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妃墓。宋代。董嗣杲。佛庐增耀石人眠,莫谓思陵雨偏。宠断自空蝴蝶梦,魂归犹咽凤凰泉。碑趺蚀翠埋荒土,楼栱涂丹落废砖。主祭有谁今若此,此时出色想无氈。
《刘妃墓》是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刘妃的墓地景象,并通过墓地的凄凉与寂寞,表达了对逝去的荣华与美丽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刘妃墓》中文译文:
佛庐增耀石人眠,
莫谓思陵雨偏。
宠断自空蝴蝶梦,
魂归犹咽凤凰泉。
碑趺蚀翠埋荒土,
楼栱涂丹落废砖。
主祭有谁今若此,
此时出色想无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刘妃的墓地为背景,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刘妃逝去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抓住了墓地的凄凉、寂寞和荒芜的特点,展现了岁月飘逝,人事已非的悲凉感。
首句“佛庐增耀石人眠”,表达了刘妃长眠于佛庐中的景象。诗中的“佛庐”象征着庄严肃穆的墓地,而“耀石人眠”则表明刘妃的墓地被珍贵的石头覆盖,彰显了她昔日的荣耀。
第二句“莫谓思陵雨偏”,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呼唤,期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刘妃的墓地。诗中的“思陵”暗示了刘妃墓地的位置,而“雨偏”则表明雨水只偏爱一部分地方,这里暗示了刘妃墓地的荒凉与冷落。
接下来的两句“宠断自空蝴蝶梦,魂归犹咽凤凰泉”揭示了刘妃昔日宠爱与荣华的消逝。诗中的“宠断”暗示了她昔日的荣华地位已经消失,“自空蝴蝶梦”则表明她曾经享受着虚幻的宠爱,“魂归犹咽凤凰泉”则表达了她离世后灵魂的归宿。
下面两句“碑趺蚀翠埋荒土,楼栱涂丹落废砖”描绘了墓地的破败景象。诗中的“碑趺”指的是墓碑的基座,“蚀翠埋荒土”则表明墓碑被岁月腐蚀、掩埋在荒凉的土地中,“楼栱涂丹落废砖”则暗示了墓地上的建筑物已经残破不堪、破败不堪。
最后两句“主祭有谁今若此,此时出色想无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主持祭祀的人的思考。诗中的“主祭”指的是主持祭祀的人,诗人质问此人为何在如此时刻荒凉的墓地中表现得如此漠然无情。诗中的“出色想无氈”意味着他们没有使用华美的祭祀器具,也没有表达对刘妃的深深怀念之情。
总体而言,董嗣杲的《刘妃墓》通过对刘妃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与荣耀的思念之情,以及墓地的凄凉与荒凉。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和对主持祭祀者的质问,诗人传达了他对刘妃的深深怀念和对墓地冷落的不满。整首诗在凄凉中透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写墓主题的风格。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刘仙岩和曹辅韵。宋代。梁子美。神仙灵异古今传,穷理修真本自然。遗址宛存疑谷口,苍崖乔木耸青天。
祭酒慈溪公以有令劝讲兼示诸生感事有作。宋代。区仕衡。按月明堂令,斋居古自稽。四时曾不忒,七政已能齐。礼向经帷奏,笺来学省题。元龟何用卜,伯起在关西。
御制庐山周颠碑歌。明代。李梦阳。庐山绝顶白鹿台,上有御制周颠碑。石龟下蹲高结螭,天葩震烈云汉回。文古两汉仍过之,忆昔草昧龙虎斗,黄旗紫盖颠能知。颠也似真还似痴,帝非感悟宁用兹。百年势移功渐泯,碑亭毁裂将及碑。诃持白昼鬼神泣,光耀天阴雷电随。先朝虽允僧奏劄,修葺其如归有司。有司有司颠莫疑,试看碑文碑后诗。
【中吕】仙客。元代。张可久。春思鱼尾钗,风头鞋,花边美人安在哉?烟冷宝炉香,尘昏玉镜台。燕子归来,月淡朱帘外。括山道中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掩?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八月十七日哭仲驭 其四。清代。钱澄之。事去同舟祗腐儒,灯前对语惜汾湖。从军快得陈书记,妖梦何来骆义乌!夜雨尸沈呼自出,秋山榇返仗谁扶!青衫滴尽伤心泪,哭到妻儿泪已枯!
