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宋代。董嗣杲。吹将二十四番愁,锦样群芳逐急流。风信到花春自往,霜华着子晚谁收。树攒密萼屯阴重。瓣落高枝缀藓稠。霞外曾传香醉咏,莺莺未啭舌应柔。
《楝花》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以楝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楝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吹过来的风吹动着二十四种愁思,
像锦缎一样的花朵跟随急流飘逝。
风传递花的信息,春天自己来到,
霜华附着在花瓣上,晚上谁来收取呢?
树上密密麻麻的花萼堆积成重重的阴影,
花瓣飘落在高高的枝条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
曾经有人在霞外传颂过花的香醉和歌颂,
可是黄莺一直没有啭鸣,它的嘴巴似乎很温柔。
这首诗以楝花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忧愁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楝花随风飘动的景象,抓住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瞬息,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番愁”是指诗人感受到的种种忧愁和烦恼,迎面扑来的风吹动着这些忧愁,使它们变得更加真实而有力。锦样群芳逐急流,形容楝花如锦缎般美丽,随着急流飘散,寓意花开花落、时光流转。
随着风的吹拂,花的信息传递到春天,表达了花朵在季节更迭中自然而然地绽放的意象。然而,霜华附着在花瓣上,晚上却没有人来收取,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性和被遗忘的命运。
诗中描述的树上花朵繁密,花萼堆积成阴影,花瓣飘落在高处的枝条上,长满了苔藓,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这些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使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最后,诗中提到曾经有人在霞外传颂过楝花的香醉和歌颂,但黄莺却没有唱出歌声,它的嘴巴似乎很温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黄莺的期望和温柔的情感,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潜在能量和无声的魅力。
总的来说,《楝花》这首诗通过对楝花景象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美好事物以及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和感慨。诗意深邃,意境优美,通过描写花朵的生命和自然的变迁,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次韵和次道学士献赠留台吴侍郎洛水泛舟之作。宋代。宋庠。岁晚风清洛雾开,有人沿泝避嚣埃。庄谈解辩观濠乐,潘兴能添作赋才。兰菊分洲争向背,凫鹥随棹罢惊猜。留都吏役虽羁鞅,亦欲抽身更一陪。
明妃曲。明代。刘炳。胭脂马,雕鹰旗,狐裘蒙茸金络羁。白玉作鞭双袖垂,手抱琵琶红泪滋。黛云半亸颜如玉,春娇学得娥眉绿。自拟将身宠汉宫,谁怜薄命归殊俗。穷阴绝漠易悲辛,落日哀笳处处闻。严霜夜锁关头月,朔气寒飞碛里云。鸿雁蔽天斜作字,骆驼连塞动成群。汉家君臣亦良苦,却将红粉和边土。庙堂肉食列重裀,汗简如何照今古。妾身分得君王忧,万死沙尘心亦休。肠断年年边地梦,心悬日日汉宫愁。百年一身何足道,妾容不似花容好。汉家三十六宫春,倾国倾城更有人。君王故杀毛延寿,特遣单于贡妾身。
立春日道中五首 其二。明代。张弼。涉壑盘危趣亦佳,远聆清濑近看花。谁知又是春来日,蜂蝶纷纷乱水涯。
琐窗寒 湖上为迦陵题慧明遗照。清代。何振岱。小院灯深,空廊月黯,笛声风外。寻踪觅影,踏遍苍苔双履。问怎生、参尽枯禅,悲来一昔柔肠碎。只庄严法相,瓶枝相对,凄凉灵几。长是。伤离意。共摇荡平湖,旧时烟水。西归乘苇,汝自轻抛尘滓。忍教他、孤妹病中,炉香永爇心头泪。怕芳魂、化鹤归来,愁绪仍难理。
红绣鞋。元代。元无名氏。长江水流不尽心事,终条山隔不断情思。想着你,夜深沉,人静悄,自来时,来时节三两句话,去时节一篇词,记在你心窝儿里直到死。
点检平生剧可怜,还从束发滞幽燕。看云桂树惭高隐,走马章台负少年。
依旧青霄偏燕颔,不教明月试龙泉。传闻上界多官府,倘似人间亦杳然。
