲和辙。雪意满江天,云山绕宫阙。

冰花剪欲坠,乱絮飞复歇。娉娉腊前梅,天寒亦高洁。

()

风尘潦倒五羊秋,曾作珠江泛月游。乞写天南无限感,英雄儿女一齐愁。

()

中冷之泉甲天下,今度来游当盛夏。山僧知我有泉癖,忙汲深清缓倾泻。

煎茶有法在吾手,但恐世人知或寡。酒馀一吸除百疴,从此人间贱杯斝。

()

人心机擭日以非,太行羊同一肠巇。
坦庵先生独不尔,方寸境界天平夷。
弦歌武城有贤子,宽旷襟怀亦如此。

()

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一弯乍吐冰轮。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

喜纤云不起,玉宇无尘。

()

十里长堤柳色新,六桥凝碧水潾潾。桃花似妒青楼女,杨柳如思白舍人。

莺语风前犹自涩,山容雨后尚含颦。武陵旧日通来往,不向渔郎数问津。

()

称疾太学师,真衰右司马。俱露乞骸章,言寻故园社。

天听如许卑,方舟问吴下。桑榆我荏苒,松桂君潇洒。

()

风滑不成雪,雨寒徒滞舟。湖低山石长,天尽水烟浮。

渔子身如叶,将军命赌侯。报功存庙食,白骨谩成丘。

()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
吴钩。光透黑貂裘。客思晚悠悠。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物上扁舟。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

()

不下山来十四年,区区笑我走尘寰。
只应后夜经声寂,明月清风自往还。

()

白日出复没,胡独劳我生。所务在卒岁,朝夕强营营。

当春治农器,土脉亦殚盈。薄言萟黍稷,庶以观其成。

()

奉诏趋南越,乘舟上赣津。脩程兼水石,晴景际冬春。

海食人多诈,山行马有神。谁能轻陆贾,吾已愧涓人。

()
捧日高宣事,东京四姓侯。
军中闻俎豆,庙胜脱兜鍪。
烧烛海棠夜,香衣药市秋。
君平识行李,河汉接天流。
()
罗带江流碧玉峰,旧游如梦一星终。
烦披石寻题字,定有人能记此翁。
()
黄金栏护紫袈裟,禁苑恩深赐予奢。
林下衲僧那有此,多年枯木对春华。
()
滑滑春泥塞路途,漫漫新水涨江湖。
出门世路皆行险,只好山林听鹧鸪。
()

风景当前漫抚膺,东南忍见杞天倾。龙盘王气山空在,马渡江潮水未平。

谁致倒戈攻铁瓮,更闻降孽掠芜城。谢安王导惟丘墓,天堑徒萦十万兵。

()
凄凉路傍曲,朱门人不知。
秋街槐叶落,正是断肠时。
()

动弦别曲,落叶知秋。普天匝地,骑牛觅牛。

()
墅梅汀畔客帆过,岁晚天南气候和。
江合湘漓流水急,山藏洞壑吐云多。
村家酿酒连醅濁,小吏抄诗觉字讹。
几点白鸥清似画,对人飞下泊寒莎。
()

凫玉封烟,蝉梳抛黛,凤窠旋旋黄昏。流管梅芳,缘屏兰旧,怨蟾不照孤颦。

絮繁丝乱,又重叠、清寒著人。宫衣添未,催罢鸾笺,销瘦真真。

()

水边篱落有幽期,杖舄龙钟更恐迟。名酒且留花下酌,好诗须待月来时。

坐谈不觉三秋过,行乐争教一日违。三弄桓伊江上笛,暗香疏影落金卮。

()

不须行借问,为尔话闽中。海岛阴晴日,江帆来去风。

道游玄度宅,身寄朗陵公。此别何伤远,如今关塞通。

()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
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
余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

临觞送君发,正值榴花时。雨过风萧然,空江浪迟迟。

行行君所经,冉冉予所历。若宿伊阳村,为望嵩山月。

()

仲冬初日报行期,任尔留连是到时。行说坐思缘有报,当时犹恨报来迟。

()

桃源花发几番春,闻说渔郎此问津。秦帝漫劳方士遣,神仙已是避秦人。

()
江横山簇。
柏箭森如束。
满眼飞蓬撩乱,知几几、未膏沐。
快意忽破竹。
()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
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
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前村。

()
铁山碎,大漠舒。
二虏劲,连穹庐。
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
()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
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
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
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

地载万物,阴翕而成。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克肖其象,与阴俱凝。

视瘗于坎,思求厥成。

()

词苑清华近禁闱,幕宾如子眼中稀。庭无私谒惟看竹,官有閒时尽掩扉。

每喜枫宸同晓觐,忽惊薤露已朝晞。凄凉南浦来时路,秋雨铭旌逐雁归。

()

鼓笛笙箫鬨舞茵,伶官和尚杂宫人。黄番绰共唐三藏,彷佛相传未必真。

()