定风波。宋代。刘处玄。临醮诸公戒行清。动天感应福非轻。壬润琼田农尽喜,秋成。谷田珠长豆苗生。要报天恩崇道德,随缘知足莫相争。旦望焚香餐素膳,无憎。意平出语似仙经。
春欲暮雪作不已简子新。宋代。家铉翁。社后春光正可人,眼中物物露精神。雪花底事犹飞舞,更与梨花分半春。
姚源忆故人 赠郑先生。金朝。马钰。有心入道当回首。□况流年六九。性命宜乎早救。莫待身枯朽。无为清净功夫守。自是神丹无漏。天地可同长久。永作云霞友。
和水竹梅烛韵 其二。宋代。李曾伯。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用韵送德阳入越为赘婿。元代。杨载。轻薄薄雾诘朝晴,岸柳江梅著树明。更向若耶溪上听,旁人歌唱尽春声。
农难。宋代。梅尧臣。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依韵和干公题庭中太湖石二首 其二。唐代。王贞白。徒劳水府寻,宛在玉堂阴。兰圃安虽窄,盆池映转深。山僧来尽爱,诗客见先吟。若是买花者,年年不计心。
荐饥。宋代。章甫。久客身长健,频年谷不登。天时有差忒,人事亦因仍。鹏运溟南北,鱼呼水斗升。世途惟论报,谁饭在家僧。
秦城。宋代。张孝祥。堑山堙谷北防胡,南筑坚城更远图。桂海冰天尘不动,那知垄上两耕夫。
铲孟郊体七首。宋代。谢翱。越禽惜羽毛,不向恶木栖。木奴重逾淮,爱尔巢其枝。巢枝不食实,中有二老棋。乳子月明中,梦绕东南飞。
尧庙。清代。顾炎武。旧俗陶唐后,严祠古道边。土阶依玉座,松栋冠平田。霜露空林积,丹青彩笔鲜。垂裳追上理,历象想遗篇。鸟火频推革,山龙竟弃捐。汾方风动壑,姑射雪封颠。典册沦幽草,文章散暮烟。滔天非一族,猾马巳三传。岁至浇村酒,人贫阙社钱。相逢华发老,犹记汉朝年。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宋代。司马光。洛阳名完不胜纪,门巷相连如栉齿。修竹长杨深径迂,令人邑邑气不舒。爱君买园中桥北,堂压崖端跨空碧。满川桃李皆目前,近水远山一朝得。曾障尊兄此高会,豁然如出樊笼外。暂游尚尔况久居,胜气清风日相对。易生画笔世所珍,麞猿满壁皆逼真。并州近胡沙尘恶,终更早来为主人。
嘉定。明代。薛瑄。嘉州曾作少年游,纳纳乾坤五十秋。四野不移山竞秀,三江依旧水重流。天高华夏风云阔,地入蛮荒草树稠。城郭几归辽海鹤,白云今古自悠悠。
押国宝使。元代。杨维桢。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砀山之贼着柘黄,金祥殿前送国玺。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
听南岳六空上人弹琴。明代。冒愈昌。我闻唐时颖师宋义海,千载琴心应有待。开士于今岂后身,朱弦一曲鼓青春。春空云漠漠,春思生寥廓。于水见潇湘,于山见衡岳。弹为山水音,仿佛闻仙乐。仙乐冷冷行树中,慧鸟流音和晚风。虚言世上知音少,君自心如半死桐。
西江月 至元十三年,江南初内附,民间盛传。唐代。无名氏。九九乾坤已定,清明节后开花。米田天下乱如麻。直待龙蛇继马。依旧中华福地,古月一阵还家。当初指望瓮生涯。死在西江月下。记之如此,未如孰是。
御街行。宋代。蔡伸。东君不锁寻芳路。曾是莺花主。有情风月可怜宵,犹记绿窗朱户。十年空想,春风面杳,无计凭鳞羽。凄凉怀抱今如许。天与重相遇。不应还向楚峰前,朝暮为云为雨。算来各把,平生分付,也不是、恶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