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归别墅。明代。袁凯。政拙辞骢马,身闲问绿蓑。此生人共弃,长日自行歌。野圃啼莺满,春江斗鸭多。黄家酒垆近,风雨亦来过。
《京师归别墅》是明代诗人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政务愚笨,我辞别骢马,身心悠闲,询问那绿色蓑衣。这一生的众人都离弃了我,漫长的日子里,只能自己吟唱。田野里莺鸟嘶啭,春江上浮动着许多鸭子。黄家酒摊靠近,风雨也曾来过。
诗意:
《京师归别墅》表达了诗人袁凯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政务拙笨、离弃、自行歌唱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孤独。然而,诗人却寻求自在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田园生活以及宁静和自由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袁凯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用政务拙笨、身闲问绿蓑等形象的对比,突出了官场生活和田园生活之间的反差。政务愚笨、被人离弃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无奈,而自行歌唱、野圃啼莺满、春江斗鸭多等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诗词以句句凝练、意象鲜明的方式,通过对比和对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思考。最后两句“黄家酒垆近,风雨亦来过”,则以简洁的语言向读者透露出诗人即将面临的现实和未来的困境。这首诗词通过对政务和田园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幻灭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了袁凯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袁凯。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绍定三年寿明仁福睿皇太后册宝九首。清代。佚名。煌煌仪物,绎绎鼓钟。奉兹宝册,至于阶东。上公相德,列辟尽恭。拜手慈宸,福如华高。
紫木笔花。宋代。舒岳祥。簪笔侍臣辉荷橐,丝纶郎省照薇花。管城不任中书职,咄咄书空蘸晚霞。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其七。明代。郭之奇。心惟行此素,居莫苟求安。雨色因人苦,风音为我寒。旧年摧晚暮,残夜久迷
赠淮南沈孟。明代。张元凯。游梁入洛久浮萍,十载间关住楚城。室里蓬蒿秋自长,床头蟋蟀夜偏鸣。家贫次骨今原宪,时事留心一贾生。日暮樵苏犹未爨,起看山月照人明。
舟行黄金口同散木王回饮。明代。袁宏道。乡落也陶然,篱花古岸边。田翁扪虱坐,溪女带竿眠。小港芦租户,低仓米税船。河刀与生酒,兴剧不论钱。
送薛鸿胪左官袁州。明代。徐渭。佐郡袁州去,江行万里西。兴牵春水雁,心断早朝鸡。蛮境风烟近,巫乡习俗迷。正须烦料理,滕阁未遑跻。
题钓鱼图。元代。刘崧。潇洒玄真子,超遥好容颜。放船烟树下,把钓水云湾。鱼没萍翻石,鸟啼花满山。惟应江月上,遥听棹歌还。
谢宜春宰黄时举惠冬笋二首。宋代。曾几。竹底春从雪底归,烦君抱送玉婴儿。白头无复迎船喜,只供江鱼作许悲。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昊天上帝位酌献用《禧安》。御制。。宋代。郊庙朝会歌辞。谒款坛陛,祗祀泰禋。丘圜自然,可格至神。桂尊登酌,嘉荐芳新。靡福菲眇,敷佑下民。
