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

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朗读

《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到来时,定会有池阳的雁儿,飞过蓬莱报告知音。天上的旧友如今仿佛只是梦境,醒来时回忆起来却是如此悲伤。屋檐前的阳光温暖宜人,风廊上的微风吹拂着细细的寒意。最喜欢的是在石渠下明亮的月夜,在寒霜中飞舞的老梅枝。

诗词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池阳的雁儿、蓬莱、明月和老梅枝,以及对季节的描写,如秋天的到来和清霜的飞舞。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旧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悲伤情绪与诗人的追忆相呼应,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忧伤和离别的意味。

诗词中的"池阳雁"是指从池阳飞来的雁鸟,是秋天到来的象征。"蓬莱"是神话中的仙境之地,象征着远方和遥远的友人。"天上旧游"指的是诗人与旧友在天上的相聚,以及此刻的梦幻感受。"石渠明月夜"是诗人最喜欢的场景,清冷的月光下,寒霜飞舞,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美景的向往和喜爱。

整首诗词以季节变化和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和友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这使得诗词充满了离别、怀旧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给人以深沉而动人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

名家自是簪缨裔,种德绵延今几世。遐龄可比窦家椿,贤嗣宜方邓林桂。

朅来初度属昌辰,鹤算今逾七十春。遥想琼筵开盛宴,衣冠满座来嘉宾。

()
挑根择叶古墙阴,雨后青腴有客寻。
又见开花如雪处,不知遍野已春深。
山殽难入膏粱味,冰室偏钟采撷心。
荼苦回甘谁识取,周诗历历播微吟。
()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
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
风雨鸡喔喔,雪霜柏森森。
独居虽无友,二物感我深。
()

宫中二圣自称欢,沧海归人感暮寒。旅力既愆时竟失,风波垂定事犹难。

是非坐共微言绝,恢复终凭老眼看。料得泪痕潸渍笔,卅年密记在《金銮》。

()
五峰横绝汉,寒翠倚苍冥。
积雪无烦暑,高杉礙落星。
碛雪簷外见,边角坐中听。
师到栖禅夜,龙湫独灌瓶。
()

穷阴连暝覆重扉,咫尺蓬山隔禁闱。玉燕舞风吹絮落,银河剪水作花飞。

远摇滉漾能欺眼,乱扑轻盈欲点衣。梦里梅花衾枕恶,江南此夜正思归。

()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
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蝦须逐旋收。
炽然说法,声撼林丘。
()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

东南有壮士,矫激如飞鸿。手持三尺铁,腰悬两石弓。

去年曾射海,今年能杀红。归来在麾下,主将不论功。

()
()

偶持麟笔侍金闺,梦想三年在故溪。祖竹定欺檐雪折,

稚杉应拂栋云齐。谩劳筋力趋丹凤,可有文词咏碧鸡。

()

真妃已返凤台仙,独立池亭思怆然。
海岳不传青鸟信,石房谁伴白云眠。
宫桃移种难生实,院箨初翻又引鞭。

()

昔人画梅谁最奇,独数花光与补之。二人去后几百载,至今声誉犹昭而。

当涂太守清江彦,能与梅花写生面。呵笔方惊冰在毫,临池又觉香浮砚。

()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
瘧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
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
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
乃翁五车读,弓剑初一命。
九十归田园,颜丹眼如镜。
客来不告倦,笔落有余劲。
霜严草花落,松柏独也正。
()
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飞来自山顶。
真人言我昔曾登,争奈今生都不省。
华山北面始披图,万壑千峰一一殊。
长记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顶看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