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雄江统制衙

宿雄江统制衙朗读

《宿雄江统制衙》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雄江统制衙过夜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的游历经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作者夜宿雄江统制衙的情景,既有离散的独自思念,也有对昔日美好回忆的怀念。董嗣杲以独特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如山寨上响起的差更鼓声、春江上行驶的战船,以及随处可见的美丽风光。他触景生情,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相结合,表达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中的诗意在于表达了人生的瞬息万变和岁月的流转。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花柳西湖曲和去年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怀念之情。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映衬下,通过几个简洁而形象的词句,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交融,以及人生在岁月中的变迁。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怀、对比等,增强了作品的意境和表达效果。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引发读者对生命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思考。

总之,董嗣杲的《宿雄江统制衙》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了岁月流逝、生命瞬息的真实感受,并引发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

见面浑如旧识,知名久矣初逢。一湖秋水簇芙蓉。

玉树幽兰相共。蔼蔼温柔笑语,雍雍林下家风。闻诗闻礼宛从容。

()

凉生花径报新秋。粉墙下、几枝抽。白玉琢搔头。禁不住、西风暗飕。

碧云院宇,碧纱窗户,碧水更清柔。斜日过妆楼。早又是、珠帘上钩。

()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

雁门春草碧,且复过滹沱。为念离群友,三年愁绪多。

鲁酒千钟意不快,龟山蔽目齐都隘。却来赵国访廉颇,还到关中寻郭解。

()

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