秋日闲居。宋代。沈与求。茅屋秋风斗破除,萧骚浑似浣溪居。青山侍坐从吾好,黄帽笼头与俗疏。赖有园官能送菜,可无溪友解留鱼。从今辄莫惭枵腹,一饱须烦插架书。
奉天行。宋代。孔平仲。苍苍行露出苑门,孤城逼仄不可存。贼兵之来若风雨,顷刻城下皆云屯。纷纷矢石蔽空黑,天子垂泣对将军。将军提笔书满背,城中白丁久夺气。草车之焚虽已矣,云桥百尺虹蜺起。下瞰城中笑饮酒,乾陵赭袍拥朱紫。朔方大将来赴急,彷徨中路不敢入。豺狼合从堪恸哭,翠华崎岖又巡蜀。圣神文武何至此,堂上有人面如鬼。
送杨黄门江库部奉命校文还朝八首 其八。明代。欧大任。碣石谈天雪欲寒,部中星使向长安。傥思五岭经行地,驿寄梅花岁岁看。
催试官考较戏作。宋代。苏轼。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过巢云故亭。明代。蓝智。门前豫章大十围,野桥流水相因依。天晴茅竹数峰出,春暖桃花双燕飞。风高隐几闻伐木,日暮杖藜歌采薇。杜陵旧业无处问,溪上草堂今是非。
颂古三十九首。宋代。释道枢。大悲菩萨千手眼,如人背后摸枕头。猢孙跳出布袋口,不妨随处逞风流。
王应爵侍御家园八景 其六 慕濂亭。明代。王鏊。花中有君子,濂翁后谁爱。勿与流俗言,牡丹时所贵。
席上赠歌者。元代。宋无。十胥吴绫赏水新,一声歌歇杏梁庙。家徒四壁门如水,那得明珠换美人。
此身未作龟藏六,扰扰人閒同一局。春水常乘东下舠,霜林每引西还毂。
论材真似蒿蔚卑,学道不如荑稗熟。先生伯仲才峻崇,两角去天几一握。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二首 其一。清代。姚鼐。此身未作龟藏六,扰扰人閒同一局。春水常乘东下舠,霜林每引西还毂。论材真似蒿蔚卑,学道不如荑稗熟。先生伯仲才峻崇,两角去天几一握。文高万士喑无声,德盛千豪书可秃。固应厮养皆人豪,却愧雕镌加朽木。笥河已叹火传薪,使君今作凶年粟。我从竹马试迎车,但觉谦衷弥粥粥。咳唾小且出千珠,事业闳宜安万屋。独思旧梦五十年,那得从容发还绿。
伊尹墓。宋代。范成大。三尺黄垆直棘边,此心终古享皇天。汲书猥述流传妄,剖击嗟无咎单篇。
送谢中丞归射洪。明代。许邦才。巫峡江陵一水分,猿声两岸夜成群。遥知月下孤臣泪,才过三声不忍闻。
都中同马伯起戴公纶送家启图。明代。区大纬。天涯芳草碧纤纤,送客都门诗酒兼。话以忘形欢正剧,客缘将别恨偏添。雪歌自愧巴人和,星聚重烦太史占。我亦将归对黄菊,销魂无用赋江淹。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其二。宋代。韩元吉。风浪白如屋,垂虹烟霭间。清心太湖水,满眼洞庭山。放鹤迎人舞,飞鸥伴我閒。是中有佳句,诗思未容悭。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南北朝。庾信。玉山乘四载。瑶池宴八龙。鼋桥浮少海。鹄盖上中峰。飞狐横塞路。白马当河冲。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长虹双瀑布。圆阙两芙蓉。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新蒲节转促。短笋箨犹重。树宿含樱鸟。花留酿蜜蜂。迎风下列缺。洒酒召昌容。且欣陪北上。方欲待东封。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十。明代。邹元标。少年不省事,忆昔徒奔波。金屑还翳目,知音岂在多。休心复休心,尔我勿虚过。
晓从猎骑过禅关,萝磴萦纡取次攀。兜率岩深千古在,辟支佛去几时还。
风幡影动空濛外,云磬声闻紫翠间。借问清修林下士,六时礼罢有馀閒。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诸公游牛首山佛窟寺诗韵三首 其三。明代。夏原吉。晓从猎骑过禅关,萝磴萦纡取次攀。兜率岩深千古在,辟支佛去几时还。风幡影动空濛外,云磬声闻紫翠间。借问清修林下士,六时礼罢有馀閒。
