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闻笛朗读

《闻笛》是宋代文人董嗣杲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凄凉而寂寥的场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凄凄的笛声划破了寒云,
身为困顿的旅客,难以入眠卧听。
声音随着流水一波接一波地传递,
明亮的月光吹着老戌的号角,回响着归军的曲调。

诗意:
《闻笛》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以笛声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孤寂之情。笛声刺破了冷寒的云层,使身为旅客的作者难以安睡。笛声如流水般传递,不断地回荡在耳边,带来了回军的号角。明亮的月光下,笛声与号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凉而寂寥的画面。

赏析:
《闻笛》以凄凉的笛声为主题,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情。诗中的笛声寓意着离别和困顿,它划破了寒云,使得身处异乡的旅客难以入眠。声音随着流水一波接一波地传递,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给人一种幽远而悠扬的感觉。明亮的月光下,笛声与老戌的号角相互呼应,构成了一种对归乡、回军的思念与期盼,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个寂寥、凄凉的夜晚景象。

整首诗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和困顿的思考与感受。通过对声音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归乡和回军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境遇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荐祫时方燠,群芳忽已阕。嗷嗷南翔雁,犹解违霜雪。

人生诚未易,无徵伤吾劣。淮海魂昔惊,京华心每折。

()

当年开社见南山,曾共从容一日閒。老我半生头已白,喜君五十鬓无斑。

衣翻晴彩生春意,酒泻秋茎动醉颜。正欲登堂陪贺客,又随丹诏上朝班。

()
宝马香车满路尘,相看能得几时新。
飘将堕地皆成土,悲自伤心敢怨人。
绿谢枉遮千里目,青归难借一丝春。
萧条随分黄泥岸,羞把繁华问水滨。
()

廿年奔走负山游,此日登临夙愿酬。石洞云深僧梦稳,江门风急浪花浮。

荒台古塔前朝寺,青雀黄龙两岸舟。览胜问奇归去晚,钟声月色共悠悠。

()

此物等为刍狗草,此飞等是土龙泥。东风自古西吹去,不是吹侬合向西。

()

矍铄繁昌令,曾为观国宾。儒冠犹破帽,礼服尚垂绅。

淡泊心无愧,清癯自有神。老膺朱绂贵,惊看白头新。

()

野渡停桡月满船,江声渔榜杂鼗弦。玉环去后无消息,古调还须叚老禅。

()

令宰风流踏月观,紫衫乌帽酒颜丹。楼头不识官员贵,也当元宵景物看。

()

去年今日,踪迹留金水。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而今寂寞,独处山林里。欲去恨无因,奈阻隔、川途百里。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

清时投迹在嵌崟,一穴晴光破晚阴。
刺草未容忘魏阙,故应长有子牟心。

()

坐看遗墨黯伤神,我亦衡湘泽畔人。一代才魂秦塞月,当年俊藻帝京尘。

穷愁旷世无侪偶,歌哭千秋有比邻。欢息文章憎命语,君苗笔砚感陈陈。

()

看山心倍勇,闻磐夜何清。虎傍禅林穴,人从木抄行。

振衣沾石色,高枕纳泉声。羡尔仇池长,频来屐齿轻。

()

我无王书二千六百纸,空有六经四十三万字。
荒山寒入雪夜灯,三十年来无本子。
壁鱼不生糊法死,君欲如何染君指。

()
携书入空山,几若几世绝。
俯仰一室间,颇见古人别。
良朋令人思,思君意弥切。
食芹差自甘,那得共君啜。
()
小阁腾腾人似醉。
鸣阶簌簌霜林坠。
起向楼头看雪意。
云犹未。
()