西窗僵卧动逾旬,世事凄凉泪满巾。老去已无儿可托,病来直与死为邻。

孤虚履运成何事,悔吝连秋为此身。抗节拟同松柏固,颠崖从尔雪霜频。

()
危台枕城堞,今昔几人游。
绕城碧水一带,茂苑与长渊。
寂寂弹琴风外,苒苒采香径畔,横截古溪头。
极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
()
忆昔从游杖履中,有山亭上醉春风。
主人已作骑鲸客,谁识当年两病翁。
()

戍从上谷来,疮痍半侵面。对酒不能酌,未语泪珠溅。

借问何为者,告我三月战。妖氛祁连发,杂部呼衍遍。

()
相阁书传紫闼深,破缄先问九皋禽。
不令一物伤天理,仁爱方知真宰心。
()

虚室更深冷不眠,翛翛孤坐几经年。
昨宵又觉还耽睡,元是新铺白玉毡。

()

木落空山秋气高,一声疏磬出林皋。归帆点点知何处?满目苍烟尚未消。

()
三朝十国锡封频,八帙华龄岁律新。
膝下平分千里月,门中浑作一家春。
已将相业传诸子,更喜闻孙早有人。
岁挹壶山入壶斝,寿溪衮衮寿杯醇。
()

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

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

()

金屋重扃贮阿娇,繁阴秾艳隔贤豪。年年花溅华清泪,应是蒙尘恨未销。

()
尊临四海圣明君,步步毗卢顶上行。
自己法身只者是,巍然千古振佳声。
()
贱子乖慵性,频为省直牵。
交亲每相见,多在相门前。
君独疏名路,为郎过十年。
炎风久成别,南望思悠然。
()

湿烟含阁润,滑雨点林酥。晴霁虽云好,空濛似此无。

泉堪供碧乳,饭亦出雕胡。尽日閒吟眺,为欢尚未徂。

()
岁暮江头又语离,淡烟衰草不胜悲。
俗人愦愦宁知子,心事悠悠欲语谁?灯暗想倾浇闷酒,路长应和赠行诗。
人生但要身强健,一笑相从自有时。
()
长条依旧。
不似章台柳。
见客入来和笑走。
腻脸羞红欲透。
()
东望钱塘去路赊,鄞山鄞水隔天涯。
非关雪夜空回棹,其奈炎蒸苦忆家。
短髻乌蛮簪茉莉,轻衫白蠙绣桃花。
采莲亦有江南女,何用扁舟渡若耶。
()

昨日风寒枯木折,今日五更霜似雪。河伯泉仙惊怪言,冻杀深潭三足鳖。

南海一平行大舆,五尺之冰千古无。珊瑚树死日色薄,老翁破冻叉僵鱼。

()
有水青阴浓覆地,无山绿稼远连天。
垂杨影里风帆乱,知有回溪曲护田。
()
鬟梳闹扫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
手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

春云收尽忽斜阳,梦里梅花带雨香。却上小舟谁是伴,回头只有棹船郎。

()
欧阳公屋畔人,吕东莱派外诗。
海外咸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
()
已抄口数报隅官,岁后朝糟定不难。
且愿眼前缰健在,趁坊讨海过冬寒。
()

是非何日已,同异百年身。了此不相顾,何劳问幻真。

天高云出没,林阔鸟疏亲。秋草自衰变,西风宁与人。

()

诗书读破自融神,不羡云安曲米春。黄卷至今真味在,莫将糟粕待前人。

()

吟怀忽共雪纷然,罪逆馀骸自可鞭。罔极之恩无报日,难平所感欲呼天。

身骑騕袅成童岁,手握狻猊未丱年。三釂冷醅将及斗,一挥醉笔恰盈笺。

()
愁红怨粉各依依,树下偏多树上稀。
总为春光争艳冶,却教夜雨妒芳菲。
数枝浸水鱼吹去,几片萦林蝶趁飞。
莫怪东风成薄幸,犹能收拾点人衣。
()
瘦脊棱棱跨弊鞍,无骑北将服南官。
衰鬃不弁青丝脆,旧铁犹衔白沫寒。
料足雨催荣草长,蹄香春暾野花乾。
可怜骄骏今无用,羞见新驹学步宽。
()
水急鱼行涩,峰高鸟不栖。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
雨过儿童饱饭牛,趁晴耕垦种来牟。
田家作苦无储蓄,待哺全须麦有秋。
()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

六月一滴不沾土,连夜淋漓独何苦。红蕉碧梧语叶上,黄茅屋漏那能补。

鸡鸣嘐嘐天欲曙,况乃萧条在羁旅,吁嗟恨尔之秋雨。

()

自君之出矣,罗幔为谁熏。忍见博山上,蛛丝结网文。

()
坐合何时得少休,羡君乘兴喜寻幽。
每逢幕府文书简,便作湖山佛寺游。
岩畔挥毫传丽句,林间炊黍饫香羞。
会须偷拨间忙日,更上高轩看碧流。
()

境当南北建中都,形胜遥应古亦无。四望河山围太寝,仰知天地肇皇图。

复田万世还过汉,开国元年尚纪吴。立马临淮城下路,五云回首欲嵩呼。

()
予何人、此何时节,驾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谁豢龙蛇赤子。
心为碎。
宽底是、翻疑又怕严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