送赵季文都水书吏考满诗。元代。杨维桢。勾吴水为国,桑田水相争。水大连陂湖,水小吞泖泾。高庐或凡垫,下土孰容耕?吴荫罹患久,都水置司平。治水亦多术,害■利始兴。侃侃赵公子,为吏有能声。弃流截高岸,芜塞开通塍。都府资治画,课最上农乡。迁官到州县,穑事语田更。推此泽物志,圣化相流行。
送王中丞。宋代。张伯淳。学海波源识老龙,人生聚散苦匆匆。爱閒易得过从懒,临别还将姓字通。白简绛驺凌晓色,空城故国锁秋风。当年宦谱传江左,勋业凭高指顾中。
泊白沙渡。宋代。真山民。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唐嘉会妻。明代。吴鼎芳。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年甫十一岁,许聘唐家郎。庭前植嘉树,庭后植垂杨。辛夷为屋柱,玳瑁为屋梁。木兰为横桷,文桂为直阑。堂上珊瑚枝,室中五木香。朝日照清池,游戏双鸳鸯。鹤鸣南北牖,花发东西厢。头上何所饰,郁金为凤凰。腰间何所佩,鸣玉双琅玕。上体紫罗襦,下体缃绮裳。手中著约指,耳后垂明珰。轻盈展素足,秀色修娥扬。言辞若兰蕙,动静随安详。年年藏闺中,邻里不一见。少小遵姆训,十三能织绢。十五理中厨,十七通经传。十九议婚约,婉娈人所羡。天道信倚伏,人事不可限。吉日在须臾,女婿忽染患。亻厌亻厌几何时,一夕朝露变。所闻朝露变,恸绝不复苏。举家尽惶怖,事至奈如何。冷水洒其面,心臆生微温。久久魂归来,气结聊复言:“实乃妾不幸,庆门罹祸端。愿毕所从志,尔辈毋烦喧。”脱我紫罗襦,缃绮不复顾。凤凰郁金钗,琅玕鸣玉佩。纷纷非所有,寂寂委诸地。明珰与约指,此类永相弃。矢志同皦日,终天有如此。膏沐不再施,被服但缟素。青丝红绿丝,兼箱付女弟。父母心则善,内戚生异议。块焉居岁余,媒氏来相闻:“村南有贵宅,美好令郎君。云从多仆御,具足称田园。郎君年二十,读书饱经文。门户实相当,便可结婚姻。”云芳听此语,掩面生号泣:“无端贝萋锦,无故蝇止棘。我心磨不磷,我心卷匪席。但得从容死,何乃相逼迫。”从此绝勺水,六日不一入。阿母见怜女,哽咽慰相及:“彼徒哓哓耳,幸毋伤弱质。吾已峻拒之,还可就饮食。愿毕尔所志,勿为久邑邑。”于中事不成,腴言误彼宅:“此女如花好,此女如玉立。知书服大义,意向多卓识。为服尽三年,庶可成家室。”茕茕三年来,兀兀如一日。媒氏复登门,良吉当及时。为合二姓好,殷勤求结褵。诸姑与伯姊,宛转劝言辞:“门户有如此,胡乃大迷离。先许得书生,后许得富儿。荣悴若霄壤,安用多狐疑。可惜桃李年,春风徒自持。可惜合欢帐,寂寞守空闺。前路一何迈,为事当三思。今当就欢庆,往事休烦悲。”饮泣答诸姑:“礼义全不知。古道日已远,末俗日已隳。妇人从一终,金石亮不渝。乞亲五亩田,佐以流黄机。布帛聊御寒,粗粝聊支饥。长斋事空王,永得相皈依。众人徒嚣嚣,安知心所私。秽污及吾耳,即与世间辞。九原如有会,拚此一贱躯。”握拳爪透肉,嚼齿血流颐。珠陨泽不灭,兰死香不衰。本为奇一世,反为世所哀。是时十九日,月令在孟冬。婚家执前约,再遣媒相通。血色红锦笺,一一共银封。彩盒多喜气,玉茗生春风。旋行纳采礼,乃在季月中。云芳忽心动,耳目如有营。案上见彼物,问自来何从。众中无以对,亮得知此衷。名笺裂万缕,擗地捶心胸:“天地非不广,一身胡不容!孤魂去杳杳,我命旦夕终。”悲风起西北,白日何冥蒙。林鸟声哑哑,山鬼啼墙东。条忽过七日,已是良辰期。上堂拜父母:“女魂有所归。女魂有所归,父母愿勿思。夜来有所梦,吾祖髧髦俱。在世知不久,将欲游冥冥。生小养娇痴,不知父母恩。旦夕领清诲,何以报寸心。伤念垂暮景,永别谁相存。”回言嘱幼弟:“甚勿堕家声。高堂逼西日,定省慎晨昏。出外就师训,诗书须讨论。”“阿妹已长大,女红当自勤。向人作威仪,和颜来六亲。”生别岂不苦,死别不复生。父母与弟妹,慰言各殷殷:“志意但由汝,安用怀此心。婿墓亦不远,相去廿里程。奈尔纤纤步,不堪道上行。”“此实区区怀,第恐不容情。