署中独酌先后共得十首颇有白家门风不足存也 其七。明代。王世贞。点检平生剧可怜,还从束发滞幽燕。看云桂树惭高隐,走马章台负少年。依旧青霄偏燕颔,不教明月试龙泉。传闻上界多官府,倘似人间亦杳然。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宋代。梅尧臣。摇摇墙头花,蒨蒨有好色。高枝笑粲粲,低枝明皪皪。但与风相撩,不与风相得。风吹莫苦急,游子汉日昃。彭祖与颜回,相去犹瞬息。每观形影篇,曷在神所释。不可废我吟,毕竟焉免白。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唐代。孟郊。驾我八景舆,欻然入玉清。龙群拂霄上,虎旗摄朱兵。逍遥三弦际,万流无暂停。哀此去留会,劫尽天地倾。当寻无中景,不死亦不生。体彼自然道,寂观合大冥。南岳挺直干,玉英曜颖精。有任靡期事,无心自虚灵。嘉会绛河内,相与乐朱英。
硖石驿东二十里有西鸦路繇赵保白杨树二百五十里至临汝以讥察之严筑垣封闭过此有题。清代。顾炎武。行人愁向汝州来,前月西鸦禁不开。吊古莫言秦法峻,鸡鸣曾放孟尝回。
已亥杂诗 275。清代。龚自珍。绝业名山幸早成,更何方法遣今生。从兹礼佛烧香罢,整顿全神注定卿。
禅人写真请赞 其三。宋代。释昙华。者汉初无罪过,祇是头匾眼大。虽然肚里醒醒,开口便先话堕。如斯出世为人,恰似大虫看水磨。
水龙吟 次药房韵 案此下原附史药房作另录。宋代。陆文圭。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庚未。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草碧寒窗静里。折琼枝、小栏同倚。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玩丹砂 自咏。金朝。马钰。破戒山侗说一场。吃人耻辱不惭惶。迩来酷好饮琼浆。玄玉玄金盈宝鼎,真男真女满丹房。贪心更待住蓬庄。
黄金台故址。明代。纪坤。燕昭求俊又,遗迹留荒台。古来士不遇,过此恒徘徊。我闻莘野人,千驷轻浮埃。岂有天下士,可以黄金媒。偶然得乐毅,磨室故鼎回。安知骑劫辈,非即缘兹来。风尘日澒洞,专阃资真才。眷怀廉耻将,慷慨徒衔哀。
君子行。明代。卢龙云。君子防未然,世道险且艰。谈笑有戈矛,平地生波澜。众言成市虎,三至惑大贤。燕石能混璧,野鸟易为鸾。谁云古达者,不畏嫌疑间。御寒以重裘,君其善自全。
宿直里店二首。宋代。刘宰。扁舟泛泛逐惊湍,朔吹飚飚作晓寒。舣棹远来投野店,应门幸喜得儒冠。
九日登西高山最高顶。清代。秦涌。茱萸斜插友人同,挥酒仙床兴不穷。棋散千村飞鸟外,星罗万象夕阳中。闲寻古寺霜前菊,戏说山斋秋末菘。百岁英雄今在否,离离衰草霸图空。
柳枝 其三。明代。祝允明。树犹如此我何堪,长笑殷郎气不男。若见女儿腰十五,一生踪迹只江潭。
次韵洪景卢右司问梅。宋代。史浩。东皇荣万木,首倡属江梅。得地应先发,须时不受催。可堪连日冷,未忍一樽开。竹外摇残雪,知君到几回。
仁者吟。宋代。邵雍。仁者难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无伤。争先径路机关恶,近后语言滋味长。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相防。
西湖十咏 其四 雷峰落照。元代。尹廷高。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题友卿鸾箫集 其五。清代。丘逢甲。长爪仙人鬓未霜,蓬莱清浅话栽桑。何时双引朝天驾,碧落重来沈侍郎。
哭御史王公 其二。元代。黄溍。被发胡为竟渡河,由来魑魅喜人过。不须待听山阳笛,一曲箜篌哀思多。
江氏园。宋代。吕希纯。北渚南津路不遥,呜驺喜过定川桥。竹间水榭涵虚碧,林外山堂对泬漻。地占上游真{左王右爽}垲。门通禅苑离。
送回上人。宋代。梅尧臣。云出任西东,飘然意莫穷。山川生眼界,巾舄遍区中。去去曾无著,劳劳本是空。梅溪人可见,重尔似泓公。
次韵何湖东见寄。明代。鲁铎。三冬文史粗酬意,千里音书慰所知。秋水梦陪菰米饭,春园惭负杏花枝。平生温饱元非志,前辈经纶自有基。心许扁舟同晚节,藕花风北水东涯。
和陶贫士七首。宋代。苏轼。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前宵剪月亭边,曲奏高山流水。虽云狮子筋弦,品弄必资妙指,不落宫商人耸耳。嘉州大像增百倍精神,荆溪老龙添十分活意。正音将谓绝无闻,谁料郑声乱雅中,有此清弹尔。惭愧惭愧。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海底泥牛耕白月,云中木马骤清风。胡僧懒捧西乾钵,半夜乘舟过海东。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唐代。白居易。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馀。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