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兴诏罢自咏。宋代。宋庠。忍当昭世卧隆中,西笑无谋始讳穷。鸥散海边渔事废,炙残京口客盘空。乡魂怨晓虚为蝶,头葆悲秋不后蓬。欲把遗编论兴废,诸儒争奈喜嘲雄。
《乾兴诏罢自咏》是宋代文学家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忍当昭世卧隆中,
愿意在世间隐居,
西笑无谋始讳穷。
自嘲自嘲无能力,
鸥散海边渔事废,
海鸥四散,渔事不顺利,
炙残京口客盘空。
烧焦的食物,滞销的客盘。
乡魂怨晓虚为蝶,
乡愁怨恨朝夕虚度,如同一只蝴蝶飘忽无定,
头葆悲秋不后蓬。
心头悲伤,秋天不再有风吹散的蓬草。
欲把遗编论兴废,
希望通过留下的著作来评判兴废之事,
诸儒争奈喜嘲雄。
但众多儒者无法回避对权势者的奉承和嘲讽。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宋庠在乾兴时期遭遇的失意和忧愁。他自嘲无能力,无法在世间立足,感到自己陷入困境。海鸥四散和渔事不顺是一种象征,表示作者的生活陷入了困顿和废弃。乡愁和失意的情绪使他感到孤独和悲伤,无法得到心灵的满足。他希望通过留下的著作来评判兴废之事,但他看到的却是儒者们对权势者的奉承和嘲讽,使他感到困惑和失望。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宋庠内心的苦闷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对于读者来说,它呈现了宋代士人的困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公和虚伪。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给人以共鸣,同时也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游西江。明代。张志规。城南昨夜挂孤帆,上客凌风到此湾。春早垄头耕犊急,云迟舟渚引鸥閒。覆杯虚我赊荒店,院柳牵人未解颜。墙外一枝花色好,江头清兴谢公山。
青县口占四绝句 其四。清代。李銮宣。一双一双堠当门,录曲横桥堠外村。昨夜东风吹雨过,曲尘飞到柳黄屯。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唐代。沈佺期。秦鸡常下雍,周凤昔鸣岐。此地推雄抚,惟良寄在斯。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高传生光彩,长林叹别离。天人开祖席,朝寀候征麾。翠帟当郊敞,彤幨向野披。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奏计何时入,台阶望羽仪。
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唐代。薛逢。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恩旧半归泉。朱绂惭衰齿,红妆惨别筵。离歌正凄切,休更促危弦。
寒夜文宴得惊字。唐代。陆龟蒙。各将寒调触诗情,旋见微澌入砚生。霜月满庭人暂起,汀洲半夜雁初惊。三秋每为仙题想,一日多因累句倾。千里建康衰草外,含毫谁是忆昭明。
题龙池山人。唐代。施肩吾。主人家在龙池侧,水中有鱼不敢食。终朝采药供仙厨,却笑桃花少颜色。
樊江观梅。宋代。陆游。莫笑山翁老据鞍,探梅今夕到江干。半滩流水浸残月,一夜清霜催晓寒。倚醉更教重秉烛,怕寒元自怯凭栏。谁知携客芳华日,曾费缠头锦百端。
赠平溪林卿臣诗。明代。屈修。衣冠犹似晋时贤,玉树临风更皎然。闭户不知离乱后,读书长傍父兄前。春寒酌酒花当眼,客过题诗月满船。十载交游谁易得,白云溪上几回眠。
临江仙 拟稼轩。清代。王鹏运。暮北朝南忙底许,多时齿冷樵风。先生疏放是天慵。醉乡閒日月,安稳住无功。注籍黄齑三百瓮,腐儒食料原充。思量无地著穷通。忘机秋水观,得意大槐宫。
和择之看雪。宋代。张栻。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野云何晃荡,涧水助空明。行橐多新句,青山有旧盟。堂堂身世事,渠谩说三生。
上湖北赵司仓三首。宋代。廖行之。廷尉年来犴狱清,更凭藻鉴惠诸生。新奇往往多闻罢,朴鲁区区亦意成。已见规橅通造化,会看勋业正钧衡。先生小试澄清手,天下颙颙。
三子诗 其二 李孙宸伯襄。明代。伍瑞隆。大雅久不作,斯文今在兹。贤哉李伯襄,矫矫拔俗姿。弱岁事文艺,振藻何陆离。早登作者堂,嘉誉淩风飞。俯视天地间,苍苍何所之。非不爱轩冕,中情寡所谐。寥寥斯人徒,晤言得心期。手把松柏枝,零露何当萎。勖哉同心人,千载无遐遗。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元代。方回。隋朝桧下访仙真,五十年前夜榻身。至道宫前天目顶,羡公去作卧云人。
满庭芳 送陈德翁(原无翁字,据刻本补?。元代。陈栎。标格冲夷,声名洋溢,德人泰宇春融。一团和气,还与伯淳同。成就灯窗弟子,今升擢、论铸颜功。弹冠兴,依稀贡禹,应聘教王宫。公家梅涧老,皋比戚畹,声振江东。矧诜诜胄子,得坐春风。自此先生升矣,班玉*、文补山龙。充德量,薰陶宇宙,和气一团中。
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子益。一日复一日,眨眼过半夏。兴化老无知,钵孟安柄欛。引得四海参玄人,三三两两聚头商量这个话。阿呵呵,六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
宿飞来次韵。明代。释南野。岭南多胜迹,此地最幽深。殿角空天外,风泉落石音。猿啼山有月,花笑客无心。不尽登临兴,凭高几度吟。
寄题济源李少卿园亭。宋代。司马光。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杖刊灵寿木,轮里溴梁蒲。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
咏同心芙蓉诗。南北朝。朱超。青山丽朝景,玄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两花香。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留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陈奉议生辰。宋代。释德洪。华国生贤俊,江山孕秀灵。鸭头淦水绿,螺髻玉筒青。敏捷收科第,奇豪见典刑。笑谈回暖律,诗句挟风霆。官偶求彭泽,才宜在汉庭。麒麟横逆气,鸑鷟敛修翎。民讼多閒日,棠阴自满亭。浪传书课奏,须看鼎彝铭。仲夏逢佳节,非烟聚杳冥。数蓂馀一叶,推道间千龄。阡陌登丰后,笙歌烂熳听。绮筵环妙丽,寿斝捧娉婷。欢洽连更烛,情高促画屏。九衢花照夜,万井月开扃。风飐银河动,天惊玉露零。三台星密处,旁有老人星。
晚眺。唐代。崔耿。江溶流落景,山色凝暮烟。衰发照秋日,壮心减昔年。愁吟长抱膝,孰诉高高天。
桂月凭阑。元代。凌云翰。银屏深掩烛烧残,金粟枝头玉露寒。阵阵西风吹不断,肯教闲却画阑杆。
施食。宋代。邓深。它乡身总健,每食饭何如。一饱宁无限,三人动有馀。娇鸦来木杪,喜鹊下庭除。施食僧家事,何妨领略渠。
和陶渊明二十首。宋代。陈造。壮岁锐著述,瞢欲藏名山。中间忽自哂,聒聒厌多言。弃置杯中乐,雕锼耗岁年。不知百岁后,何益空名传。
咏怀诗。明代。唐寅。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