愿得死一处,犹胜存一身。”左右闻此语,戚戚皆涕零。明旦启房栊,绮窗自梳洗。饮则还举杯,食则还举箸。楚楚美容仪,盈盈好举止。哭泣不复为,向人作言语。一家内外人,无不生欢喜。今日心已回,固知近好事。晻晻日西下,沉沉结昏雾。承颜暮餐毕,华灯阁中启。独自镜台前,晚妆还为理。急使侍儿寝,并不由汝意。缟衣穿上身,素裳备下体。头上著荆钗,足下具麻履。可怜金跳脱,可惜金约指。一一留箧中,物物不随己。素琴徒自张,明镜亦为翳。四顾无人声,空隙来阴吹。肌栗凛生寒,不知此何际。仰瞻帷之外,复在床之里。我死甘如饴,今宵得其所。白帨绞作绳,正梁堪作系。引颈入绳中,夜半悠悠逝。忽然闻嘑声,阖家尽惊起。颠仆奔老母,仓卒呼侍婢。秉烛上阁中,慌忽不得视。竞力向后床,魂魄已飞扬。一时扶掖下,五体如冰僵。颜面即如是,不黑不萎黄。安然得所归,贞志谅已偿。唐家因卜地,乃是淀湖涯。灵翙向晓发,前路行迟迟。道傍千万人,拥看生嗟咨。流水为呜咽,去马为酸悲。两棺合一冢,所葬亦所宜。风闻下旌诏,光彩生乡闾。煌煌树绰楔,巍巍建灵祠。青山为环抱,绿树为连枝。上有芙容花,并蒂开奇姿。下有鸳鸯鸟,交颈声和谐。寄语后来者,爱惜当自知。湖水有时竭,兹冢毋坏之。
玛瑙院居戏题三首。宋代。释智圆。水边闲卧万缘休,言欲无瑕行欲修。草屋冲门任穷困。屠龙终自胜屠牛。
永思堂。明代。陈繗。轮奂峨峨耸栋梁,美哉孝子永思堂。画墙每睹劬功状,花幕犹闻笑语香。寸草凄凄天地老,双灵炯炯日星光。会看移孝忠能作,堂愈增高思愈长。
村路。宋代。周端臣。雨馀村落回,祗有鹊营巢。一迳晓烟合,千林春翠交。断桥斜搭板,破屋倒铺茅。闻说蚕初浴,柴门不敢敲。
碧空月词 寿周泉坡司寇六十。明代。夏言。汉廷真老吏,中台旧豸冠。威仪风节重朝端。自是庙堂器宇,足人看。鬓带星星白,胸藏炳炳丹。六旬寿酒醉长安。正值碧空霜月,净团团。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宋代。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宴游烂柯山 其三。明代。徐渭。帷中谈笑静风尘,只用先锋一两人。万里封侯金印大,千场博戏采毬新。
白云楼。元代。刘秉恕。旌旗袅袅入随州,江涨祥烟散复收。黄耳不来家信远,西风肠断白云楼。
清明日发舟偶过广福寺。明代。程敏政。潞河东岸发归程,步入招提问寺名。烟锁绿芜涵暝色,风吹黄柳散春声。廿年赐火惭君宠,四野浇坟怆客情。晚供有茶聊当酒,一番飘泊已清明。
陈世勉自留都观察阆中寄赠三首 其二。明代。游朴。游遍三山复七盘,图南此日快飞翰。诗留白下应传诵,路入青天未觉难。杨子原通巴字水,僰人争候惠文冠。双旌早晚经鱼复,试向孤城问永安。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宋代。李弥逊。漂泊音书断,艰难会合迟。那知休老地,却数别君时。岁晚商山寂,天寒梦水悲。无言一杯酒,怀抱各相知。
临江仙。清代。沈茝纫。草草妆台梳裹了,曲栏杆外凝眸。年光荏苒又深秋。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病里高堂频嘱付,而今莫更多愁。当时检点也应休。从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
盘桓云壑图。宋代。邓林。幽人厌尘烦,放情在云壑。云壑窈而深,盘桓得真乐。野服制芰荷,闲朋结猿鹤。云从肤寸生,水润苍岩落。兴来发长啸,清风振林薄。我本山水人,羁栖向城郭。闻风动遐想,题诗寄廖廓。
夜坐念边事。明代。于谦。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镫看。
上梅直讲书。宋代。苏轼。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壮士篇。魏晋。张华。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