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朗读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态家鸡厌,
人情外物牵。
僧来求我句,
人去觅僧禅。
语绮翻成业,
谈空未免筌。
不须生许事,
留眼看青天。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僧人和世俗人之间的交流,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繁杂琐事的厌倦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作者发现世态炎凉、家鸡琐碎的生活令人厌烦,而人情纷扰的外物也牵扯着人的心思。然而,当僧人来找作者寻求诗句时,世俗人却去寻找僧人的禅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虚浮言语的嗤之以鼻,认为言语应该转化成实际的行为,而空谈未免成为了一种筛网。最后,作者呼吁不必执着于世俗的纷扰,而是要保持一颗清明的心,注视着广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世俗相对立的心境和对禅宗的向往。作者对于世态和琐事的厌倦,通过"世态家鸡厌"一句精炼地表达出来。他认为人情的纷扰束缚了人的心灵,使人难以获得内心的宁静。而僧人的到来则象征着追求心灵解脱的向往,而世俗人却只想寻找僧人的禅理,这种对禅宗的追逐却未能真正领悟其精髓。作者在诗中指出,言语应该转化成实际的行动,而空谈则只是一种虚妄的筛网。最后,作者呼吁读者不要被世俗的事物所困扰,而要保持一颗清明的心灵,注视着广阔的天空,从而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内心寂静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比世态和僧人的形象,诗中呈现出一种对于心灵解脱和超越尘世的向往,以及对于虚浮言语的批判。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带给读者一种思考内心世界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山色连云断,霞光照水飞。浪奔船势疾,波阔橹声微。

水鸟翔还集,江花密更稀。五湖灯景好,范蠡亦忘归。

()

金风吹碧野,玉露洒长干。响屐犹堪想,悬晴那忍看。

清歌毋屡奏,高论可盘桓。不感兴亡事,安知此会难。

()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

赤云遍长空,何处清凉国。遥望五台山,中天挂金碧。

()
句法参同李翰林,风流依约谢宣城,放怀应喜醉三日,听曲知无误一声。
箬叶露方高石室,桂枝香谱度银笙。
西湖东观迟归去,相就盘跚勃窣行。
()
挟书游子不还乡,独上高城望大荒。
西北穷阴连莽苍,东南巨浸接微茫。
三分世运征庸少,八月风沙草木黄。
欲献封章何处是,五云宫阙近扶桑。
()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
圉人唐人冠,天闲畜神骏。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髻凤臆夸权奇。
()

缺月出三更,时起坐清啸。光霁满人间,谁领吟风调。

()

白猿啼近雨花台,林下僧稀野殿开。借问萧梁何处在,空陵无树有荒苔。

()

我闻石洞今几年,一朝来系秋风船。
大船膖肛小船远,渔舟替涉幽涧泉。
拖舟上上抵砂砾,更与略彴相夤缘。

()

又相逢、深寒帘幕,晴光镫影参差。素兰羞叶瘦,铜瓶湘几外,占春宜。

瑶姬惯嫁,便远行,未损腰支。看万里轻车细驮,玉蕾琼肌。

()

胡侯有五子,祜禧礼裕祺。五子名各殊,称宗以同辞。

暨乎所命字,实自授经师。谦诚让谊详,申以伯冠之。

()

冠佩锵锵俨致斋,清安堂上醮筵开。九霄共仰孤鸾至,万里俄看众鹤来。

寥唳清音风澹荡,回旋轻羽雪毰毸。须知感召由诚敬,赞咏兼欣属上才。

()
饥止一簟食,渴止一壶浆。
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
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